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广东地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大地构造运动、各构造旋回中形成的地层岩石特征、新构造运动与外力作用结合等与广东地貌发育的关系,阐述了构造运动控制了地貌发育过程,构造形迹构成了地貌的骨架,沉积建造是地貌形成的本底,新构造运动及外力地质作用最终塑造了现代地貌等地貌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122.
杨振宇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173-181
泰国Khorat盆地西部的晚二叠世石灰岩的古地磁研究表明磁铁矿为稳定剩磁的主要载体多组分磁分量分离技术揭示了高温磁组分(或高矫顽力)具有呈对分布的正、反极性.但是,应用逐渐展平岩层法可以发现各采样点的平均特征磁化方向在岩层展平至30%时.磁化方向最为集中.这一发现表明二叠纪石灰岩中所揭示出的磁化方向很可能形成于褶皱(期)过程中.野外观察表明,二叠纪石灰岩在印支期发生强烈褶皱并被晚三叠世湖相石灰岩角度不整合覆盖.所以二叠纪石灰岩的重磁化很可能发生在中、晚三叠世的印支期.这些石灰岩样品切片后经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次生磁铁矿多数与方解石微晶和铁质碳酸钙粒共生,且多分布在方解石脉附近.重磁化很可能是由于印支期造山运动时,铁质碳酸钙受碳水化合物流体的蚀变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3.
1 Introduction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ructure, magmatism and sedim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dosinian Orogeny with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since Deprat (1914) and Fromagat (1932) proposed the term “Indosinian movement” based on two unconformities between pre-Norian and pre-Rhaetian times during the early Triassic in Vietnam. However, this timing has been debated in terms of the Indosinian tectonic evolution within the SCB (Guo et al., 1983; Hsü et al., 1990…  相似文献   
124.
王阅兵  师宏波  李瑜  王坦  邹锐  张锐  谭凯 《中国地震》2023,39(3):516-53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GNSS技术在高精度地壳运动观测与构造形变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等诸多领域的业务深化和应用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在回顾中国大陆地壳形变GNSS站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该网络产出的中国大陆长期构造运动速度场、中国大陆应变率场、位移时间序列、基线时间序列和多边形应变时间序列等几类基础产品,分析这些产品在中国大陆构造运动动态趋势和地震预测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最后展望未来GNSS在高精度地壳运动监测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以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大力推进国内海量GNSS观测数据的共享,提升GNSS多系统融合定位精度,将产出更为精细的科学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和地震预测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125.
The Indosinian Orogen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magmatic evolution in Indochina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Being a part product of the Indosinian magmatism in northwest Vietnam during late Permian–middle Triassic period, Muong Luan granitoid pluton dominantly consists of granodiorite, less diorite and granite. This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Song Ma suture and assigned to the Dien Bien complex. Geochemically, the Muong Luan granitoid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range of SiO2 contents (59.9–75.1 wt%) and high K2O contents. They display typical features of I‐type granites. The presence of hornblende and no muscovite and cordierite in the rocks further supports for I‐type character of granitoids.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Muong Luan pluton obtained by LA–ICP–MS U–Pb zircon is at 242–235 Ma, corresponding to Indosinian time. Zircon εHf values of –5.6 to –10.4, in combination with moderate Mg values of 34–45 suggested that the Muong Luan granitoid wa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mafic crustal source rocks, which are probably Paleoproterozoic in age as revealed by Hf model ages (TDM2 = 1624–1923 Ma).  相似文献   
126.
在区域构造解析的基础上,作者建立起燕山地区印支期古构造应力场,并利用有限元迭代法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7.
采用河流阶地、河谷形态和残余厚度等方法,结合地震和钻井资料,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演化阶段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纪末期盆地主要经历了两次特征不同的构造抬升侵蚀过程,第一次为整体性均衡抬升,抬升侵蚀作用较强;第二次为宽缓V字型不均衡抬升,抬升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形成是晚印支构造运动的侵蚀响应,根据抬升期次晚印支运动可以分为两个亚幕。随着抬升侵蚀的结束,古地貌中河谷首先开始了沉积充填,先后沉积了限制性河谷环境的富县组和半限制河谷环境的延安组延10段河流相地层。  相似文献   
12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顶、底及其内部不整合广泛发育,其中中侏罗统下部西山窑组和上部头屯河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尤为清楚。它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沉积间断时限达4~10 Ma,剥蚀厚度达100~340 m。该不整合“面”的结构由不整合面之上的砂岩、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组成,以砂岩-泥岩-砂岩的组合为主,平均厚度达70~90 m。依靠风化粘土层,不整合面之上头屯河组的砂岩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不整合面之下西山窑组的砂岩形成了地层削截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该不整合面上、下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该不整合面的后期掀斜演变对油气聚集和调整再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9.
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国平  艾永富 《岩石学报》2000,16(4):627-632
白云金矿和上于辽宁东部古元代变质岩系分布区,辽东地区已发现多个大型金矿床,为中国东部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对于包括白放在内的该区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时代有多种观点。西方关K-Ar法测年的基础上,采用了石英^40Ar/^39Ar法研究白放床的成矿时代,样品从460℃到1600℃进行了九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白云金矿床含金铁硅钾蚀变岩中分离的两个石英单矿物样品通过^40Ar/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的坪  相似文献   
130.
论燕山运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本质   总被引:109,自引:0,他引:109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矿物学、岩 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总结发现,中国东部在燕山期主要表现为岩石圈的减薄,并在其东部 出现软流圈地幔与地壳直接接触的独特地质现象。早先应该存在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大多由于 拆沉作用而不复存在,现今岩石圈 地幔主体是在燕山晚期及其以后形成的。因此,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本质就是岩石圈的减薄 乃至岩石圈地幔的消失。研究认为,这种岩石圈减薄的触发因素可能与当时东侧大洋板块的 俯冲有关。软流圈地幔与地壳直接接触的动力学效应是产生强烈的岩浆板底垫托作用及相伴 随的深部地壳的高温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巨量岩浆的侵位与喷发,并造成新生地 壳的显著增生和原有地壳的重新调整。同时,这种地球动力学过程将携带大量地幔物质(包 括成矿物质)进入地壳,并形成地壳尺度的大规模流体循环,从而产生大面积、突发性的巨 量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