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7篇
  免费   3847篇
  国内免费   7032篇
测绘学   762篇
大气科学   1096篇
地球物理   1740篇
地质学   20483篇
海洋学   1764篇
天文学   271篇
综合类   1386篇
自然地理   804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931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726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1261篇
  2013年   985篇
  2012年   1192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08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585篇
  1996年   539篇
  1995年   578篇
  1994年   570篇
  1993年   521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607篇
  1990年   490篇
  1989年   42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4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0年   8篇
  194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郑州开往南阳的汽车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花岗岩,还搬出了标本让我们认识。老师告诉我们,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三种主要矿物组成,是地下滚烫的岩浆上升过程中,在地壳中冷凝形成的。想到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蕴藏了这么多的地球故事与秘密,我的心中便对我们的下一站——宝天曼地质公园充满了向往。终于到了宝天曼地质公园,我看到了雄奇险峻的化石尖,那是一座由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的巍丽山峰,海拔1830米。虽然山势险峻,我们的队员们却没有一个畏惧的,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攀登起来。尽管同学们一个个都大汗淋漓,汗湿衣衫,可一想到一会儿到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马卡良 335分别发生于 1998年和 1999年的两次短时标光变。其中的一次是微光变 ,发生于 1999年 11月 2 0日 ,微光变区域的大小约 0 .80 7光时。还对微光变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刘学富  曹雪勇 《天文学报》1996,37(3):227-234
本文给出1993—1994年期间,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观测获得类太阳色球活动星。εEri的5个波段高分辨、高信噪比光谱,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谱线轮廓塞曼致宽分析和多重线统计分析法成功地测定了εEri的表面磁场强度和磁场的覆盖因子,并对这两种磁场测定方法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对德尔尼铜矿的成因存在着不同认识。从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来看,应属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矿床亦应属于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但从其地质产状来看又与一般的黄铁矿型矿床大不相同,与一般的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也有较多差异。这就是本矿床类型独特之处。近年来通过工作又取得一些新资料,特别是超基性岩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在综合新老资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认为该矿床形成于上地幔,再就位于地壳浅部。其成因类型暂定为:“深部熔离—构造侵位矿床”。鉴于本矿床与一般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有其独特性,建议命名为“德尔尼型”。  相似文献   
15.
季江徽  刘林 《天文学报》2005,46(3):282-293
用直接数值积分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的行星构型探讨了HD82943行星系统(由两颗共振的巨行星组成)的长期动力演化,同时,还研究了在相空间的轨道运动.在对系统长达107年数值积分中,发现所有的稳定轨道均与2:1共振相关联.典型地,在相同的时标内,两个共振幅角θ1和θ2同时(或其中之一)存在秤动.由于共振幅角在一定范围内的秤动,因而使两颗行星轨道半长径被约束而表现为规则运动模式.另外,利用分析模型(包含了外行星偏心率e2的因素),还讨论了对于不同取值的e2和相对近星点经度θ时,内行星在相空间的运动,并发现2:1轨道共振对于相对较小的e2以及当θ=0°时易于保持.此外,适中的e2将导致系统的两颗行星进入深度共振状态.再者,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两者都揭示了行星系统的2:1共振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日冕物质抛射的中性电流片及边源辐射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日本阳光卫星上的软X-射线望远镜,硬X-射线望远镜和野边山射电日像仪1998年4月23日观测资料,对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和射电Ⅳ型爆发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下列有意义的结果。在2个磁偶极源之间发现了磁容带和少数的激活源。激活源将磁容带变成磁能带的过程,正是中性电流片的形成过程以及激发能量和发亮物质向它集中的过程。当2个磁偶极源被磁能带接通时,则中性电流片形成,并且发生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物质抛射不仅从中性电流片处升起,也从整个磁能带上升起。软X-射线日冕物质抛射环具有2个足点,它们正是2个磁偶极源。膨胀环的头总是倾向于弱源的足点,因为它是来自2个足点磁压的平衡点。因此它的轨迹是中性线,由中性线便可确定中性电流片的位置。最后,发现了磁能带上中性电流片的边缘辐射对。  相似文献   
20.
应用显微光度术、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原位微分析技术并结合均一温度测量对胜利油气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中有机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区分出两类有机包裹体,即原生有机包裹体和次生有机包裹体。结果表明两类有机包裹体特征不同,二者物质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热演化程度等差别也较大。结合地质分析表明原生有机包裹体是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烃类运移产物,具“自生自储”特点,而次生有机包裹体是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烃类二次运移的产物。沙三段是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层位,因而是寻找油气资源的主要目标层。研究表明,有机包裹体是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等成藏系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