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陈欢  廖景高 《探矿工程》2013,40(7):41-44
滑坡除直接成灾外,还会产生次生灾害,滑坡体落入江河中,可形成巨大涌浪,造成较大的危害。涌浪高度除受滑速、失稳体积、水深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外,波浪的形成还要受水库地形、库面宽度、滑坡入库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滑坡体的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峡谷地区更为显著,且波浪在传播过程中,还受到河谷两岸的阻碍、往返的折射以及波群的相互干扰或迭加等影响。以藕塘滑坡为例,在滑波局部失稳情况下采用潘家铮涌浪算法,计算和预测滑体冲入库区后的滑速和造成的涌浪高度,并且考虑了地震作用和滑坡前缘泡在水中所产生的阻力。  相似文献   
802.
碳酸盐岩滩坝是断陷湖盆中一种重要的沉积类型。文章通过对古气候、古地貌、古物源、古水深和古盐度等因素对碳酸盐岩滩坝形成与分布控制作用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古气候是基础,古地貌和古物源是条件,古水深是关键,古盐度是保障”是东营凹陷南坡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纯下亚段碳酸盐岩滩坝的“五古”控制模式。较干旱的温热适中的古气候条件下蒸发作用较强,有利于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水下隆起及其斜坡是碳酸盐岩滩坝沉积的有利场所,较低的碎屑岩物源供给指数为碳酸盐岩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32m左右的古水深是碳酸盐岩发育的主要深度;古盐度为碳酸盐岩的沉积提供了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分布。采用主因素分析法对碳酸盐岩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排序,古地貌对碳酸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古物源和古水深,古盐度的控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803.
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潮滩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diment samples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432 samples in total) and flow data were collected on the tidal flats in the mouth-bar region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in July 2005, July 2006 and May 2007.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a particle sizer, resulting in the sediment distribution. The grain size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presented in a ternary diagram. The sediment mainly consisted of sand, silty sand, sandy silt, sand-silt-clay, silt and clayey silt. And sand skeletons and clay matrices were found. At Nanhui Shoal, silt skeletons could be identified as well.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per shoal. Although some depth dependencies were found per shoal, no general relation was fou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sediment located at these tidal fla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was mainly composed of sand, silty sand and silt. The median grain size in sediment was relatively complex with a range from 2.5 φ to 8 φ. The distributions of sorting coefficients ranging from 1 to 2 were in agreement with median siz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sediment of the tidal flats was coarser and better sorted or finer and worse sorted. The skewness in sediment distribution varied from 0.1 to 0.8.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s of sorting coefficient and skewness in sediment at Chongming Eastern Shoal, Hengsha Eastern Shoal and Jiuduan Shoal were of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re were closely positive correlat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parameters. However, due to the loc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Nanhui Southern Shoal and Eastern Shoal, the values of sorting coefficient and skewness had relatively large distinctions. The tracks of sediment transport could b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sediment, which might reveal sediment transport controlled by two dominant hydrodynamic factors of current and wave. It was appreciable that coarser sediment with lower sorted coefficient was affected by dominant ebb current action and intense wave action resulted from rapidly dissipated wave energy. Moreov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obstructed branches, guided current and broken wave actions of the Deep Water Channel Project, grain-size in sediment located at two sides of the groyne was of uneve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804.
东胜砂岩型铀矿后生蚀变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东胜砂岩型铀矿具有大规模控矿绿色蚀变和漂白蚀变带、其氧化蚀变仅为蚀变残留等特征而与国内吐哈、伊犁盆地南缘等铀矿明显不同,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研究区该主要后生蚀变相关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东胜矿床形成的特殊性:早期形成铀矿化的古层间氧化带在强还原性环境下,经二次还原作用改造形成了控矿的绿色蚀变带,二者皆具有低有机碳,低ΣS,高Th/U值的特征。铀矿化蚀变有机碳、δD、δ18O含量在各蚀变阶段中最高,Th/U值最低。分布于延安组顶部的漂白蚀变是表生氧化岩石在还原性环境下经还原改造形成,其Th/U值高,TFe含量低。总之,东胜矿床各种蚀变地球化学指标指示的矿床成因信息是,绿色蚀变和漂白蚀变及铀矿化的形成处于一种相对较强的还原性环境。在成岩作用,古氧化蚀变、漂白蚀变、绿色蚀变以及铀矿化的序列演化中,流体作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环境的过渡性转变出现在铀矿化阶段。对黄铁矿硫同位素以及砂岩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及其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的分析,认为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来自下部的煤成气以及与含矿目的层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的有机酸混合组成。因而,东胜矿床的形成是无机—有机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5.
直接蒸发单颗粒锆石测定~(207)Pb/~(206)Pb年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带源热离子发射质谱计上,用Kober,B.(1987)建立的方法直接蒸发锆石测定~(207)Pb/~(206)Pb表面年龄。4件已知年龄的锆石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的年龄值与常规锆石U-Pb一致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一致。使用腈基丙烯酸酯粘合剂,使得装样简单、可靠,并可增加铅离子流强度。文中首次报道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小河岩体、黄土寨岩体中锆石的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806.
从研究岩溶泉域的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入手,确定划分裸露岩溶、隐伏岩溶、深岩溶的指标和方法。根据地质、水动力和水化学作用等因素明确其概念,评述其特点,最后阐述备区带的划分对泉域供水、矿产开发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7.
考虑拱效应的高面板堆石坝流变收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常晓林  胡颖  闫生存 《岩土力学》2007,28(3):604-608
采用一种能模拟高围压条件的堆石料幂函数流变本构模型,探讨狭窄河谷条件下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发展规律及相应的控制流变变形的工程措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狭窄河谷中的堆石体存在着拱效应。由于拱效应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堆石体流变导致拱效应减弱而增加的附加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得到的大坝变形将小于其真实的变形。受拱效应影响,堆石体初期变形的速率受到抑制,但随着坝体的升高、蓄水后水压力的加大以及堆石体随时间发展等流变变形因素的影响,堆石体中的拱效应逐渐减弱。要减小面板浇筑后由于其下卧的堆石体流变产生的附加变形,可以尽量利用面板过水及堆石体挡水,以加快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完成。采取措施,避免大的陡坡突变以及面板浇筑时间滞后其下卧堆石体断面几个月。  相似文献   
808.
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柴彦威  沈洁 《地理科学》2008,28(5):594-600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809.
地球失磁与地磁极性倒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磁成因的磁核观点基础上,探讨了地球失磁与地磁极性倒转的可能原因,地球失磁可能是内核温度升高造成的。地磁极性倒转发生在地球失磁之后,当内核温度降低至居里点以下时,磁核将重新形成,其方向取决于最核心的磁粒,磁粒的磁场方向,取决于磁粒由顺磁质向铁磁质转变的一瞬间,外部磁化力的合方向,这个方向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反的,则地磁极性可能不变或倒转。  相似文献   
810.
在印度、欧亚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推挤的特定地球动力学环境条件下,自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地壳岩体的应力-形变作用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