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10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81.
申志军  谢玲琳 《湖南地质》1997,16(4):256-264
由多种地质营力造成的许多名山大川,奇峰秀水,怪洞多崖,均属自然景观类的旅游地质资源,它们与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相匹配,构成了信以神往的“旅游胜地”。本文较详尽的阐述了湖南省“东边一条线”、“西边一大片”旅游资源的多姿多彩和良山大川九嶷山,湄江等极具深度开发价值的重点景区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82.
海平面变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玉娟  贾振远 《地球科学》1997,22(5):460-465
海平面变化规律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全球海平面变化比相对海平面变化更具对比意义,用求构造沉降的方法,结合沉积物负载、压实、水深、水载等校正、通过数学计算定量地求出R1曲线(经压帝、水深和水载荷校正,只含热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及潜在的局部构造事件等引起的沉降),用最小二乘法去除热引起民的构造沉降,获R2海平面变化曲线,近似地反映了全球海平面变化中最常见的再经最佳多项式拟合,去掉长期波动的海  相似文献   
883.
何江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6,42(1):6-86
本文针对湘西低温矿化集中区的地质实际,在100-300℃,40MPa压力条件下,进行了含硫、氯中-低温溶液对地层岩石中金、锑、汞、砷等的多元素淋滤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配合物的种类和浓度是控制元素活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得出了Hg-Sb-Au-As的活化序列,认为200-250℃的富硫低氯热液是金、锑矿化的有利条件,低温低硫富氯热液有利于汞矿化。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含矿建造及包裹体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性质的差异是控制湘西低温矿化集中区中金、锑、汞矿化分带的主要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884.
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初步总结了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构造成矿特征。对典型金成矿断裂构造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对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概念提出了新认识。并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构造-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金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885.
涟源地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热演化史及生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湘中涟源地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的古地温地质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测水组、龙潭组的煤自沉积以来经历了深成热演化期、区域岩浆热演化期、低地热流演化期三个热演化和生烃特征。  相似文献   
886.
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被视作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重点内容。本文选取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其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围内的各类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计算其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定性分析其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规模较大,扩展潜力数量最大,第二位的是强度潜力,结构潜力数量较小,没有管理潜力;2)发展方向区内潜力规模大于主区范围内的潜力规模;3)尚可供应土地主要分布在发展方向区范围里面,未来几年工矿仓储用地的发展重心将向发展方向区范围内转移。针对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现状给予挖掘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7.
湘南地区燕山期成矿花岗岩的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成矿花岗岩形成的岩浆演化机理有明显差异:(1)成矿花岗岩的K_2O/Na_2O比值较高,均显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特征。(2)MC型与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相对贫硅、碱.富钙、镁、铁,铝质指数(A/KNC)较低,碱度指数(KN/A)都不高,属镁质-铁质准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总体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C型和CM型晚期次单元花岗岩相对富硅碱、贫镁钙,属铁质弱过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岩石的FeO~T/MgO值明显高于一般I型和M型花岗岩.较高的FeO~T值又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相区别,总体显示出S型花岗岩的特征。(3)成矿花岗岩的F或Cl含量高.岩浆向过铝质方向或过碱性方向演化,晚期岩浆中的高场强元素浓度增大,导致MC型与CM型的花岗岩的早期次单元多有Cu、Pb、Zn、Sb等多金属化,C型和CM型的晚期次单元花岗岩则常有大型Sn、W、Pb、Zn、Nb、Ta和稀土等矿化。(4)成矿花岗岩的形成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形成MC型和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的岩浆演化主要是岩浆混合作用.而CM型花岗岩晚期次的花岗岩类和C型花岗岩类的岩浆演化可能还存在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888.
南岭中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岭中段北部湘东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主要提出以下认识。(1)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早中生代)为板内造山阶段。中三叠世后期在区域NWW—SEE向挤压构造体制下发生强烈的陆内俯冲、汇聚作用,形成大量东倾为主的NNE向逆冲断裂与褶皱。其中茶陵—郴州断裂以东隆起区的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为"厚皮式"而非"薄皮式"。NW向基底隐伏断裂产生强烈左旋走滑,并使构造线产生逆时针旋转,形成了安仁"y"字型构造和水口山—香花岭南北向构造。挤压造山使地壳持续大幅增厚、深部地壳温度持续升高。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后期(233~210Ma)区域挤压应力松弛,被加热的中地壳下部岩石熔融,同时存在幔源基性岩浆底侵,从而于后碰撞环境下产生较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因同造山上隆伸展作用而形成裂陷盆地,中侏罗世初期在区域NNE向左旋汇聚走滑体制下形成逆冲断裂及山前冲断收缩盆地、NW向右旋走滑断裂等。早中生代板内造山活动的动力机制主要与板块汇聚的远程挤压效应有关。(2)中侏罗世早期—白垩纪(晚中生代)为后造山—陆内裂谷伸展阶段。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174~135Ma)因岩石圈拆沉而发生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岩体的被动就位机制、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的发育、Sr-Nd同位素特征、以(高钾)钙碱性岩类为主的岩石组成、构造环境的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大规模有色金属成矿、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指示该时期为后造山构造环境。白垩纪进入强烈的陆内伸展阶段,形成盆-岭构造和相关的离散走滑断裂,广泛发育各类岩脉,局部形成AA型花岗岩小岩体和基性火山岩。热年代学资料暗示盆-岭构造的演化先后经历了构造剥蚀和风化剥蚀-沉积两个阶段。(3)造成湘东南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能力远高于印支期花岗岩的原因,主要是区域构造环境暨构造体制差异,即燕山早期后造山伸展构造体制下岩体中矿质更易于向周围扩散并沉淀,而印支期后碰撞环境弱挤压体制下矿质则被封闭;其次是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即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和深部成矿流体的参与使燕山早期花岗岩具有更好的成矿岩石地球化学条件。(4)燕山早期钨锡多金属和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岩石圈结构(厚度)和深部热扰动强度,以及相应的岩浆作用规模和岩体侵位深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89.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evolution of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in the Luoyixi (罗依溪) Section, a candidate of the 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section and Point (GSSP), defining the base of the as-yet-undefined seventh stage of Cambrian System at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cosmopolitan agnostoid Lejopyge laevigata. This level is favored in a vote of International Subcommission on Cambrian Stratigraphy (ISCS) as the biohorizon for defining the base of a global stage. Two hundred and sixty-four samples fo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carbonate successions at an interval of 0.25 to 0.5 m in this section. Results of the carbon isotope data exhibit a remarkable disciplinarian trend. The pattern of the carbon isotope evolution is gently undulant with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during the underlying Drumian Stage, and then the values of δ13C fluctuate sharply with a short period in provisional seventh stage. The onset of sharp fluctuation in the δ13C values begins at the proposed GSSP level, defining the base of the global seventh stage, where δ13C values change from a gentle trend to a sharp trend. Distinct covariant-relationships among δ13C, δ13O, and sea level fluctuations suggest that a warming change in paleoclimate took place during the early global seventh stage, which led to a positive shift in δ13C values.  相似文献   
890.
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方式、类型、机制、分布及危害状况,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和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以及人类活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