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川东北黄金口背斜三叠系深部杂卤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川东北早中三叠纪具备成盐成钾条件,黄金口背斜地区发现深部富钾卤水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尚无对深层杂卤石的系统研究。近年,四川省启动了新一轮的找钾工作,并在黄金口背斜地区施工了钾盐探井,文章依托钻孔编录及测井资料,对该孔含盐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系统采集了3500 m以深的杂卤石、石盐、硬石膏等蒸发岩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该孔杂卤石主要赋存于嘉陵江组五段二亚段与雷口坡组一段一亚段含盐地层中,可细分为4个成盐旋回,共发现杂卤石矿层8层,累计厚度33.5 m。该孔杂卤石主要呈薄层状产于硬石膏中,部分呈斑点状、团块状、薄层状产于石盐中,镜下呈半自形-他形粒状、板状、柱状结构,结合粉晶X衍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初步认为该孔杂卤石为原生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22.
基于野外实测和室内测试,计算分析及有限元模拟,对三峡工程库首区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是:燕山主期σ1和σ1近水平,分别近S-N向和E-W向,σ2近直立,差异应力200MPa、变化范围150-250MPa;喜山主期σ1近水平,总体方向NNE70-SW250°,差异应力100MPa,变化范围80-120MPa,在空间变化上,前者表现为南部差异应力高于北部差异应力,后者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应力场比较复杂,总体呈近E-W向的前缘挤压、后缘拉伸,而滑动系统内部叠置产出的三个滑块也分别表现出后缘拉伸、前缘挤压并交替出现的特点,反映了区域应力场背景下的局部构造应力场特征。  相似文献   
123.
The Fodongmiao-Hongyazi Fault (FHF)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faults of the northern Qilian thrust fault zone. The 1609 Hongyazi M7 1/4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east segment of the FHF, an area with a complex geometry at the Mayinghe River site. The seismogenic pattern of this earthquake revealed by complex surface ruptures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active tectonic deformation around the Hujiatai anticline (HA)in the Mayinghe River site. Combining with topographic survey via dGPS across deformed terraces and alluvial fans, a field survey of the geological section across the H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fold and several sub-faults were constrained. Meanwhile, combined with the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passing through the anticline, the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expressions of this tectonic and the deep structure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the HA is a result of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the range-front thrust fault F1. At the same time, a thrust fault F2 with dextral strike-slip motion and a thrust fault F4 were formed on the east side and north side of the HA, respectively. These two active faults accommodated local deformation. Trench results and 14C dating reveal that the 1609 Hongyazi M7 1/4 earthquake ruptured the T1 terrace in the Huangcaoba site. Combined with previous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literature about the 1609 Hongyazi earthquake, we suggest that this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range-front fault F1, and the depth of the hypocenter may be about 8~22km.  相似文献   
124.
为了岩溶水的合理利用,根据物探及水源井资料,对蜀山背斜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蜀山背斜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构造及埋藏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可溶成份含量高的地层、构造发育强烈的地段及碳酸盐岩埋藏浅的地区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相反,岩溶发育程度较低;岩溶水主要接受上覆孔隙水的垂向越流补给,其次为裸露区大气降水入渗,主要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及侧向排泄;岩溶水水位总体上随气候与气象呈周期性变化,基本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岩溶水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HCO3-Ca·Mg型,水质在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5.
贵州南盘江盆地发育一系列不同样式的穹隆状构造,其控制着低温矿床的分布,位于黔西南控制烂泥沟超大型金矿床的赖子山穹隆是其典型代表。在统计赖子山穹隆地层产状的基础上,通过π圆图解确定出轴迹分别为NW和NE向的稳定变形亚区,并依据亚区构造横剖面和几何投影解析得到亚区褶皱位态类型均为直立水平背斜。通过统计分析区内劈理并依据劈理与亚区褶皱轴面的平行关系筛选出轴面劈理,基于轴面劈理的切割关系、卷入变形的地层及前人获得的相关构造岩浆岩年代推断出组成赖子山穹隆亚区褶皱的发育时序,即NWSE向背斜发育于燕山早期,NNESSW向背斜发育于燕山晚期。基于地质构造分析,结合该地区地层岩石能干性强弱、地层缩短量和变形边界条件建立两个沙箱模型进行4组实验,通过改变软弱层材料、变形同时性模拟构造复合叠加和构造联合叠加的变形过程及样式,讨论影响叠加变形的因素。根据模拟结果,我们认为赖子山穹隆是NW向和NNE向纵弯直立水平褶皱经移褶性复合叠加形成的穹隆状构造,两期褶皱分别对应燕山早期雪峰山隆起对南盘江盆地的侧向挤压作用和燕山晚期黔西南由NW向SE的大型逆冲推覆作用;岩层能干性差异和构造变形的强弱是影响叠加褶皱构造样式和叠加类型的关键因素,当岩层能干性差异较大时,相对软弱的岩层起到分层变形作用,使得软弱层上下强硬层构造样式不同;后期变形较弱时,形成限制性、移褶性叠加褶皱,后期变形较强时,形成斜跨、横跨式叠加褶皱,分阶段变形形成复合叠加构造,同时变形或变形速度差较小时,形成弧形的联合叠加构造。  相似文献   
126.
彭松柏    李昌年  Kusky Timothy M  王璐    张先进    蒋幸福    熊承仁 《地质通报》2010,29(01):8-20
对鄂西黄陵背斜南部宜昌太平溪、邓村一带崆岭岩群中的元古宙庙湾岩组强烈变形变质超镁铁—镁铁质岩的研究表明,镁铁质岩主要为似层状细粒斜长角闪岩,变辉长岩岩体、岩脉及辉绿岩岩脉,超镁铁质岩则主要为蛇纹石化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呈构造岩片、岩块分布于斜长角闪岩之中。细粒斜长角闪岩TiO2=1.14%~1.48%,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略亏损—平坦型,无明显的Eu异常,(La/Yb)N=0.87~1.12, La/Nb、Ce/Zr、Zr/Nb、Zr/Y、Ti/Y平均值分别为1.04、0.15、18.78、2.53、290.51,Nb/Th平均为9.88,显示为大洋中脊构造环境形成的N-MORB型拉斑玄武岩;变辉长岩具典型的堆晶结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平坦型,具明显的Eu正异常;蛇纹石化纯橄榄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中稀土元素略亏损的U形特征,显示为LREE略富集的地幔岩。上述特征表明,黄陵背斜南部崆岭岩群中的元古宙庙湾岩组实际上是一套混杂堆积的古大洋蛇绿岩残片。元古宙庙湾蛇绿岩的发现为华南扬子克拉通存在中元古代洋盆和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裂解构造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7.
曾梅  宋国良 《江苏地质》2009,33(2):203-208
吕家庄构造上火成岩十分发育,给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经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技术进行重新处理,基本消除了火成岩影响。在此基础上,经重新解释,对该构造的形成、内部火成岩的分布以及油气远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8.
断块运动与中生代济源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三叠世,济源盆地南部与北部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充填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早中侏罗世盆地南部隆起,北部继承性机降,直到中侏罗世未盆地完全封闭。这种差异是由盆地内部黄河断裂的同沉积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9.
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德尔特构造带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重要油气聚集带之一。使用平衡剖面技术和基于斜向剪切模型的人字形桁架法对苏德尔特构造带及其两侧的贝西断陷和贝中断陷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解析,认为在南屯期近SN向伸展,形成近EW向断陷盆地群之后,又叠加了大磨拐河组早期的短时间NW向伸展,以及此后的坳陷沉降,才形成了苏德尔特构造带特殊的构造样式。贝中断陷的东侧边界断层是整个贝尔凹陷在大磨拐河组早期伸展的主干边界断层,并且断层面具有坡坪式特征。苏德尔特构造带是发育于第一阶断坪上部的"滚动背斜",是重力和边界断层几何形态共同控制的结果,形成机制属于重力影响下的横弯褶皱作用,而非侧向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用。  相似文献   
130.
作者对泥沟金矿点的韧—脆性剪切带,不同围岩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金矿物质来源,导矿构造、储矿构造等地质特征的成矿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和研究。以矿体(点)为线索,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