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7年6月(夏季)和2008年1月(冬季)分别对广东红海湾的汕尾港周边海域35个站位进行了表层海水的采样,在实验室内使用XGY-1011A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和HY-1F型多功能极谱仪获得了海水中重金属Hg、Cu、Pb、Zn、Cd的含量,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WQI)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显示:Hg、Cu、Pb、Zn、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9~0.050、0.9~4.3、0.4~1.4、1.6~19.0、0.1~0.7μg/dm3,平均含量分别为0.025、2.4、0.8、9.4、0.2μg/dm3.该海域表层海水各重金属含量的平面分布总体上呈现以品清湖向汕尾港递减的变化趋势.各站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WQI)均小于1,海水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轻微,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的要求.2008年1月(冬季)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平均值(0.17)略大于2007年6月(夏季)的平均值(0.14),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略有加重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环境要素测值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Zn>Cd>Cu>Hg>Pb.  相似文献   
12.
红海湾底质重金属分布与背景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含量呈湾顶高于湾中部和湾口的分布特征,在河口潮间带形成污染区。根据背景区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和2倍标准差,提出用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Ni,Cr的背景上限(分别为90,0.65,20,55,30,45mg·kg~-1干重)作为背景参考值。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测四者具有相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7年春季和冬季的海流资料分析了红海湾海区海流特征、潮流状况、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特征及表层漂流特征。研究海域共布设3个临时潮位观测站和11个全潮水文观测站。根据流速、流向过程曲线和潮位过程曲线的关系,得出涨(落)潮流速最大的时刻和最小流速发生时刻与潮位关系并非固定在高(低)潮时或半潮面左右,由此看出,研究海域的潮波介于驻波与前进波之间,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流主导的海域。研究海域中大部分站位潮流属于往复流,少数站位潮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旋转性,平均涨潮流速最大为7 cm/s,平均退潮流速最大为14 cm/s。春季大潮期和中潮期各站余流流向整体为偏东向,小潮期,除少数测站余流流向偏向南东向,其余测站余流流向偏西向;冬季大潮期和中潮期各站余流流向整体为偏西向,小潮期,湾西侧余流流向偏西向,湾东侧余流流向偏南东向。垂向上各层余流流速由表至底逐渐减小,流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8年夏季和冬季的海流资料分析了红海湾西北海区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特征。结果表明: 红海湾西北海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海域, 潮流性质属往复流, 大致呈东—西向往返运动, 具有一定的旋转流性质; 平均涨潮流最大可达17.8cm·s-1, 平均退潮流最大可达19.3cm·s-1; 实测流受风和地形影响明显。余流受风和地形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在偏北风作用下, 余流流向西偏南; 在偏南风作用下, 余流流向东偏北, 余流最大可达18.9cm·s-1。潮能主要由东部向西传播至红海湾西北海区, 潮能进入量值可达4.8×103W·m -1。  相似文献   
15.
红海湾海水养殖水域的营养盐、盐度、温度、浮游植物和叶绿素的观测结果表明,该水域中氨氮、亚硝酸盐及磷酸盐的消长受水系混合所制约。春季硝酸盐、氨氮和秋季磷酸盐与浮游植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秋季表层叶绿素与营养盐(除氨外)存在着正相关,而底层叶绿素与营养盐存在密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着重研究了红海湾养殖区底质水中 NO-3 -N、NO-2 -N、NH 4-N、PO3 -4 -P、有机质及 c( NO-3 -N) /c P 和 ∑c N/c P( ∑c N=c( NO-2 ) c( NO-3 ) c( NH 4) )比值的分布特征 ,并对该湾低质水中氮、磷及有机质的季节变化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 ,结果表明 :在春、夏、冬三个季节中 ,NH 4-N的浓度比NO-2 -N及 NO-3 -N高 ,春季 NH 4-N的平均浓度为 92 .60 μm ol/L,占总无机氮 80 .57% ;夏季浓度为4 7.0 4μmol/L ,占总无机氮 61 .64 % ;冬季 NH 4-N的浓度最低 ,为 9.60μmol/L ,占总无机氮 4 5.76% ;而夏季 PO3 -4 -P浓度及有机质的含量比春、冬季高 ,分别为 53 .68μm ol/L和 1 .3 62 %。分析指出该湾底质水中无机氮是以 NH 4-N为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7.
红海早古生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近年来在东天山新发现的典型VMS型矿床,赋存在一套早古生代海相岛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是由上部透镜状块状矿体和深部脉状-网脉状矿体组成。文章对该矿床开展了系统的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拟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本次分析获得金属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 S值: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且接近于0‰(-0.8‰~6.0‰);而重晶石的δ34 S值为高正值(27.4‰~29.9‰),这与世界大部分VMS型矿床的硫化物δ34 S值一致;矿床硫主要来自于下盘岛弧火山岩硫及与少量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硫的混合。金属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其中206 Pb/204 Pb为17.886~18.144,207 Pb/204 Pb为15.465~15.506,208Pb/204Pb为37.325~37.684,硫化物Pb同位素类似于MORB亏损地幔Pb同位素特征,具有地幔和造山带来源特征,显示其金属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体下盘发育的具亏损地幔特征的岛弧火山岩。总之,红海VMS矿床硫化物S、Pb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少量来自海水,它们为深入研究VMS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中流体间相互作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海湾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海水养殖示范区。为了维系和保护红海湾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2月对红海湾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 ,红海湾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处于相对清洁水平 ,但浅海养殖区和长沙湾养殖区有机污染明显 ,分别达富营养化和高富营养化程度。DIN和IP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而石油类、Cu、COD是重点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红海湾海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红海湾的海藻资源状况。结果表明 ,红海湾海藻种类约有 1 9科 40种 ,其中主要经济海藻约 1 6种。敞开型硬相海岸的年平均生物量高达 1 847 2 6g/m2 ,以褐藻类为主 ;内湾屏蔽型软相海岸的年平均生物量为 1 1 2 42g/m2 ,以绿藻类为主。敞开型硬相海岸海藻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明显高于内湾屏蔽型软相海岸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87年和2000年遥感数据,提取了红海滩碱蓬空间分布特征信息,以景观破碎度、斑块分形维数等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区域GIS数据,对比研究了区域内碱蓬景观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了其消长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碱蓬退化严重,总面积从356.74hm2退化到103.51hm2,退化了253.23hm2,退化速率为19.48hm2/a;(2)碱蓬的消长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水量、水质控制与直接占地两种途径作用于碱蓬;(3)三角洲水库以南地区生成的翅碱蓬应首先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