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3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80篇 |
地质学 | 855篇 |
海洋学 | 9篇 |
综合类 | 17篇 |
自然地理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松潘- 甘孜造山带巨厚的三叠系复理石沉积盖层给探讨其基底性质、俯冲- 碰撞过程和深部岩浆作用增添了难度,使得带内广泛出露的花岗质岩体和少量镁铁质岩体成为解开松潘- 甘孜造山带构造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对象。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道孚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23. 5~217. 4 Ma,炉霍二长岩结晶年龄为219. 4 Ma,辉长岩为218. 9 Ma,均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质岩石都表现出I型花岗岩特征,其中炉霍二长岩具有较高的Ba、Sr含量,相对较高且均一的εHf(t)值(-3. 69~-1. 65),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富集玄武质新生下地壳的熔融。道孚花岗闪长岩具有分散的εHf(t)值(-13. 51~0. 41),野外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幔源熔体与古老壳源熔体的混合。辉长岩在微量元素蜘蛛图上具有类似的模式,不同程度富集Ba、Sr、Pb、Th和U元素,出现Nb、Ta、Ti元素亏损,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征,来源于流/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资料,我们对甘孜- 理塘洋的演化历史提出新的认识,认为甘孜- 理塘洋不仅仅存在向南俯冲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北向俯冲的历史,晚三叠世道孚- 炉霍岩浆岩的形成受控于甘孜- 理塘洋向北边松潘- 甘孜地块俯冲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52.
燕山式板内造山作用在北京西山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在造山模式、成因机制方面存在分歧,但板内造山作用及其表现特征在现阶段业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燕山式板内造山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启示,经对比研究认为,北京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属性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板内造山的特征;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及独特的区域构造组合样式等构成了该区燕山式板内造山的基本地质构造要素;基于北京西山的地质实践,提出了对用板内造山的观点在该区深入研究若干新方向。 相似文献
53.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燕山运动在亚洲大陆雏形东缘形成2条北东向的剪切带: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中央构造线断裂带,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沿之发生地体/地块的拼贴。系统叙述了各移置地体/地块的主要岩石记录和拼贴时代,据起源分为3类:异地的(包括源自冈瓦纳的和源自盘古大洋的)、半异地的和准原地的;据拼贴位置分为2组:拼贴后基本位于原地的(日本海张开以前) 和发生过向北东错移的。新生代内东亚大陆边缘发生解体,可以台湾岛以北的菲律宾海盆断裂为界将东亚大陆边缘弧分为2段,北段仍处于剪切-拉张中,南段已进入剪切挤压-造山阶段。强调该地区中—新生代演化经历了2个里丁旋回, 形成早白垩世的北东向和新近纪的北东东向2期新生构造。 相似文献
54.
Forced regressive shoreface sandstone from Himalayan foreland: Implications to early Himalayan tectonic evol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the ∼ 31 Ma old marker White sandstone unit from the Subathu Sub-basin, NW Himalayan foreland, suggest it to be a forced regressive wedge (FRW) form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rine Subathu Formation to the continental Dagshai Formation. The FRW is bounded between the “Surf diastem” below and type 1 unconformity at the top and differs from RSME (regressive surface of marine erosion, occurring below) bounded FRWs described from other classical coastal/foreland settings.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bounding surfaces of a FRW has an important implication to the estimation of rate of relative sea-level (RSL) fall. A faster rate of RSL fall, higher tha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has been postulated for the erosion of the lower shoreface and RSME. Using the logged thickness of the Subathu/Dagshai transition zone including the White sandstone (bounded between the “Surf diastem” and unconformity), available chronology and eustatic sea-level fall (0.023 mm/year at 31 Ma), a higher RSL fall tha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0.07 mm/year) has been inferred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White sandstone. Petrography of sandstones and their Sr and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a major provenance switch-over from dominant mafic/ultramafic to metamorphic source from White sandstone (∼ 31 Ma) onwards attesting the link between hinterland tectonics, provenance and forced regression. The provenance switch-over at 31 Ma was earlier inferred to be driven by proto-Himalayan thrust propagation in the foreland. Using a simple isostatic model, on the contrary, a mechanism of accelerated surface uplift (at a rate of > 0.10-0.15 mm/year) is suggested for both provenance change and forced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55.
56.
57.
北极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地区范围很广,北极圈面积达2 100×104 km2,区域地质复杂。通过对北极地区区域地质编图,笔者认为前寒武纪主要由波罗的、劳伦和西伯利亚三大克拉通,以及其间的微板块或地块组成。主要造山带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造山带、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海西造山带、晚中生代的上扬斯克造山带、新西伯利亚造山带与楚科奇-布鲁克斯造山带。根据北极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显生宙以来经历的构造事件大致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运动,致使波罗的古陆与斯瓦尔巴-喀拉地块碰撞造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运动,在劳伦古陆周边形成规模巨大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波罗的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的碰撞造山形成海西造山带;北极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裂离加拿大边缘,侏罗纪加拿大海盆开始张开;早白垩世,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继续与西伯利亚碰撞,阿纽伊洋(Anyui Ocean)消亡,形成上扬斯克-布鲁克斯造山带。受北极调查程度影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笔者对中天山微陆块北缘托克逊干沟地区角闪岩相变质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证明变质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记录了从太古宙至元古宙(3320~530 Ma)的源区岩浆热事件,变质火成岩中的岩浆锆石记录了新元古代晚期(550 Ma)的岩浆作用,而变质锆石记录了晚泥盆纪(385~360 Ma)的变质作用。这一定年结果表明,中天山微陆块北缘的造山作用很可能发生在华力西期,中天山微陆块形成于新元古代以前,但并没有经历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具有与塔里木克拉通明显不同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因此,中天山微陆块很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块体,并不支持其是从塔里木板块分离出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9.
60.
Raju RAI 张镱锂 刘林山 Paras Bikram SINGH Basanta PAUDEL Bipin Kumar ACHARYA Narendra Raj KHANAL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22,13(2):173-185
甘达基河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众多濒危野生物种的重要栖息地。然而气候变化使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得愈发脆弱。本研究利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评估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黑熊(Ursus thibetanus laniger)和印度花豹(Panthera pardus fusca)等濒危物种空间分布变化的潜在影响。研究基于物种出没地点、生物气候和地形(海拔、坡度和坡向)等数据拟合模拟并预测物种在目前与未来的潜在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喜马拉雅黑熊的高度适宜区面积约为1642 km2,占流域面积的5.01%,预计至2050年,其高度适宜区面积在甘达基河流域内将会增加约51 km2;印度花豹的高度适宜区面积约为3999 km2,占流域面积的12.19%,预计至2050年可能会增加到4806 km2。喜马拉雅黑熊的栖息地面积可能会在研究区域的东部(伯塞里、塔托潘尼和班塞以北)增加,而在东部(颂当、切坎帕)、西部(布尔提邦和波邦)和北部(桑波切、玛南、切坎帕)减少;印度花豹的栖息地面积则将在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