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和田地震台阵勘址测量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候选台址现场勘址测量及后续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为确定台阵的最终台址和子台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2.
新疆和田玉岩石学特征及其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瑞华  李雯雯 《岩石学报》1999,15(4):638-644
新疆和田玉产于塔里木盆地之南昆仑山的变质软玉矿床, 该矿床是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通过对和田玉的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和田玉主要由富钙富镁的透闪石矿物构成,其化学组分中Mg2+ /(Mg2+ + Fe2+ )比值均大于0.9。对和田玉岩石薄片镜下观察发现,和田玉是由透闪石微晶-隐晶质集合体构成,其颗粒越细小, 交织结构越致密,其质地就越细腻润泽。通过对和田玉的扫描电镜的观察分析, 探讨了和田玉高韧度主要与其特殊的交织结构所产生的粒间绞合力有关  相似文献   
43.
中国国石应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人喜爱和世界称誉的玉石为标准,昆仑山产出的和田玉最符合这些标准,建议作为中国国石。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扬古今中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祟敬,是世界公认的名玉。其玉质、成矿、资源在世界独具特色,是玉石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44.
和田玉的颜色及其色度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色不仅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和田玉的颜色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它特有的玉色,倍受历代人们的珍视。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等五类。1 和玉田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及呈色机理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是宝石学中的重要手段,吸收光谱的许多特征是由各种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和配位体结构中的几何要素所决定的。通常矿物的吸收光谱所反映的信息,可以探索宝玉石的呈色机理,评价宝石的颜色质量。1-1 样品制备及可见光吸收光谱实验测试设备LeitzMPV…  相似文献   
45.
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很大。石炭系生物屑灰岩段是田河气田的主要产层,控制其储层物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是主要的孔隙破坏者,它们破坏了几乎所有的原生孔隙和部分次生溶孔;压溶作用产生的缝合线大部分已成为油气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白云石化作用发生了准同生期,符合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机理,产生的大量晶间孔占储层总孔隙度的30%左右,且白云石含量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埋藏岩溶作用主要是由硫酸溶蚀作用形成,产生的溶蚀孔隙是该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占储层总孔隙度的37.5%以上;破裂作用产生的构造裂缝是储层渗透率的主要贡献者,它为储层提供99.6%以上的渗透率和2%-6%的总孔隙度,破裂作用是致密碳酸盐岩能够成为油气储层的必要条件。岩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都发育的区域应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6.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良里塔格组礁滩组合体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总结出礁滩发育带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标志、初步圈定了分布范围,并建立退积式发育模式,进一步探讨构造古隆起、坡折带与礁滩发育带的关系及其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区碳酸盐岩台地及礁滩复合体的发育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控制,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内部发育北东、北西两个受局部隆起构造带控制的礁滩沉积相带,其中北东向浅滩发育带规模较大,向东延伸至塔中古隆起;受晚奥陶世早期持续海进影响,浅滩相带向古构造隆起顶部退积,平面分布范围向上缩小,良里塔格组中下部礁滩较发育,上部几乎不发育;由于研究区台地边缘带构造坡折幅度小,根据地震识别的礁滩沉积复合体可能主要是粒屑滩,台缘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相似文献   
4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于田县矿区产出碧玉的结构特征、组成矿物成分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到新疆和田碧玉的典型显微结构为纤维交织结构。组成矿物颗粒呈纤维状、粒状交织排列,进而形成了其手标本细腻的质地与高韧度。和田碧玉为闪石质玉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并且含有铬铁矿、绿泥石、蛇纹石、辉石、磷灰石等杂质矿物,透闪石随铁含量的增加向阳起石过渡。  相似文献   
48.
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广西大化新发现的透闪石玉进行了宝玉石特征、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化透闪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结构与和田玉基本一致,其宝石特征已经达到玉石级并已制作成雕件饰品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49.
谢平辉 《云南地质》2008,27(1):74-77
收集十几块和田玉仔料和数十块仿和田玉仔料样品,进行肉眼与镜下观察。简要总结和田玉仔料与仿和田玉仔料以及染色和田玉仔料的肉眼鉴别要领。  相似文献   
50.
对新疆和田地区7个县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JC病毒IG区域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178个40岁以上的男性尿样提供者中分离出了JC病毒,并且对它们进行了DNA提取,对JC病毒IG区域进行了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得到了117人的JC病毒DNA IG区域的碱基序列。多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7人中的基因型分别由B1-b,B1-c和EU组成,各基因型所占比率为:88.9%,3.4%和7.7%。研究发现,在各基因型中B1-b所占的比率高,其次是B1-c和EU基因型。通过NJ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该人群JC病毒基因型中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心的B1-b型占优势。这个结果与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生居过的丁零民族的后裔这个历史事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