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5篇 |
免费 | 415篇 |
国内免费 | 7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篇 |
大气科学 | 146篇 |
地球物理 | 308篇 |
地质学 | 1927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36篇 |
自然地理 | 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其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总结了华北克拉通及周边以变质核杂岩和穹隆为代表的伸展构造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其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意义。以变质核杂岩和穹隆为窗口,开展推覆向伸展的转化机制、区域性伸展运动学特征、剪切应变类型、伸展构造发育的时间和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增厚地壳向伸展减薄转化的起因和过程,确定减薄的区域运动学方式及时限,查明伸展构造变形对地壳及岩石圈减薄的贡献。这方面的研究将提升华北伸展构造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查明岩石圈减薄的地壳响应,为探讨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减薄的时限、机制、模式及深部动力学问题提供直接的构造证据。 相似文献
242.
本文主要讨论了岩浆不混溶的内在因素和物化条件。研究提出阳原杂岩大于零的过剩自由能是出现不混溶的内在原因。岩浆中高P_2O_5、TiO_2、Zr、Hf、Ta、REE是岩浆不混溶的诱导因素。化学位计算揭示了球状黑云辉石正长岩之球体、基质两相及正长质和辉石质岩浆单元在液态时曾处于平衡状态。岩浆不混溶可能是在温度约1200℃、上地壳深度范围内发生的。阳原母岩浆不混溶的两液相可以分离聚集成两大岩浆单元,岩浆分溶不充分,便产生中间成分的黑云辉石正长岩。 相似文献
243.
244.
在收集整理低阻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王集油田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相控低阻和复杂水系低阻为王集油田低阻油层的主要模式。这为王集油田老井复查和提高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5.
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以各国股市为节点,以各股市问的关联性为边,建立起各国股市间的关联网络。通过Matlab编程计算研究了该网络的结构特性,分析出国际股市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性和明显的社区结构,不具有无标度性。进而从网络结构上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蔓延发生。并通过影响强度分析研究了中国股市在国际股市网络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46.
结构平稳随机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给出了三种常用的随机地震地面运动过程模型,即理想白噪声模型、金井清模型、改进金井清模型的相关函数表达式.引入状态向量,在状态空间中建立地震地面运动激励下的结构振动方程,并求解出结构的复模态特性和复模态反应.利用复模态叠加法推导出线性时不变多自由度体系在这三种随机地震动激励下的平稳协方差反应的解析式,可在时域内直接计算结构随机反应的统计特征.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晰,结论简便明确,可作为实际工程结构平稳随机地震反应的实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47.
A reassessment of models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 the Khibiny nepheline syenite complex, Kola Peninsula, Rus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though hydrocarbon-bearing fluids have been known from the alkaline igneous rocks of the Khibiny intrusion for many years, their origin remains enigmatic. A recently proposed model of post-magmatic hydrocarbon (HC) generation through Fischer-Tropsch (FT) type reactions suggests the hydration of Fe-bearing phases and release of H2 which reacts with magmatically derived CO2 to form CH4 and higher HCs. However, new petrographic, microthermometric, laser Raman, bulk gas and isotope data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in order to reassess models of HC generation. The gas phase is dominated by CH4 with only minor proportions of higher hydrocarbons. No remnants of the proposed primary CO2-rich fluid are found in the complex. The majority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are of secondary nature and trapped in healed microfractures. This indicates a high fluid flux after magma crystallisation. Entrapment conditions for fluid inclusions are 450–550 °C at 2.8–4.5 kbar. These temperatures are too high for hydrocarbon gas generation through the FT reaction. Chemical analyses of rims of Fe-rich phases suggest that they are not the result of alteration but instead represent changes in magma composition during crystallisation. Furthermore, there is no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Fe-rich minerals and the abundance of fluid inclusion planes (FIPs) as reported elsewhere. δ13C values for methane range from − 22.4‰ to − 5.4‰, confirming a largely abiogenic origin for the gas. The presence of primary CH4-dominated fluid inclusions and melt inclusions, which contain a methane-rich gas phase, indicates a magmatic origin of the HCs. An increase in methane content, together with a decrease in δ13C isotope values towards the intrusion margin suggests that magmatically derived abiogenic hydrocarbons may have mixed with biogenic hydrocarbons derived from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rocks. 相似文献
248.
大沟湾滑坡是瞿家湾滑坡群中相对高差最大的滑坡体, 洞坪水库蓄水后滑坡体产生了较大变形且变形机制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野外调查研究表明: 蓄水前该滑坡体稳定性良好; 蓄水至452m后, 滑坡后缘堆积体与基岩交界处产生贯通滑坡两侧冲沟的连续裂缝, 剪出口位于整个滑体中部580m高程附近, 由于下部坡体的抗滑作用而使整个坡体仍处于稳定状态; 蓄水至488m后, 从整个滑体前缘到570m高程附近又形成另一滑坡体, 与先前上部滑坡呈梯级分布, 分析得出大沟湾滑坡为上部牵引-下部推移的复合式滑坡, 两个滑坡共同作用导致整个滑体发生明显变形.分析并利用FLAC3D模拟再现整个变形过程, 对滑坡体变形破坏机制做出了很好解释. 相似文献
249.
复合式多层无孔和开孔矩形薄板是桥梁结构和建筑等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研究它们的振动问题时,用解析法求解自振频率十分困难,而采用通用的有限元法求解自由度数目多,收敛也比较慢。本文利用三角形薄板广义协调元分析了复合式多层四边简支、四边固定无孔和开孔矩形薄板的自由振动,求出了前几阶频率系数,其结果与用ANSYS软件算出的结果基本接近,当为单层无孔和开孔板时,与文献[8]的结果完全相同,且与文献[10]的解析解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的正确性,表明广义协调元与有限元相比具有自由度少、精度高、程序简便以及收敛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0.
甘肃北山勒巴泉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勒巴泉变质核杂岩构造,具有3层结构的特征,即结晶基底、中间韧性盖层、上部脆性盖层,其间分别被基底剥离断层和盖层剥离断层分割。本文重点论述了变质核杂岩的组成、空间展布、结构构造和典型的构造样式,并分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时代和大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