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0篇
  免费   4852篇
  国内免费   2615篇
测绘学   6588篇
大气科学   1752篇
地球物理   3272篇
地质学   6968篇
海洋学   1972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1547篇
自然地理   2828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655篇
  2023年   968篇
  2022年   1064篇
  2021年   1162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1117篇
  2018年   872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906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233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098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舒大兴  韦立新  曹贯中 《水文》2021,41(3):13-18
防洪抢险水情信息服务对河道水位流量要素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研究河道在线推流方法.H-ADCP已经投入一些应用,侧扫雷达和视频监测方法也在进行比测试验.从驱动河道水流运动的动力要素出发,建立水位、涨落率和落差水力因素与断面流量的关系模型.通过在线推流这些易得的综合水文要素信息,使用模型可以推算出断面实时流量过程....  相似文献   
182.
唐春生  李聂贵  李刚  蒋新新 《水文》2021,41(4):35-39
在已经建立的由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为框架的江苏水文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客观评价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原则,对16个二级评价指标的主要内涵、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细化量化,着重分析阐述水情监测控制率、基础设施达标率、服务产品合格率、人才结构达标率4个关键性二级指标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3.
为解决传统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与子流域融合单元的大尺度分布式汇流模型.在构建全国10km×10km网格的汇流模型时,研究首先采用河道特征值确定了汇流模型的参数,对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输出的产流进行汇流演算,生成了1961~2013年全国10...  相似文献   
184.
王维  刘佳  王洋  胡春歧  李传哲 《水文》2021,41(4):13-20
下垫面作为产流过程发生的载体,其空间异质性表达会极大的制约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河北雨洪模型作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混合产流的代表性流域水文模型,对关键土壤变量的处理方法(即以土壤蓄水容量和下渗能力分布曲线概化流域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使其难以发展为基于网格的概念性分布式模型.研究基于TOPMODEL中的地形指数概...  相似文献   
185.
应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洋模型对平潭竹屿湾水交换能力和溢油扩散开展了数值模拟.水交换能力计算表明,竹屿湾大部分水域水体半交换时间小于1.0 d,平均滞留时间约3.0 d左右,水体冲洗时间为15.0 d,水交换能力较强. 48 h溢油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油粒子扫海范围及运动路径与油粒子的释放时刻及风的作用紧密相关.静风条件...  相似文献   
186.
最大熵模型是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物种分布模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最大熵模型的计算方法不断迭代并趋于稳定,并在陆地生物适生区预测中开展了系统的、成熟的应用。而在海洋环境中,最大熵模型的应用也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受限于数据量的匮乏,最大熵模型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仍旧需要不断的探索。最大熵模型具有小样本量预测的优势,其相关应用成果为单一物种、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事件的管控和预警,渔业养殖的减耗增效等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同时在海洋古生态学研究、海洋基因资源获取、海洋极端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极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白玉柱  徐杰  周庆  周本刚 《地震地质》2012,34(2):269-281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发生了MS8.1地震。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在地质史上具有高速左旋滑动的特征,特别是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库赛湖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达(14.8±2.8)mm/a。库赛湖断裂不同的滑动速率可能会对其未来发生的运动行为产生影响,为此文中研究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库赛湖段不同滑动速率和不同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对断裂破裂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库赛湖断裂段对应的速度和状态依赖摩擦定律控制的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为得到合理的模型参数,模拟中采用了断裂位错模型,考察了相关古地震研究资料、历史地震资料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模拟库赛湖断裂段在不同滑动速率下未来6ka的破裂行为,发现断裂滑动速率快可使地震复发周期缩短,滑动速率慢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延长。例如,若断裂以现今平均14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ka;若以18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其对应地震复发周期为1~1.5ka;而滑动速率为8mm/a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2.5ka,但断裂滑动速率对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没有规律性影响;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的大小对地震复发周期有影响,初始摩擦系数较大可能会使地震周期减小,初始摩擦系数小可能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增加;同时,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较小可能会使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变大。  相似文献   
190.
介绍TPXO、FES、Chinatide、MIKE Global Tide、Utide等典型海潮模型,总结归纳其同化潮汐数据来源和最新的海洋地形数据,利用我国沿岸长期验潮站以外的26个中短期潮位观测站评估TPXO等海潮模型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全球海潮模型对我国沿海M2分潮的预报精度普遍较低,且主导了几种海潮模型在中国海域的整体预报精度;相比MIKE Global Tide和TPXO7.2,TPXO8、TPXO_Yellow Sea 2010和TPXO_China&Ind模型在我国沿海的预报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