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25篇 |
免费 | 1957篇 |
国内免费 | 24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0篇 |
大气科学 | 1554篇 |
地球物理 | 1662篇 |
地质学 | 5239篇 |
海洋学 | 833篇 |
天文学 | 75篇 |
综合类 | 1078篇 |
自然地理 | 11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282篇 |
2021年 | 322篇 |
2020年 | 297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320篇 |
2017年 | 383篇 |
2016年 | 376篇 |
2015年 | 412篇 |
2014年 | 509篇 |
2013年 | 464篇 |
2012年 | 599篇 |
2011年 | 592篇 |
2010年 | 559篇 |
2009年 | 538篇 |
2008年 | 505篇 |
2007年 | 573篇 |
2006年 | 566篇 |
2005年 | 492篇 |
2004年 | 408篇 |
2003年 | 365篇 |
2002年 | 334篇 |
2001年 | 360篇 |
2000年 | 282篇 |
1999年 | 291篇 |
1998年 | 244篇 |
1997年 | 215篇 |
1996年 | 187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38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NANALYSISOFWATERRESOURCECHARACTERISTICSOFTHERIVERSINTHENORTHERNSLOPEOFTHEKUNLUNMOUNTAINSXuYoupeng(许有鹏);GaoYunjue(高蕴珏)(Depart... 相似文献
92.
J. Warner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1980,119(4):809-815
An examination is made of the hypothesis that internal cloud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mixing of dry air from above the cloud top and cloud base air in such a way that the mixture is neutrally buoyant with respect to the clear air environment at each lev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ulting mixture is much drier than is actually observed. Comments are made about observed cloud properties which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any model of the mix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93.
磁异常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冀东一些铁矿区地面磁测成果为例,总结了磁异常转换、定量解释推断一些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94.
福建省滨海火电厂地质灾害问题及风险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承忠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2):47-52
滨海火力发电厂工程主要包括厂区建筑、码头、管道、取排水、填海和贮灰场等工程。其主要面临着福建省海岸带构造运动、断裂及地震活动、港湾淤积、海底滑坡、软土地基、海底活动地貌、基岩不均匀风化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的灾害性地质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潜在的致灾特点分析,提出了滨海火电厂地质灾害风险控制应包括选址阶段地质灾害风险回避、设计施工阶段地质灾害风险处理及运行阶段地质灾害风险监控等3方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滨海火电厂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针对滨海电厂工程的特点,评估内容应着重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易损性评估。选址阶段地质灾害风险回避主要是对构造不稳定的回避。地质灾害风险处理主要是电厂工程的基础处理及管道抗冲刷处理。电厂运行阶段地质灾害风险监控主要是对建筑物基础稳定性及海域冲淤变化的监控。 相似文献
95.
文章采用文献检索法收集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漠化区植被修复和土壤研究相关论文,以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基础,探讨林下土壤养分改良情况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西南石漠化区林下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均值均高于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养分一等级,全磷处于二级范围,土壤养分改善效果明显,而全钾含量属于五级低钾区;(2)广西壮族自治区总有机碳和全氮均值为五省(区、市)第一,全磷和全钾位于二等级和四等级,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最明显;贵州省总有机碳、全氮高于一等级34%和37%,全磷值在二等级范围,全钾值位于第五等级,贵州省石漠化林下土壤养分改良明显;云南省总有机碳、全磷指标分别高于一等级9%、21%,全氮属于二等级,全钾属于五等级,土壤养分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重庆市总有机碳高于一等级1.75%,全氮和全磷属于二等级,全钾为五省中最高且属于四级,土壤养分指标改良较其他三省慢;湖南省总有机碳指标为二等级,全氮、全磷、全钾值分别属于二等级、五等级、五等级,湖南省需加强石漠化治理的力度;(3)西南石漠化区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指标呈正相关,植被生长亦受钾元素限制。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存储快,土壤改良效益极其显著;贵州省土壤固碳能力高于全国平均值;云南省石漠化地区土壤钾元素偏低,影响植被生长;重庆市土壤中全钾含量高与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关系不大,氮元素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元素;湖南省植被生长需补充磷、钾元素。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长应充分补充钾元素,除此之外,湖南、重庆需加强磷、氮元素的补充;云南、湖南、重庆应借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修复经验,加强石漠化生态治理并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96.
97.
受高瓦斯/承压奥灰水威胁的工作面开采前,一般采取定向钻进技术在工作面底板开展压裂或注浆工程保障开采安全。利用底板定向钻孔开展孔中探测工作,可更加精细揭露工作面内隐伏构造,还可实现“一孔多用”。为解决定向钻孔内的探测问题,提出一种在水平定向钻孔中进行直流电阻率法探查的方法。定向钻孔施工完毕后,退出定向钻孔施工的通缆钻杆,送入内平钻杆,将孔中高密度电缆通过钻杆尾端特制水便送入钻孔,使孔中电缆平铺于钻孔中,在定向钻孔水平段,进行孔内直流电阻率法径向探测。在理论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层状介质下单孔测量工作模式的接收信号衰减规律、视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顶底板岩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并采用单孔测量数据对孔旁异常范围进行反演定位。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孔中电阻率探测方法对隐伏的异常体有良好的探测效果。通过在陕西韩城某矿井下实际煤层底板探测试验,对研究区2个定向抽采钻孔孔中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反演结果异常区与工作面内隐伏小断层位置吻合,验证了定向钻孔中电缆布置的可行性和定向钻孔内通过孔内径向和孔间透视探测隐伏构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
99.
100.
I. A. Crawford 《Earth, Moon, and Planets》2004,94(3-4):245-266
I will argue that an ambitious programme of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involving a return to the Moon, and eventually human missions to Mars, will add greatly to human knowledge. Gathering such knowledge is the primary aim of science, but science’s compartmentalisation into isolated academic disciplines tends to obscur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scientific case. Any consid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rguments for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must therefore take a holistic view, and integr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ver the entire spectrum of human knowledge. Moreover, science is only one thread in a much larger overall case for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Other threads include economic, industrial, educational, geopolitical and cultural benefits. Any responsibly formulated public space policy must weigh all of these factors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an investment in human space activities is scientifically and socially desira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