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407篇
地球物理   1064篇
地质学   735篇
海洋学   41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程麟生  陈玉春 《高原气象》1990,9(2):158-168
分析指出:气温和比湿的季节变化基本上呈峰谷相当波型;各月气温和比湿的直减率分别小于和略大于自由大气的直减率。整层各月为准无辐散和弱有旋的西北气流,风速的季节变化在近地层也呈谷峰相当波型,其振幅随高度迅速增强,但位相恰与温、湿波型相反。张掖单站分时次的月平均资料分析表明,风向、风速和层结稳定度都有明显的气候日变化;当考虑湿度层结时,夏季7月19时的平均层结是真潜不稳定,其余季节和时次仍为稳定层结。扩展域边界层月平均温、湿、风场的分析指出,黑河地区近地层在1、4、10月基本上位在平浅温度槽区,而7月却处在纬向水平温度梯度矢端;该区比湿7月相对最高,而其余各月很低;全域近地层流场仅7月稍复杂点,黑河试验区位于弱辐合流场中,其余月份黑河地区边界层平均基本上为平直西北气流所控制。  相似文献   
782.
Measurements and model developments with the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solution of estimations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re described. Measurement results on a chassis dynamometer were used to determine VOC profiles for exhaust gas emissions of passenger cars for different vehicle and fuel types and different driving modes. Further measurements resulted in emission factors and VOC profiles for lignite burning in residential stoves.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benzene emission factors of gas stations and the efficiency of gasoline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were measured.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emission data, emission models were improved or modified. This was done by elaborating and applying new methods for important emission source categories (e.g., solvent use, road traffic, small combustion) as well as including new data sources in the calculation routines (e.g. emission statements, land use data, import/export indices of solvents). Simultaneously considerable progress was made improv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functions and VOC profiles. With these improvements a large number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 data sets for 14 different grid projections in Germany and Europe have been generated. An emission scenario for Germany for 2010 suggests that considering air quality directives from the EU and Germany which are in force or in pipeline, German emissions of VOC and NOx will decrease, but still exceed the national emission ceilings of the EU-NEC directive.  相似文献   
783.
During the CASES-99 field experiment, three quartz-based microbarographs were installed on the 58-m main tower at the Central Site. These devices measuredabsolute pressure with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output at a resolution better than 0.2 Pa and a sampling frequency of 2 s-1 during the whole campaign. This sampling rate is not adequate to compute turbulent pressure fluxes with the classic averaging method, but the wavelet transform allows flux estimations at a wide range of scales. The resolution of the devices is suitable to study pressure perturbations such as internal gravity waves. The night period of the Intensive Operational Period number 6 (IOP6), where wave-like structures were present, is chosen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A complete wavelet analysis of pressure recordsand data from sonic anemometers located at the same heights in the tower is performed. Wavelet methods make it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relevant scales in the flowand to stud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ressure perturbations, including coherent structures and small-scale motions.A study of a simplified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 budget equation is mad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essure term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84.
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对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用Nju-PσM的数值试验, 研究了包络地形和地形重力波拖曳作用对7月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作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的模拟性能, 使模拟结果更符合气候实况.  相似文献   
785.
湍流频散对边界层风廓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包括湍流粘性和频散的新的Reynolds平均动量方程,分析了边界层的垂直风速廓线,发现包含湍流频散的地面层的风速廓线对经典的风廓线指数规律有一个对数规律的修改;而且在不稳定层结下比在稳定层结下,湍流的频散效应更为显;在中性条件下,指数规律退化为对数规律并且Karman常数被另外一个常数所代替,而这个新常数也可以通过相似理论来获得。  相似文献   
786.
基于星载云雷达资料的东亚大陆云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5年(2006年6月—2011年4月)的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了东亚大陆云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文中可降水是根据观测到的可降水粒子信息计算到达地面的降水,并不是指地面观测到的实际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雷达反射率(回波)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除降水云反射率通常接地外,降水云主要集中在8 km以下,反射率通常为-20—15dBz,非降水云主要集中在4—12 km,反射率为-28—0 dBz;降水云雷达反射率频数大值中心在2 4 km,对应的雷达反射率为0—10 dBz,而非降水云出现在8—10 km,且对应的雷达反射率为-26—-24 dBz;(2)从雷达反射率廓线来看,降水云中雷达反射率随高度的变化先增强后减弱,而非降水云几乎不变;(3)液态降水云、固态降水云和毛毛雨降水云反射率的垂直分布明显不同;(4)液态降水云自11至7 km雷达反射率迅速增强,表明此高度是粒子快速增长的优势空间;(5)固态降水云中-15℃温度频数分布与雷达反射率频数大值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在-15℃附近的条件下冰相粒子凝华-碰冻是粒子增长的优势过程;(6)云的垂直结构随着季节变更而变化,降水云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雷达反射率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而冬季主要在低层;固态降水云的垂直分布频数大值中心从春季至冬季呈"双-单"中心交替变化,且与云中-15℃频数分布变化一致;非降水云雷达反射率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深对流云和雨层云是形成降水粒子的主要云型。  相似文献   
787.
许小峰  孙照渤 《气象学报》2003,61(6):654-660
文中以 2 0 0 0年 6月 1~ 3日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为例 ,通过数值模拟 ,得到了降雨区和强度都与实况基本吻合的结果。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场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尺度环流调整后的地转平衡被破坏、非平衡流出现、低空急流建立、重力波发生与传播对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 ,副高的西伸北跳可以造成局部地转平衡被破坏 ,引起环流的适应调整 ,以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一过程中 ,会出现与之相适应、配合的低空急流和重力波的发生 ;重力波的频散有利于急流中心大风区的传播 ,引导气流和水汽集中区对传播方向有显著影响 ;低空急流的建立则是导致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高时空密度中尺度数值模拟资料的分析 ,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788.
黄钰  马建立  阮征  葛润生  嵇磊 《气象》2013,39(6):704-709
零度层亮带对研究层状云降水机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有意义,应用风廓线雷达对北京2010年4-9月不同类型的降水进行观测,提出了针对北京地区的亮带识别算法,通过订正的亮带识别算法对降水数据进行亮带识别,得到了延庆地区亮带出现的高度、持续时间以及和降水量、降水类型的对比等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得到了2010年夏季北京延庆地区融化层的分布特征,回波强度最大值主要出现在36~40 dBz之间,亮带厚度主要为1000~1500m,上下边界速度差值主要为4~5 m·s-1.  相似文献   
789.
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分辨率为1°×1°再分析资料和气象台实测降水资料及TRMM 3 h降水资料,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7月22日发生在黄河流域中游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为成功的模拟出本次暴雨过程。此次暴雨在大尺度环流形势上,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河套低压槽的共同影响产生的;来自印度洋、中国南海的大量水汽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处于200 hPa的高空急流,由于地转调整激发出了中尺度重力波,使用散度场、云水分布,能够确定中尺度重力波的存在和移动方向。在利用模拟资料分析重力波对甘肃省东部地区暴雨产生的原因时得出:高空急流中产生的中尺度重力波与低层大气对中尺度重力波的吸收作用,共同导致了该地暴雨的发生。由高空急流风向和非线性平衡方程的数值分布情况,可以提前判断中尺度重力波发生的区域和移动方向,从而能够提前对暴雨可能发生的区域和时间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790.
介绍了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的原理及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垂直风廓线(VWP)产品计算螺旋度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分辨率对螺旋度应用效果的影响,最后重点对山西2个典型夏季暴雨个例分别做螺旋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利用VWP产品计算的SRH具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可用于山西夏季暴雨的短时临近预报研究,相较于15min和30min,1h分辨率的螺旋度数据稳定、曲线平滑,更有利于直观分析和业务化;螺旋度强弱变化趋势与降水大小的变化趋势比较吻合,螺旋度变化一般提前于降水变化,有1—2h的提前预报量,可以作为短时(临近)预报降水开始、维持、结束的一个有效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