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99篇
地质学   750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Shaking table test results from a one‐story, two‐ba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ustaining shear and axial failures are compared with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using models developed for the collapse assessment of older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The models provided reasonable estimates of the overall frame response and lateral strength degradation; however, the measured drifts were underestimated by the models. Selected model parameters were var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alculated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drift at shear failure, rate of shear strength degradation, and drift at axial failure. For the selected ground motion, the drift at shear failure and rate of shear strength degradation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alculated peak drift. By incorporating shear and axial‐load failure models,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shown to be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axial‐load failure for a hypothetical frame with three nonductile columns. Improvements are needed in drift demand estimates from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if such analyses are to be used in displacement‐based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A 4.8 m long gravity core was recovered on a relative topographic high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arsili Basin (southern Tyrrhenian Sea) at a water depth of 3200 m. The core was taken in order to decipher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the past volcanic events of the nearby Aeolian arc. A succession of thin (2 cm to 5 cm thick) fine-grained turbidites, mainly of volcaniclastic origin, topped by hemipelagic mud layers and a number of primary tephra layers were recovered by the core. The most prominent turbidite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re at 385 cm. It consists of a 20 cm-thick, thinning-upward, pebble to sand-sized bed.  相似文献   
993.
994.
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莱芜市泉河地区发生多起岩溶塌陷,而且岩溶塌陷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重复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系统总结了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特征,即岩溶塌陷的形成与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与集中爆发期。岩溶塌陷发育情况、覆盖层条件和水文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是区内水动力条件的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5.
李鹏  苏生瑞  黄宇  苏卫卫  高雄飞 《岩土力学》2015,36(12):3576-3582
以四川省S303线卧龙至巴郎山段K70+340~K70+388处崩塌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力学分析和UDEC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型崩塌主要发生在有陡倾结构面的顺层岩质斜坡;地震波对斜坡岩体主要为拉剪破坏,并呈现出坡顶和坡面处拉应力大于坡体内部的规律;地震力对斜坡的影响表现出顶部较下部、坡面较坡内变形快、变形量大的特点;随地震波加速度的幅值的增大,斜坡动力响应也越强烈,崩塌体的位移也越大;震裂破坏过程可以归纳为6个阶段,即(1)地震作用下岩体的损伤和拉张裂缝的形成;(2)拉张裂缝的拓展和软弱滑移面的贯通;(3)崩塌体整体震散和局部岩块的滑移;(4)局部岩块失稳,产生岩体的坠落、弹射、抛射和滚落现象;(5)岩体整体产生坠落、弹射、抛射和滚落;(6)崩塌体趋于稳定。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分析提供新方法,而且对震区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重点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区:济南市历城区阁老滑坡、青岛崂山区青山滑坡以及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易发区,进行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和预警预报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山东省预警预报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并将其作为地质灾害自动化观测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汶川地震崩塌滚石坡面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强  苏生瑞 《岩土力学》2014,35(3):772-776
滚石坡面运动影响因素众多,分析预测困难,确定崩塌滚石危害范围,对崩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测汶川地震399条崩塌滚石剖面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滚石运动特征和危害范围参数,得出如下结论:(1) 滚石坡面运动可划分为启动阶段、运动阶段和堆积阶段;56º为启动区滚石自由坠落模式和滑动、滚动模式界限,堆积区最大角度为39.6º,26º以下区域为减速带。(2) 滚石运动距离与高度的比值,随着地震烈度以及边坡岩石强度的增高而增大,并给出了统计公式。(3) 滚石最大运动距离与坡高之间以及陡坡段坡度与滚石运动扩散角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堆积区在边坡高度上所占比例,划分了两种坡面形态,给出了两种坡面形态边坡陡坡段坡度与滚石运动扩散角之间的统计关系图,可作为崩塌滚石危害范围判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岩溶土洞演化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贾龙  蒙彦  管振德 《中国岩溶》2014,33(3):294-298
土洞是覆盖型岩溶区一种隐伏的不良地质现象。土洞在水的作用下发育演化最终形成塌陷,可通过地下水位的变化来研究土洞发育和塌陷的形成。同时土洞的演化会造成覆盖土体不均匀位移和应力重分布,可通过覆盖土体位移和应力变化来进行研究土洞演化过程。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差分程序,分析覆盖层垂向位移场表明:最大垂向位移出现在土洞顶部,使拱顶出现拉张破坏,并可根据洞顶土层位移的数值模拟结果,划分“等沉面”确定土洞扰动的土层深度。分析覆盖层剪切应力场表明:在土洞拱趾部位出现剪应力集中,会造成拱趾的剪切破坏,并可根据洞顶“剪应力低值区”,判断覆盖层中土拱效应的存在。分析覆盖层塑性区表明:较为坚硬的黏土层中,土洞以拱顶塌落和拉张破坏为主,最终可以形成坑壁较为陡直的桶状或坛状塌坑。土层较为松散时,以拱趾的剪切破坏为主,最终可以形成锥碟形塌陷坑。利用“剪应力低值区”,“等沉面”和“塑性区”可综合判断土洞的稳定性以及覆盖层所能形成的极限土洞大小。岩溶土洞演化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对岩溶塌陷(土洞)早期监测和评价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本溪市南芬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为该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多发区,地质灾害对该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运用地质分析法辅以定量及半定量分析法对该区两种主要地质灾害鸡冠砬子型崩塌及滚马岭型泥石流的致灾因素分析研究并进行评价,揭示了其成因及演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在陷落柱侧壁突水研究中引入厚壁筒力学模型,将陷落柱侧壁煤柱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体积力,应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和弹塑性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弹塑性状态应力解析式,以及煤柱内塑性区半径与水压力的关系表达式,同时编程试算出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柱孔隙率、煤柱抗剪强度参数以及煤柱宽度等因素对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煤柱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随着煤柱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故当煤柱裂隙发育时,不考虑渗流力的结果将偏于安全;2煤柱宽度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则临界水压越大,陷落柱侧壁突水的危险性越低;3可通过注入水泥浆液减小煤柱孔隙率和提高煤柱强度来防止陷落柱侧壁突水,同时可减少煤柱的留设宽度,对减少煤炭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