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7篇
  免费   1791篇
  国内免费   3286篇
测绘学   309篇
大气科学   504篇
地球物理   2532篇
地质学   7901篇
海洋学   46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44篇
自然地理   241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峒室围岩松动圈震波探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利用地震波进行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与解析的原理和方法技术。通过在煤矿巷道松动圈震波测试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单孔检层与跨孔CT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82.
三峡库区巫山新城超高加筋挡墙变形破坏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三峡库区弃渣灾害的防治和回填增地,以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等实际工程为典型进行剖析,对加筋土挡墙,特别是超高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机制和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加筋土挡墙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研究入手,采用FLAC等数值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加筋土挡墙的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特性。将离心模拟技术应用于超高多级加筋土挡墙(H=57m)的研究中,进行了三级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对加筋土挡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挡墙面板和填土的沉降情况以及拉筋的拉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精心设计出离心模型试验中三级挡墙的面板与拉筋的联结,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工程中加筋土挡墙整体复合结构的力学特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巫山新城加筋土挡墙修复加固方案,编制了设计报告,并加以实施。目前,修复加固工程效果良好。 对库区,乃至全国超高加筋土挡墙的建设均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83.
为了解琼中黎母山—湾岭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采集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2682件,对应中层(80~100 cm)及深层(180~200 cm)土壤样品各304件。分析测定Cu、Pb、Zn、Cr、Ni、Cd、As、Hg八种重金属元素。对8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值均高于海南岛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积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种植类型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影响较大;垂向上,由表层至深层,土壤Pb、Zn、Cu、Cr、Ni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降低,但差异不大;Cd、As、Hg在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显示,Cu、Cr、Ni主要受地质背景影响,其余5种元素均受地质背景及人为因素影响。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8种金属元素均值除Hg(0.08)外,均小于0,总体为无污染-轻微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显示,Cd和Hg为主要危害元素,Cd以轻微-中等危害为主,Hg以中等-强风险为主,其余元素危害指数均为轻微级,96%的土壤总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在中等以下。  相似文献   
384.
侯拓  冯海艳  杨忠芳  王增辉 《地质通报》2021,40(9):1584-1591
为研究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山东省桓台地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70件表层土壤样品,并测试分析了其中F元素、有机碳含量、pH值等共计8项指标。绘制了元素地球化学图,掌握了该区F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F含量范围为466.30~793.40 mg/kg,平均F含量为621.31 mg/kg,显著高于山东省背景值和全国背景值,具有潜在环境生态风险。研究区总面积70%的土壤F含量较高,其中F含量过剩的土壤相对集中分布在城镇附近;研究区东南部青银高速附近和北部呈零星分布的土壤中氟为适中及边缘含量水平。土壤中F含量主要受控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和施肥。该研究结果为改善研究区环境质量,防止地方性氟中毒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5.
为适应生态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对成土母质研究的要求,以四川大凉山区为例,提出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即以地质构造演化和地质建造环境为依据,结合残坡积物的成因类型对成土母质进行分类。大凉山区的成土母质可划分为第四纪冲洪积物、新近纪—第四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侏罗纪—白垩纪泥质岩类残坡积物、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中生代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火山碎屑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变质岩类残坡积物等12类。研究表明,大凉山区成土母质和土壤存在差异性,但同一成土母质上的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同一种土壤类型存在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因此,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既能有效反映不同构造背景和成岩环境下的成土母质差异,又能有效表征成土母质与其上土壤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86.
文章简述了李连捷先生为中国的土壤科学和为生产服务而奋斗的一生。20世纪40年代,他在去美国深造之前,就在国内到贵州、广西和华南的许多省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接受先后到黑龙江、青海和内蒙古等省区进行荒地资源垦殖的调查任务,并于50~60年代,先后参与和组织了对西藏、新疆等地多专业的大型综合考察。通过这些考察,为西部大开发摸清和积累了大批可贵的自然资源资料,为我国土壤的发生和分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先生在他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工作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壤科学人才。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李连捷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38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冻土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冻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 90年代开展的冻土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冻土工程地质、路基下冻土温度场、冻土环境的影响、冻土工程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5个侧面 ,来反映近年来在青藏公路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为青藏铁路建设中重大冻土工程技术问题和工程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8.
黄辉  晏长根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607-610
较全面地分析了深基坑工程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渗漏水的技术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深基坑工程防渗堵漏技术。  相似文献   
389.
以一字形竖缝耗能预制剪力墙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个装配式剪力墙试件及1个现浇剪力墙对比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对破坏墙体进行CFRP加固,再次进行拟静力试验。试件变化参数包括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对比分析加固前后试件滞回性能、刚度退化、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剪力墙相比,一字形竖缝耗能预制剪力墙工作性能良好,阻尼器屈服耗能提高了试件整体工作性能;CFRP加固可有效抑制墙体斜裂缝的发展,对墙体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各试件均满足剪力墙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延性较好;试件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90.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use of a multiphase model, already developed for static or quasi‐static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for simulating the behaviour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 subject to horizontal as well as rocking dynamic solicitations. It is shown that such a model, implemented in a FEM code, yields appropriate predictions for the foundation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d that shear and bending effects in the pil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us corroborating the findings of the asymptotic homogenization theory. Besides, it is notably pointed out that such a multiphase‐based computational tool makes it possible to assess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pile groups in a much quicker way than when using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which may face oversized problems when large pile groups are concerned.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