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1篇 |
免费 | 760篇 |
国内免费 | 12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3篇 |
大气科学 | 722篇 |
地球物理 | 1503篇 |
地质学 | 3458篇 |
海洋学 | 224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20篇 |
自然地理 | 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92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222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221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267篇 |
2012年 | 338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349篇 |
2007年 | 339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98篇 |
2004年 | 249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20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24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宁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51-1996年出现的干旱、暴雨、洪水及雨涝、冰雹、风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宁夏的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多,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具有群发性和诱发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2.
林子宗群火山岩与成矿关系:以斯弄多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子宗群火山岩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带,但对该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较少。文章以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为例,对矿区主要的赋矿火山岩开展了精确的LA-ICP-MS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矿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在62~65 Ma之间,这些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和过铝质岩石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3.39~13.21)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K、Sr);亏损重稀土元素(LaN/YbN=3.02~16.47)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显示出弧火山特征。结合其他研究数据及区域上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特征,作者指出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形成与林子宗群火山作用(62~65 Ma)密切相关,是火山作用驱动地热体系的产物,成岩成矿发生在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期的陆缘火山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3.
利用陕西省9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干旱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结合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理论方法,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数,基于GIS平台,对陕西省不同季节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陕西各区域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季节差异明显,陕北北部除夏季外各季节干旱危险性较高,关中地区易发生伏旱。陕南的汉中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均较大,安康东部和商洛各季节干旱危险性则较小。(2)春季、夏季和秋季,陕南的汉中平原及安康的汉江河谷地带,关中的西安和渭南地区,陕北北部榆林地区为干旱孕灾环境高脆弱性区或较高区;冬季陕南大部、秦岭地区的高脆弱性区较其他三季范围有所减小;海拔较高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北部各季节皆为低脆弱性或较低脆弱性地区。(3)承灾体暴露度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4)全省抵御干旱风险能力最高地区为陕北黄河沿线、关中各地的城镇地区。(5)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的高风险区主要在陕南巴山地区、秦岭南北两侧、陕北南部,陕南汉江平原、关中平原及陕北延安、榆林等地为干旱较低、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34.
135.
Acid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lags behind acid deposition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ng water residence time in conjunction with
various buffering processes in the soil zone and deeper aquifer (chemical weathering, cation exchange, sulfate sorption, and
N uptake by the biomass). Extensive field data from eight forested catchments in the Bunter Sandstone of the Black Forest,
including results from water budget studies and hydrochemical analysis of stream and spring water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acidification with the MAGIC model. The present acid deposition exceeds the “critical
load” (here meaning buffering due to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protonation of organic acids) in six of eight catchments. Two
catchments are well buffered because they contain carbonate-bearing layers in the Upper Bunter sandstone. Transient buffering
(i.e., cation exchange, N uptake, the sulfate sorption) thus far prevents worse acidification, but this effect will decline
in the future. For one of the poorly buffered catchments (Seebach), a two-layer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extensive
data from 10 years of measurements. Validation of the long-term simulations by hydrochemical and soil data was hampered by
strong annual variations but generally supported by paleolimnologic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reductions in the S deposition
by 20% and the N deposition by 10% up to the year 2030 are assumed as the most probable scenario. N uptake through soil and
vegetation will come to an end as suggested by decreasing C/N ratios of the organic matter. This process is arbitrarily included
in the simulations. In the periglacial soil layer, acidification will decrease until the year 2030 and then approach a steady-state
condition. In the fractured aquifer, acidification will also proceed at a decreasing rate; however, sulfate desorption up
to the year 2130, the end of simulated period, will prevent earlier remediation. Despit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 deposition
since the mid-1980s, further efforts are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acidifying substances. Liming in the recharge
area is partially effective to ameliorate “shallow” groundwater but largely fails to ameliorate “deeper” groundwater in the
sandstone aquifer.
Received: 30 July 1996/Accepted: 23 January 1997 相似文献
136.
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一个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式包含越洋海啸传播部分和近岸海啸变形部分,在越洋海啸传播部分中采用线性浅水方程,使用蛙跃格式求解,并且选择合适的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使差分格式中产生的数值频散与包辛尼斯克方程中的物理频散一致,这样在不影响海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了计算机的机时与内存.在近岸海啸变形部分的计算中,考虑了非线性对流项与海底摩擦项.同时该模式采用了多重网格嵌套技术,提高了所关心地区的计算精度.利用这个地震海啸模式模拟了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结果与观测记录较吻合.这个模型已用于我国沿海核电站可能最大地震海啸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37.
穷布拉克铜矿床是新疆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西段规模最大的一个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Ⅰ号矿体3种矿石中的方解石脉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3种矿石的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体系为NaCl-H2O体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5~343℃,盐度范围为(1.57~17.79) wt%NaCl eq.,密度为0.7~1.05 g/cm3.方解石的δ 13C值为-3.2‰~-6.5‰,平均-4.08‰,显示出幔源的特征.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0.45‰~4.44‰.硫化物δ 34S值变化范围较大,为-10.5‰~5.5‰.Ⅰ号矿体与矿区内的火山热液型矿体具有相似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沉积特征不明显,并非沉积-改造型,与其他矿体具有相同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由火山热液和参与了水-岩反应的大气水两种流体混合而成,以火山热液占主导地位.矿物沉淀主要与流体混合后缓慢降温有关,但混合后的稀释作用以及水-岩反应导致pH值升高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8.
139.
结合胜利油田暨东营市防震减灾示范区项目中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经验,对该系统建设中的有关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了讨沦,并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0.
南冈底斯岩浆岩带出露的一套早—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建造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致使这套火山-沉积层序发生了强烈的面理置换,形成了典型的构造-岩石地层。依据造山带地层划分方法将叶巴火山弧厘定为叶巴岩群,并根据内部岩性组合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邦堆岩组、叶巴岩组、甲玛岩组。运用构造解析原理划分了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构造变形为脆-韧性剪切变形,剪切方式为纯剪占优的一般剪切变形,透入性面理S1普遍置换层理S0(S1∥S0),伴生倾伏向85°~100°陡倾的拉伸线理,运动学指示顶面朝西运动,存在左行和右行两个方向的剪切旋转碎斑共存的现象;EBSD实验结果显示变形的温度≤380 ℃,石英颗粒细粒化明显,重结晶方式为亚颗粒旋转重结晶;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期构造变形时代约为79 Ma,其可能代表新特提斯洋板片低角度(平板式)俯冲引起在弧后挤压背景下形成的挤出构造。第二期构造变形表现为S1面理发生纵弯褶皱变形形成的轴面劈理S2,轴面产状倾向北或南,倾角40°~70°,枢纽向西或北西西倾伏;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其可能是在晚白垩世(79~68 Ma)南北向持续的挤压应力条件下,南冈底斯弧后盆地整体向上挤出,引发上地壳缩短、加厚进而导致褶皱作用的发生。第三期主要为浅层次膝折构造和近东西向正断层,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铅直向,最小主压应力方向(伸展方向)为近南北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期变形可能代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期(23.74~21.1 Ma),印度岩石圈或青藏高原岩石圈或两者组合的拆沉作用引起冈底斯岩基隆升(主要动力学机制)和GCT活动并共同作用导致近南北向伸展滑覆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