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66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1830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秦岭二郎坪群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重晶石岩和铜多金属矿床。重晶石岩贫Al2O3、TiO2组分含量;富集热液组分As、Sb、Ba、Ag和Hg;微量元素U/Th>1;低ΣREE(平均值27.78×10-6)、富集轻稀土(LREE)、亏损重稀土(HREE)、具明显Eu正异常、Ce负异常及与大西洋TAG热液区热液沉积物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这些特征揭示研究区重晶石岩是热水沉积成因型。热水沉积重晶石岩与铜多金属矿床的紧密联系说明,研究区铜金属矿床是海底热液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
位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1.75 Ga,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基岩出露面积约7 000 km2,地层厚度3 000~7 000 m,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0%±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斜长石和辉石,几乎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其岩石化学成分的突出特点是高Fe,K,而低Al,Ca和Mg,火山岩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是地幔源区遭受地壳组分改造及少量岩浆上升过程中的地壳混染造成的。熊耳群中的沉积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结合火山岩的结构、构造特征,表明火山喷发的主体环境是海相,经历了陆相到海相再到陆相的演变过程,即:伴随着裂谷的发育、地面沉降和海水的侵入,以及随着火山喷发的进行最后又高出海面暴露于地表的全过程。熊耳群形成后,海侵范围更广、海水逐渐加深,表明地壳逐步向更大的凹陷发展。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其火山岩所具有的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熊耳期岩浆活动在华北陆块广泛分布,除了陕西宝鸡附近及山西吕梁地区的火山岩,还广泛分布1.75 Ga前后的基性岩墙群、A-型花岗岩以及比熊耳群稍晚的斜长岩、奥长环斑花岗岩等(1.75-1.70 Ga)和碱性花岗岩类(~1.65 Ga)。这些岩浆岩和熊耳群火山岩在源区性质、岩石 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等方面,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上述岩浆岩的发育,说明华北陆块在1.80 Ga后处于地壳拉伸、减薄,很可能沿早先拼合的薄弱部位最先发生破裂,是华北陆块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
长乐-东山构造-岩浆带中北段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童春 《福建地质》2007,26(1):12-19
从复杂的构造变形中甄别出岩浆岩的塑性流动变形,与韧性和脆-韧性变形区别,力争还原长乐—泉州沿海一带地质构造的真实面目,并探讨了该带的活动时间和构造属性。另外还对该带长期争论的澳角群进行了初步的分解,锆石SHRIMP测年数据也反映了平潭南务里一带变质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4.
温泉沟群出露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构造接合带的南侧,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对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构造背景目前还存在着争议。采于这套地层中的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过渡陆壳和造山再旋回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深海相残留洋盆。这些分析结果为康西瓦结合带的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
Deweras群位于太古界津巴布韦克拉通的西北边缘Magondi沉积变质带内,岩性主要为变质陆相沉积岩和玄武岩,是古元古界地壳运动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相.出露在南部的Deweras群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与北中部能进行较好的对比.通过分析Deweras群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别使用不活泼痕量元素比值Zr/TiO2与SiO2、Nb/Y与SiO2两对参数统计,认为Silverside地区的变质玄武岩属于亚碱性玄武岩.各种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比值参数相图分析也表明:位于变质带南部即Munyati,Mupfure和Alaska地区的基性熔岩与变质带北中部Doma西部地区角闪岩岩席特征一致,此处变质玄武岩均是幔源型原始岩浆演化成因.  相似文献   
96.
北天山温泉群的地质特征、时代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天山温泉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古元古代的变质岩。最新的野外调查和锆石SHRIMP U-Pb 测年结果表明,温泉群可 以划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1)前早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主要包括斜长角闪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 黑云母片麻岩、大理岩等;(2)早新元古代混合岩和正片麻岩;(3)早古生代未变质变形的辉长岩和闪长岩。上述三种岩 石组合类型均被后期二云母花岗岩(脉)所侵入。温泉县以南的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 年龄分别为 926±12 Ma 和907±11 Ma,与天山地区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前人对花岗片麻岩Nd 同位素组成 的研究,花岗片麻岩应为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同期的混合岩化作用则是新元古代地壳加厚和部分熔融的直接 地质证据。辉长岩和闪长岩侵入到温泉群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其中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 年龄为452±7 Ma, 并含有1.1 Ga 和1.4 Ga 的继承锆石。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区早古生代辉长岩和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可能与准噶尔-巴尔喀什洋的俯冲作用有关,这一俯冲增生作用最终导致伊犁北部与哈萨克斯坦陆块在志留纪拼贴造山, 并使温泉群前寒武纪变质岩与侵入岩发生变质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从岩石化学特点看板溪群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白俊  郝杰 《湖南地质》1991,10(3):186-188,206
将板溪群和冷家溪群杂砂岩全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在SiO_2-K_2O/Na_2O图解、SiO_2/Al_2O_3-K_2O/(Na_2O+CaO)图解、Na_2O-K_2O图解以及(K_2O+Na_2O)—Al_2O_3图解上投点,发现多数板溪群杂砂岩样品点落在被动大陆边缘区,而冷家溪群杂砂岩样品点则多落入活动大陆边缘区。因此认为,板溪群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而冷家溪群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8.
笔者等对周潭群沉积变质岩及其中脉体的微量元素、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石英脉继承了其围岩的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形成石英脉的流体来源于围岩;脉体的微量元素对Zr-Hf、U-Th、Nb-Ta和Y-Ho与变质岩有一定的差异,且有一定的分异,指示脉体是流体作用的产物。变质流体通过侧向扩散作用形成了周潭群变沉积岩中的变质脉体。  相似文献   
99.
浙江青田芝溪头鹤溪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青田芝溪头的鹤溪群大理岩中,首次发现化石(介形类、鱼骨等),同时根据同位素年龄值,确认原来认为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鹤溪群为二叠纪沉积,其中的石墨为煤层的变质产物,并可大致与福建童子岩组对比,为浙江煤田的预测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
陕西汉南三花石群和西乡群的时代仍存很大争议。在陕西西乡地区三花石群白勉峡组灰色、灰黑色砂板岩中发现较丰富并具有时代特征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22属,40余种。其化石组合大致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和西秦岭中泥盆世孢子带比较,亦可以与欧洲、北美老红砂岩大陆及其邻区中泥盆世早期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大致相当于西欧中泥盆世早期艾菲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