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343篇
地质学   592篇
海洋学   199篇
天文学   476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并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识别出了三级层序边界,并对各层序进行了体系域划分,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岩芯和测井相的综合分析,以体系域为单位进行了沉积相的划分,建立了研究区的精细沉积相模型,并对沉积相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2.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特征及层序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共划分出三个层序(三级层序),层序Ⅰ不完整,层序Ⅰ和层序Ⅱ皆由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三个基本单位构成。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构造运动界面和盆地构造应力转换面一体系域转换界面两种类型。聚煤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发生在盆地低水位至扩张期,低水位和扩张体系域含有主要的煤层和油气母岩(生油岩)。  相似文献   
163.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滞流型和封存型四种类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系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强调在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中,油气藏形成的机理不同,在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重力驱动型和封存型流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和其它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陆相地层的特点,其与海相层序地层相比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层序的控制因素、层序界面、基准面、体系域与沉积体系的发育、层序地层与模拟技术和全球对比意义等方面回顾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进展并讨论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5.
新世纪以来,矿产勘查投资上升,但矿产发现率并未明显提升. 过去十年矿床发现成本不断攀升,已经翻番. 矿产勘查正逐渐向盖层下深部转移. 严峻的矿产勘查形势推动着勘探地球物理技术进步,在仪器设备、数据解释与反演、方法应用以及矿床发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更多种类型数据的无缝采集、更加精准的解释方法、更大的探测深度、更广的应用领域以及提升的矿床发现成功率. 与此同时,物探方法充分借鉴了当今信息技术的最新成就,与地质和其它勘查方法不断渗透与融合,不断增强矿产勘查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166.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铅金成矿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陆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可划分为两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带和栾川陆缘凹陷钼、钨、铅、锌成矿带.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成矿系统,与铅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MVT型铅锌成矿系列和Sedex型铅锌成矿系列;中生代陆内碰撞成矿系统: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成矿系列.与金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古元古代古陆核边缘成矿系统: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成矿系列;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熊耳山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7.
湘鄂赣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鄂赣二叠纪沉积盆地是在华南陆块基础上发育而成,具有扬子克拉通北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扬子克拉通盆地、湘赣板内拉张盆地和华夏克拉通边缘盆地等四类。根据古暴露等标志,建立了各类盆地的沉积层序,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运用层序地层编图法编制了湘鄂赣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深化了该区岩相古地理研究,详细建立了沉积体系域模式和岩相古地理演化特点和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8.
基于目前代表性金矿成因模式的局限性,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把金矿的形成总结为定位、流体、物源、封闭、加热和构造成矿六大系统,建立新的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1)以幔源流体、岩浆热液和浅-表部水来源为主,按深、中、浅构成三个层次循环体;2)金质来自多层循环流体对多类型围岩的萃取、沟通混合及多次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断层泥、迭瓦状构造地质体等可作为成矿封闭屏障;4)中生代(隐伏)花岗岩和各类型脉岩为主要加热热源;5)矿带座落在韧性构造超壳断裂之上及附近,而矿体却主要赋存在脆性构造内,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整体受构造-成矿系统控制.该模式对燕山期花岗岩中金矿是一种检验,对其它变质岩区金矿则是一种启迪.  相似文献   
169.
那江盆地是十万大山盆地北侧的一个中小型断陷盆地之一。本文根据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构造背景、控制因素及层序边界和内部结构特征等方面对那江断陷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初析,确定出4个层序边界,划分出2个超层序(二级旋回)和35个层序(三级旋回);识别出冲积体系域(AST)、湖泊扩展体系域(EST)和湖泊萎缩体系域(RST),初步探讨了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0.
方宗义  覃丹宇  黄勇  李博 《大气科学》2014,38(4):719-726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提取的1998~2008年梅雨活跃期共16次过程的梅雨锋云系主导模态,讨论了这些主导模态的发生频率、维持时间及相互转换特征。结果表明,在16个梅雨活跃期内,云系的第1主导模态正相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并且在4个活跃期内作为首次出现模态率先出现;第5模态正位相的出现频率最低,且该模态多数伴随其他模态一同出现,为过渡模态。统计发现,各主导模态的维持时间并不相同,其中第2模态负位相持续时间最长,为81 h;第5模态正位相的最大持续时间最短,仅为18 h;第6模态负位相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对不同主导模态转换方向和频次的计算表明,各个位相的模态最多(最少)向9种(3种)(含正负位相)其他模态进行转换。除第6模态负位相和第5模态负位相向其他模态的转化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外,其他模态间的相互转换多表现出随机性特征。其中,第6模态负位相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向第5模态负位相转换,而第5模态负位相则多向第3模态正位相和第1模态负位相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