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0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487篇
海洋学   59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5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0 毫秒
371.
根据国家1∶50 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制图管理、分布式分幅式制图生产技术作业模式的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的离线操纵技术,解决了数据库驱动的技术前提和分布式作业的生产现状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372.
数字济宁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是国家示范项目。其中,济宁市建城区100km2三维数据采集制作是该项目主要内容之一。该文通过介绍济宁市建城区三维数据采集制作的技术路线、生产流程等,全面阐述了三维数据采集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实行多标段划分和监理制负责质量控制,是有效地控制项目质量和项目工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73.
戴光全  谭健萍 《地理学报》2012,67(8):1109-1124
从报纸媒体的角度研究广交会作为重大事件的综合影响力的时空分布特点。以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所属“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 2000-05-05 到2011-05-30 时间段内“广交会”为主题的4333 条新闻报道为研究文本, 通过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建构分析类目, 统计类目包括新闻的时间、所属的届数与期数、报社所在城市、新闻版面、新闻字数等, 共由3 个编码员进行统计, 并对类目编码进行信度检测。在对新闻内容进行计量统计的基础上, 引进信息熵度量信息量, 利用信息熵和报道篇数构建广交会综合影响力指标, 进一步构建广交会空间综合影响力指数方程, 分析广交会综合影响力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并检验综合影响力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① 从时间分布来看, 以新闻报道数量来衡量, 在事件(广交会) 进行时其综合影响力存在时间衰减现象, 各展期综合影响力的年际变化则呈现为周期性的年度重复现象。② 从空间分布来看, 广交会综合影响力空间分布与城市参展商数量、经济情况和距离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影响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 受影响小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整体上综合影响力大小和城市分布的密度由东到西递减;综合影响力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 但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特殊城市而言, 空间距离已经不是广交会综合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而在广交会举办地的“当地”(广东省内) 较短的距离内, 距离衰减并不显著, 当空间距离超出一定范围, 则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现象。  相似文献   
374.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1999 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耕地的分布与生产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应用由TM 遥感影像获取的1980s-2000 年与2000-2005 年两个时间段耕地变化数据,结合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耕地生产力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估算两个研究时段耕地生产力变化特征,比较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主导下两个时期耕地转移对各区域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时段因城市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占土地利用变化(LUCC) 导致的耕地生产力减少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在20 世纪90 年代,全国新增耕地生产力总量比被占用耕地生产力高87%,耕地转移使中国耕地生产力增加。2000-2005 年间,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启动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持续占用导致耕地生产力占补正平衡指数由前一时段的正平衡变为负平衡,转出耕地生产力总量比新增耕地生产力高31%,耕地转为林草地和建设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分别较前一时段提高57%和85%。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等驱动因素作用下耕地开垦区与占用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使得耕地生产力占补平衡状态和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375.
张晓虹  孙涛 《地理科学》2011,31(10):1181-1188
城市地区景观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格局演替的人为干扰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频度及方式的差异,从半自然的农业生态景观演化为以人工建筑为主的城市生态景观的过程,可能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利用GIS技术将20世纪上半叶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逐年复原,发现其景观演变过程表现为由以农业生态景观为主转变为城乡景观杂错分布,并且这一进程因为各种政治事件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及空间差异性。揆诸史实,可知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是上海都市政治的产物,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典型。  相似文献   
376.
张掖市农耕期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雪莲  王涓力 《冰川冻土》2015,37(5):1406-1411
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实测气温资料,运用5 d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农耕期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0℃积温的分布特征、年际和年代际演变规律及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农耕期初日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推迟,终日则相反,农耕期日数自西北部向东南缩短,积温南北差异显著;近50 a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趋势明显;20世纪70-80年代前期各地表现出农耕期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较短,≥0℃积温偏少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终日延迟程度大于初日提前程度,积温增加显著,尤其2001-2010年增幅为50 a最大;山前绿洲及荒漠绿洲农耕期终日、持续日数及积温分别在1995/1997年、1982/1990年、1996/1999年发生了突变;农耕期热量资源增加,对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生育进程的加快及产量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77.
贾丹  王维 《测绘通报》2017,(4):125-129
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深入应用的构想。其次,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研究及建设现状。在以上基础上,最后以优先满足国家事权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数据采集的我国基础测绘国家、省、市县任务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378.
通过资料收集、数据生产获取了2005-2015 10年间四期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监测要素流向,城市空间扩展,交通、水域、林草地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再以其他资料进行验证,并对监测成果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79.
2008年4月天山北坡一次强寒潮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213 0场预报资料对2008年4月18日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石河子垦区发生的50 a不遇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04.18”强寒潮天气主要成因是:里黑海脊发展东移与东欧脊同位相叠加并顺转, 脊前东北风带建立并加强,诱导泰米尔半岛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西南下到横槽中, 迫使横槽转向强烈发展东南压,并形成高空急流,强锋区和强冷高压;由于高压脊部分东南垮,导致中高纬度强冷空气大举东南下,造成强寒潮天气过程;西南急流与冷空气的交汇产生了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对大暴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暴雪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  相似文献   
380.
Plastic production pellets sampled from four beaches along a stretch of coastline (south Devon, SW England) and accompanying, loosely adhered and entrapped material removed ultrasonically have been analysed for major metals (Al, Fe, Mn) and trace metals (Cu, Zn, Pb, Ag, Cd, Co, Cr, Mo, Sb, Sn, U) following acid digestion. In most cases,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composite pellet samples from each site were less than but within an order of magnitude of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s in the pooled extraneous materials. However, normalisation of data with respect to Al revealed enrichment of Cd and Pb in plastic pellets at two sites. These observations are not wholly due to the association of pellets with fine material that is resistant to ultrasonication since new polyethylene pellets suspended in a harbour for 8 weeks accumulated metals from sea water through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