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63篇
地质学   994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3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봨����ǿ��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相似文献   
92.
近海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是一支新兴的发展中的边缘性分支学科,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该学科发展较为迅速。通过回顾我国近海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历史和综述当今国外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概括了该学科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海浪预报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硬软件的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成,提供了我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海浪预报的系统性资料,不仅对提高海浪预报准确率提供基础资料,也给海浪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区域海洋学研究带来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1981~1984年4~9月累计18个月在闵中、闵东渔场开展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性探捕调查的材料,报道了扁舵鲣的生态分布、群体结构和生活史主要特征。鱼群先后于4~7月由南而北进入本渔场,数量分布以5月为多;栖息的最适温、盐度分别为23.5~25.5℃和33~34;渔获群体由0~V龄组成;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Ⅰ龄,最小叉长271~280mm;生长参数L_∞=484.44mm,W_∞=2050.76g,K=0.5109,t_0=0.3598;瞬时自然死亡率为0.8937,开发比率为0.2138,属于轻度利用的鱼类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5.
根据库车坳陷西部地质剖面分析其构造圈闭类型,利用平衡剖面和生长地层分析构造圈闭形成期次。选取大北1井和一口人工井,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对其进行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分析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根据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的匹配关系,认为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下古构造圈闭与拜城凹陷烃源岩生烃期匹配良好,形成的油气藏大部分在后期保存良好,盐上圈闭可能形成油藏,盐层内部圈闭可能形成油藏、气藏或油气藏,在较厚盐层之下的圈闭可能会形成气藏。克拉苏构造带古构造圈闭与克拉苏构造带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以及拜城凹陷的主要生油期匹配良好,可以形成良好的油气藏,但是库车组沉积末期—第四纪构造破坏严重,油气藏经受构造调整、破坏和再分配形成残余油气藏、次生油气藏,此时正处于侏罗系烃源岩生气期,可以在盐下形成大量气藏。  相似文献   
96.
引入完全规格化的缔合勒让德函数,阐述国际上两类不同规格化的引潮位展开,使引潮位函数表达更加简明,大地系数定义更加规范. 由此得到由Doodson规格化与Hartmann & Wenzel规格化之间的转换系数.  相似文献   
97.
The West Coast dusky kob Argyrosomus coronus is a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ish with a distribution confined to the Angola–Benguela Frontal Zone (ABFZ) of the southeastern Atlantic Ocean. A previous study revealed that during a recent period of local warming the species extended its distribution into Namibian waters, where it hybridised with the resident and congeneric Argyrosomus inodoru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a major threat to marine biodiversity and when combined with overfishing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celerate the decline of speci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coronus across the ABFZ. We investigated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demographic changes using mtDNA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and genotypes at six nuclear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180 individuals. A single, genetically homogeneous population was indicated across the distributional range of A. coronusST = 0.041, FST = 0.000, D = 0.000; p > 0.05).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the oceanographic features within the ABFZ do not appear t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in A. coronus, which simplifies management of the species. Howeve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points to a close link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 coronu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FZ. This outcome suggests the species’ vulnerability to the rapid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ing observed across this region, and highlights a pressing need for transboundary management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global hotspot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相似文献   
98.
花海拗陷的热演化和生烃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测量了取自花海拗陷的钻井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结果表明,随井深增加年龄减小,平均径迹长度亦变短。取自白垩纪地层的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都比地层年龄年轻得多,表明沉积后曾长时间处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中,沉积前的径迹记录已部分消失,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利用蒙特卡罗随机取样的热史模拟方法对裂变径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纪地层沉积后曾经历过超过110 ℃的加热,达到最高古地温的地质时代是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末,为主要生烃期。新生代以来盆地变冷,生油岩的成熟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  相似文献   
9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C洼深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涠西南凹陷C洼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流沙港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史。研究结果表明,在涠西南凹陷发展的裂陷阶段初始期热流值较高,最大值约为77mW/m2,其后热流值逐渐减小,现今热流值约为54mW/m2;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时间为51MaBP,达到生烃高峰(Ro=1%)时间为42MaBP,达到高成熟演化阶段(Ro=1.3%)时间为17MaBP;对比涠1井流沙港组烃源岩演化特征,处于C洼深水勘探区的流沙港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生烃能力较强,拥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0.
鄂西-渝东地区热史恢复及烃源岩成烃史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根据鄂西—渝东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可达68~78mW/m2,地表热流),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侏罗纪末期古热流平均为~54mW/m2(地表热流);鄂西—渝东地区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不整合面的剥蚀量可达1700~4000m。成烃史研究表明:鄂西—渝东地区志留系烃源岩在晚志留世—早二叠世进入生油高峰,在早-中三叠世进入生气期,中侏罗世晚期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快速生烃时期是在晚志留世、二叠纪—中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而二叠系烃源岩在早三叠世进入生油门限,于中-晚三叠世达到生油高峰,在中-晚侏罗世进入生气期,晚侏罗世晚期进入过成熟,快速生烃时期是在早-中三叠世及侏罗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