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The effects of Cu, Cd, Zn and Cr on the survival and feeding behaviour of the sandy shore scavenging gastropod Nassarius festivus were compared. The 96-h LC50 for Cu, Cd, Zn and Cr were 0.36, 1.52, 1.76 and 36.9 mg l−1, respectively. Four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each metal plus a control were prepared and the snails were exposed to experimental solutions for 96 h. Feeding behaviour was studied after the snails were starved for five day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f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exposure to 0.05 mg l−1 Cu, 0.2 mg l−1 Zn, 0.5 mg l−1 Cd and 5 mg l−1 Cr. The time spent feeding was greater for individuals exposed to greater concentrations of Zn and Cd but no effect was found for Cu and Cr. Chemoreception of food was studied by placing the snails at a fixed distance of 15 cm from the bait. The success rate of reaching the bait was less for individuals exposed to Cr but no effect was found for Zn, Cu or Cd. The time required for an individual to reach the bait decreas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Zn increased. In contrast, a longer time was required for individuals exposed to Cr whereas the effect of Cd and Cu was insignificant. The potential of using feeding behaviour and chemoreception in contaminant evaluatio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82.
大规模超长群桩基础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长桩基础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对其工作性状的研究相对滞后。以某超长群桩基础工程为例,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长单桩及群桩的工作性能。计算中桩、土和承台的有限元模型均用8节点六面体等参单元,桩-土界面用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线弹性模型,土体用非线性Duncan-Chang弹性模型模拟;承台施工过程用分级加荷的方法模拟,承台混凝土的硬化过程用变化模量的方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超长单桩的承载性状属摩擦桩,其桩身失稳的原因是桩侧土体的破坏;在群桩基础中,不同位置基桩的工作性能不完全相同,承台周边桩的工作性能与单桩类似,而与内部桩的差别较大;现行规范中推荐的群桩效应系数和有限元计算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别,表明现行规范可能不适用于超长群桩基础,对超长群桩基础的工作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83.
结构在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近场地震动高能量的速度脉冲等特征决定的。通过对110条近场地震动记录的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弹性反应谱,并通过对近场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塑性分析进行对比.得到了以下结论: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反应谱与规范谱明显不同,尤其在长周期阶段,表明规范谱值偏小;近场地震动作用对结构提出了更高的强度和变形需求。  相似文献   
384.

揭示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可以为深储层测井数据解释、地球物理预测提供物理基础, 对于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向地球深部进军都有重要意义.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储层面临着高温高压、成岩作用显著、异常压力普遍等新的物理环境, 其岩石骨架、储集非均质、以及流体属性都将发生系统的变化.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超深层(>7000m)样品的弹性性质测量, 系统的研究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压力效应和水饱和流体效应, 厘清了控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弹性性质的二元主控因素: 裂隙发育和流体类型.且这二者呈现明显的耦合关系, 裂隙越发育, 越有利于识别不同流体的弹性特征.深层碳酸盐岩样品整体显示弱VTI(垂直横向各向同性)各向异性特征(<4%), 也反映了在微观尺度上, 水平裂隙相较于垂直裂隙对地震各向异性的影响更大.孔隙压力和气油比(GOR)对深层条件下油气流体的弹性响应也有较大影响: 油气流体的弹性模量随着气油比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 但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在深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响应机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表征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二元主控因素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 该模型可以有效的刻画裂隙密度、流体类型对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弹性特征的影响, 但用于实际饱和度的定量解释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85.

有限差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震波数值模拟和传播.传统有限差分法采用Taylor级数展开实现空间偏导数的差分, 但该方法会因为网格离散化而产生数值频散, 降低地震波模拟的精度.优化差分系数正演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部分频散, 然而纵、横波速度取值差异较大, 在弹性波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中, 在满足纵波最大速度确定的稳定性条件下, 浅层低速横波波场往往会产生明显的频散现象.为了削弱弹性波场正演数值频散, 提高数值模拟精度, 本文首先采用优化差分网格系数降低数值频散, 然后再采用通量校正传输(Flux-Correction Transport, FCT)法来进一步压制弹性波场有限差分数值频散.常规的FCT法是对弹性波场直接进行频散压制, 但由于弹性波场中纵、横波速度差异明显, 横波波场频散明显强于纵波, 为了压制横波波场的数值频散, 往往需要选取较大的频散压制参数, 但这会使频散较弱的纵波产生假象.因此本文提出基于纵横波分离FCT弹性波正演频散压制方法, 对分离之后的纵横波场分别选择合适的频散压制参数进行通量校正, 可以有效压制数值频散, 削弱纵波FCT产生的假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发现, 本文方法能有效削弱弹性波场有限差分数值频散, 相对于常规FCT方法没有假象产生.

  相似文献   
386.
王雷  刘俊来  滕超  常玉巧 《地质论评》2021,67(1):251-264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板块俯冲华北板块在辽北法库地区形成大型产状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发展伴随着多期幔源及壳源的岩浆侵入,侵入岩在韧性剪切作用下发生韧性变形,记录了韧性剪切带变形历史.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的宏观变形、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特征分析,揭示了法库韧性剪切带内五龙山杂岩、高丽沟杂岩、早期十间房超...  相似文献   
387.
碳酸盐岩的声波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山  汪稔 《中国岩溶》2005,24(4):344-348
基于岩溶地区碳酸盐岩试样室内声波测试分析发现: ( 1)泥质灰岩和角砾状灰岩的波速比普通灰岩、灰质白云岩比一般白云岩和角砾白云岩的高。( 2)灰岩的声波、密度略大于白云岩的声波、密度,灰岩的动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也比白云岩大。( 3)溶蚀程度和微小结构面对碳酸盐岩中波的传播速度影响较大,灰岩波速随风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4)纵、横波速与岩石的密度具有线性关系,利用密度、波速、纵横波速比或泊松比可初步判断碳酸盐岩在岩性上的差别。( 5)声波测试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求得的岩石的弹性模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声波测试结果可以推求实际工程中计算、设计所需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88.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δ13C和高δ15N值(δ13C=-20.3 ‰ ±0.4 ‰,n=3;δ15N=7.8 ‰ ±0.2 ‰,n=3);第二类是δ13C值居中,δ15N值偏低(δ13C=-21.6 ‰ ±0.4 ‰,n=4;δ15N=7.0 ‰ ±0.3 ‰,n=4);第三类是δ13C值偏低、δ15N值居中(δ13C=-23.7 ‰ ±0.6 ‰,n=4;δ15N=7.6 ‰ ±0.3 ‰,n=4),这意味着该遗址出土的龟甲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先民制作卜甲时使用的龟来源于不同的栖息环境,抑或来源于不同种属的龟。这种用龟行为,或许与殷墟甲骨上记载的"贡龟"密切相关。尽管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尚属初步,但毋庸置疑,本研究为全面探索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拓展甲骨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389.

岩相信息能够反映储层岩性及流体特征,在地震储层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方法主要利用与岩相信息关系密切的弹性参数定性或定量地转化为岩相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弹性参数的获取主要基于叠前地震反演技术.而不同弹性参数的叠前地震反演精度间存在着差异,势必影响岩相的整体预测精度.本文提出对弹性参数进行加权统计来预测岩相.首先,基于贝叶斯理论,引入权重系数来调节弹性参数信息的采用量,构建出最终的目标反演函数;其次,考虑到勘探初期缺少明确的测井岩相信息,提出利用高斯混合分布函数来自动估算岩相先验概率;最后,根据输入弹性参数的取值,计算每类岩相对应的后验概率密度,将目标反演函数取最大后验概率密度时对应的岩相类别作为最终预测的岩相.新方法旨在减少弹性参数精度间的精度差异对岩相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期提高地震岩相的预测精度.模型与实际资料测试均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90.
偏振激光雷达探测的北京地区云的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小梅  江月松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487-2494
本文给出了CALIPSO卫星偏振激光雷达自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间探测的北京地区大气云层的统计特性,并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对激光雷达探测的云进行了分类,当云的温度低于0℃时发现了过冷水的存在.统计结果表明:温度在0℃以上时,大气中的云大部分为水云;温度在0℃至-25℃之间时,大气中会有过冷水和水平导向的片状晶体的冰云存在;温度低于-45℃时,大气中的云则大部分由随机导向的晶体颗粒组成.最后,本文给出了水云、过冷水和卷云消偏振度、光学厚度和分布高度的季节特性:在夏季和春季时卷云的消偏振度及其高度值要比在冬季和秋季时的值高,并且卷云的高度受到平流层顶高度的调制;水云的消偏振度及高度值在夏季和春季时的值要比在秋季和冬季时的值高;在夏季和秋季时过冷水的高度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卷云的消偏振度值随着其高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而相应地增加,然而过冷水的消偏振度值却随着其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