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云南白秧坪地区东矿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矿带是云南白秧坪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体明显受逆冲推覆构造主推覆断层及反冲断层的控制,多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性质主要为来源于深部的中低温热卤水。硫、铅、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物质的深源特征,矿石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均有明显的δEu异常,构造热流体活动是成矿的主导因素。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东矿带的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推覆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卤水铜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22.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二七  张旗 《地质科学》2000,35(4):493-500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对拉鸡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褶皱带在古生代加里东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缩短,北祁连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沿祁连山中央冲断层向南,陆内俯冲到中祁连元古界变质杂岩之下.由于发生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的陆内变形,位于中祁连之下的北祁连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发生褶皱,并被抬升到地表.到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陆内汇聚作用,拉鸡山断裂带再次活动,这些下古生界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通过冲断作用快速抬升,将中祁连地块一分为二.因此,拉鸡山是一个抬升的构造窗,不是一个中祁连结晶地块中的早古生代大陆裂谷.  相似文献   
323.
萍乐坳陷东段推覆构造特征及煤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萍乐坳陷东段推覆构造可划分为三个逆冲构造带,不同地段推覆的结构 、性质、方向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覆席体,对区内含煤岩系既有强裂的破坏作用,又有一定的掩埋保藏作用,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圈定出区内六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24.
内蒙古色尔腾山的推覆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志勇  温长顺 《地球科学》2000,25(3):237-241
基于1∶5万地质调查资料和野外重点地区的解剖研究, 结合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阐述了色尔腾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 详细探讨了本区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认为色尔腾山总体为一巨型推覆体, 且造成本区大规模逆冲推覆的主要动力是局部应力场的作用——相向地幔环流体系的隆升.   相似文献   
325.
对祁连山北缘榆木山隆起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木山地块位于祁连山北缘,介于酒东、民乐盆地之间,它们共同属于祁连山褶皱带北缘北北西向的山前坳陷带。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是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北北西向分割酒东、民乐盆地的断隆。依据对梨园河一带榆木山西缘断裂的识别,并结合对地块的构造属性及相邻两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对“榆木山断隆”的构造属性提出质疑,认为它可能是祁连山北缘断裂系向北东叠瓦状逆冲作用形成的推覆片体。这一认识将为河西走廊盆地的油气、水资源评价提出新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326.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苏俊 《矿物岩石》2000,20(4):67-74
对四川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已有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缺乏详细而确切的几何学划分以及定量阐述,本文依据对伸展断层、铲状断层的确定以及块体构造样式的研究,详细厘定该区推构造的几何学,同时,采用三维应用分析,平衡剖面等手段,阐述了推构造运动方向,迁移距离,成生顺序,成因机制及形成时代等诸问题,还指出了龙门山冒地槽的建造环境对推格局所起的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7.
INTRODUCTIONSystematizationofknowledgeofspatialandtemporalrela tionsbetweenregionalmetamorphismanddeformationsresult ed ,atthebeginningof 1970s,indistinctionoftectonometa morphiccycles (TMC)whichreflectone actmanifestationofmetamorphismandaccompanyingendoge…  相似文献   
328.
对“探宝号”调查船2001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陆坡及台湾南部恒春海脊海域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地震反射波数据分析、解释和研究,并对南海北部陆坡、陆隆及其东侧俯冲带等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成藏规律及分布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南海东北部陆坡和台湾南部恒春海脊海域地震剖面上均显示有BSR,但两区域构造成因、形式和相关地质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及过程不同。(2)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该区广泛发育的断裂带、滑塌构造体及其所形成的压力场屏蔽环境有关,而台湾南部恒春海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则与马尼拉海沟俯冲带相关的逆冲推覆构造、增生楔及其所对应的海底流体疏导体系有关。(3)南海陆缘区域广泛发育有各种断裂带、滑塌构造体、泥底辟、俯冲带、增生楔等,且温压环境合适,是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极有可能广泛分布的区域。  相似文献   
329.
粤西地区海西-印支期推覆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粤西推覆构造带总体沿罗定-云浮-清远-英德一线展布,NE-NNE走向,呈一向SE突出的弧形,长达350km,由NW向SE推覆,水平推覆距离大于40km。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原地系统为泥盆系和石炭系。它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又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白垩纪内陆盆地的沉积作用。后期的剥蚀作用,导致构造窗发育。这是一个经历了强烈改造的同碰撞型巨型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330.
伏牛山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传中  张国伟 《地质论评》1999,45(5):492-497
伏牛山推覆构造是秦岭造山中一条重要的构造带,特征明显,分带性清楚,锋带为前冲型或褶皱型,西段由褶皱紧密的陶湾群黑云母大理岩构成,东段为栾川群和部分三叠系,由北向南推覆在宽坪群和上白垩统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