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江源地区近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是该区现今最为显著的构造现象,也是青藏高原迄今发现的同类构造发育的最北部地区。长江源地区地堑构造包括温泉、常错、当拉错纳玛和沱沱河4个规模较大的近南北向地堑。断层年代学和断陷盆地沉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伸展变形至少自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就已开始,对长江源地区现今的地貌格局、水系型式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长江源区主要水系是沿南北走向的地堑构造和正断层侵蚀发育而成的。青藏高原新生代伸展地堑构造是高原经历早期地壳强烈缩短变形之后,在深部动力学机制作用下快速隆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2.
金伯禄  魏海泉 《吉林地质》2011,30(3):12-24,46
敦化盆地是由白垩—古近纪的新开岭盆地、大山嘴子—镜泊湖盆地和新近—第四纪敦化火山盆地的组合总称。它的形成严格受敦密断裂带地堑式两条平行断裂所控制。敦密断裂带在侏罗—白垩纪时期受伊佐奈歧板块的向西俯冲、挤压形成的火山造山带的地堑式断裂带,而新近—第四纪则主要受长白山火山地幔热柱和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带而形成的不完整复式裂谷...  相似文献   
103.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根据面积平衡原理,这些伸展断陷盆地岩层的区域基准面至拆离断层面高度(h)与其损失面积(S)呈线性比例。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地基底岩层的水平伸展量相同,因此,用“S-h图解法”可以确定拆离断层深度,并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岩层的总水平伸展量。伸展盆地中的总水平伸展量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正断层的水平离距体现出来的。可观测解释的断层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盆地宽度、岩层长度等直接得到。用剖面面积平衡方法可计算出盆地各岩层的平行岩层面的应变,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在观测尺度上不能直接解释出来的“亚分辨正断层”的小尺度位移造成的。因此,在分析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岩层力学性质基础上,有可能对计算得到的平行岩层的伸展应变进行合理评估,进而可以定量地预测“亚分辨正断层”的密度和可能的分布部位。  相似文献   
104.
西藏当惹雍错地区白榴石响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廖思平  陈振华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35-738
在1∶25万措麦区幅、邦多区幅地质调查中,于当惹雍错—许如错一带发现一套白榴石响岩类碱性火山岩岩石组合。白榴石响岩中获同位素K-Ar法年龄12.6Ma,时代为中新世。火山岩岩石组合、空间分布、喷发及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中新世当惹雍错—许如错为南北向地堑强烈拉张环境。碱性火山岩的成因与碰撞造山后板内变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尹德顺  闫伟 《世界地质》1999,18(4):47-52
舒兰第三系含煤盆地是受依-伊地堑控制形成的半地堑式线型盆地,充填有古新世-中新世地层,其地层构造格架,沉积特征均具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特点。盆地沉积经历了初始断陷-裂陷扩大-萎缩等8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含煤地层主要为舒兰组,具有湖前和湖后两个聚煤期。聚煤环境主要为河流洪积平原的三角洲,扇前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106.
王辉  赵兵 《地质通报》2010,29(4):544-548
详细描述了西藏昂拉仁错地区多桑地堑带中的芒乡组地层剖面。讨论了芒乡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芒乡组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构成一完整的沉积旋回。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不明显,略显东粗西细的变化特征,说明物源区主要为地堑东侧的地垒断隆带。首次在多桑地堑芒乡组中采获了较丰富的双壳及植物化石,并建立为Psilunio stoliczkai-Rhododendron cf.namalingense组合带。依据该生物组合带的时限并结合砂岩ESR年龄值将芒乡组归于中新统。  相似文献   
107.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缘断裂、错那湖东缘断裂和西缘断裂共4条第四纪正断层。其中活动强度最大的为安多北缘断裂,其第四纪最小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02mm/a;其次为安多南缘断裂和错那湖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它们的最小垂直速率分别为0.19mm/a,0.12~0.16mm/a和0.10~0.12mm/a。晚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41±0.22mm/a的安多北缘断裂带的西段。安多及邻区现今的地表构造格局及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符合近南北向地壳缩短背景下由于近东西向伸展变形而引发的菱形断块发育模式。根据断层的活动速率估算结果,晚第四纪期间安多-错那地堑的平均伸展速率为0.25±0.15mm/a,而整个羌塘块体总的东西向伸展变形速率可能达到11±8mm/a。  相似文献   
108.
准噶尔盆地二叠纪盆地属性的再认识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野外剖面、钻井剖面的系统对比和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表明,二叠系沉积演化、断裂控制沉积、箕状断-超反射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均显示,二叠纪准噶尔盆地是形成于张性背景下的断陷-裂陷盆地。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火山岩地化特征、年代学数据及区域构造研究成果也证明,二叠纪是张性的大地构造背景。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早期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为特征,各构造部位的沉积环境差异较大,强烈断陷并逐渐形成坳隆相间的沉积格局,为断陷盆地的裂陷期;中二叠统中晚期由早二叠世隆坳分割的局面逐渐转化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吐哈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水体相通,形成统一的沉积体系,为断陷盆地扩张期;晚二叠世时期以出现冲积-河流相红色粗碎屑沉积为特征,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割自成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的萎缩期。因此,中生代盆地演化是建立在二叠纪张性背景的基础之上,二叠纪断陷-裂陷盆地的提出对重新认识中生代盆地演化历程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110.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2):1401-1418
The Neogene–Quaternary succession in the Kütahya region is of importance in the neotectonic evolution of western Anatolia because the strata contain clear evidence of compression and extension. During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N–S compression/transpression as well as NE–SW- and NW–SE-oriented oblique conjugate faults formed. NE–SW-oriented horsts and grabens developed, controlled by the dominant NE–SW faults. The Seyitömer and Sabuncup?nar grabens were filled primarily by terrestrial clastic sedimentary and volcanic rocks.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Miocene, the graben fill was locally folded and reverse faulted, reflecting reactivation of compression. Between the late Miocene and the middle Pliocene, the region underwent erosion 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accumulated in topographic lows.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ate Pliocene, compression in the region was again reactivated and basal units were thrust over the pre-upper Pliocene units. The late Plio-Quaternary marked the onset of N–S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W–SE-oriented Kütahya Graben, co-genetic equivalents of which are common throughout western Anatolia.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ectonic evolution of western Anatolia involved multiple stages of contraction and ext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