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0篇
  免费   1976篇
  国内免费   2937篇
测绘学   506篇
大气科学   1000篇
地球物理   1512篇
地质学   8493篇
海洋学   1177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778篇
自然地理   136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813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952.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3.
智利安第斯山,经过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早期的勘探工作,证明它是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省.共有18个重要的金矿床,每个矿床金储量均>10t,总储量>1000t。矿床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还有一个与深成岩有关的脉状矿床和一个稍远的接触交代矿床。至少有一半以上金矿属斑岩系列。在富金或贫金的斑岩型矿化周围,  相似文献   
954.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专题制图仪(TM)图象的问世,油气遥感勘探技术已作为非地震勘探方法中的最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构造勘探中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TM图象在勾绘隐伏穹地层或岩性、统计分析地表裂缝与破裂构造和深化认识地表断层、发现浅层及基底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955.
热液成矿作用的一般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征宇  唐促华 《地球科学》1994,19(3):313-319
分析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和研究现状,推导出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体系的一般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方程中表征热液与围岩之间化学反应的速率项,除目前一般采用动力学实验实测反应速率常数外,作者根据局域平衡原理,认为成矿作用可视为体系内各点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不断重建平衡的过程,可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成矿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变化速度表征成矿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成矿化学反应的速率还可用主要成矿物质的溶解的变化率来表征。  相似文献   
956.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斑岩基本上完全由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提供物质,豫西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岩基其物质来源更为复杂,可能有宽坪群为其提供物质。  相似文献   
957.
卓钰如 《地震》1989,(4):29-37
通过发生在全球不同区域内面波震级(或M_w)相同的浅源大地震的体波震级(?)_b、短周期(1—10秒)震源谱以及重复周期不同的地震的破裂长度的对比,可以得出大地震的应力降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发生在板块边缘的地震,重复时间短而应力降低;板内大地震的重复时间长而应力降高,两者可相差5倍;此外,板内不同地区的大地震,比如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震,也存在差别。这一结果反映了不同震源区背景应力水平的差别,对于地震灾害的预测是重要的信息。 文中所给出的大地震的破裂长度与重复时间的关系,可用于某些仅能由地质学方法推断潜在断层长度及重复时间的地区估计潜在地震震级,或者已知震级估计重复时间,以进行灾害预测。  相似文献   
958.
959.
本文在文献[1]—[4]的基础上,用现代统计物理学观点以及重正化群方法研究了组合模式中应力积累单元的应力积累进入非线性阶段后,一维和二维震源体的破裂问题,得到了震源体破裂概率的临界值分别为0.2063和0.1707。应用二维震源体的破裂临界值,得到了孕震空区的围空地震的能量之和与参考能量的比值的临界值为0.1872,并用大华北地区1967年—1980年的10个孕震空区和1982年—1986年大华北地区所有起始震级为M_L=2.3的孕震空区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初步认为,临界值0.1872可以作为孕震空区危险性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960.
我国东南沿海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玉华 《地球化学》1985,(3):255-263
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广泛分布着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关于它的形成,很多人认为与板块构造有关。邱家骧等(1981)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是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在亚洲大陆之下的产物,并指出沿海带(锡沪地区)火山岩属岛弧型。李春昱(1980)和赵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