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42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1254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研究目的】稀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宝贵且关键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滇东—黔西地区沉积型稀土资源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揭示了该稀土资源的优势及开发利用潜力,既丰富了全球稀土资源工业类型,又支撑了国家关键稀土资源战略储备。【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含矿地层特征、典型矿石特征、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以及稀土资源潜力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该稀土资源的成因类型、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以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查明含矿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富稀土矿石的岩性为灰白色铝土质黏土岩和粉砂质黏土岩;其成因属沉积型;在威宁县黑石头—麻乍—哲觉地区,矿体厚度2~18m不等,矿体延伸较连续,稀土氧化物(TREO)含量最高达1.6%,矿体块段稀土(TREO)加权平均品位为0.18%~0.46%,推断资源量超30万t;该稀土资源中“关键稀土元素(CREE)”占比高达22.6%(以∑CREO计),高于国内外大多数正在开发利用的稀土矿;针对该稀土资源研发了“选择性浸出”新工艺,使稀土回收率达90%以上,该稀土资源有望实现规模化工业利用。【结论】该沉积型稀土资源具有矿体厚度大、矿石品位高、资源潜力大、开采成本低、矿石中关键稀土元素(CREO)占比高、开发利用前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From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gravity, magnetic, seismic and petrophysics), we propose that geophysical anomalies are produced by a serpentinized mantle peridotite body (SMPB) situated in the middle to lower crust in the Sulu Belt. The SMPB was formed by crustal emplacement of mantle peridotites accompanied by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sm. Our finding suggests an emplacement mechanism for the serpentinized mantle wedge (SMW), early in the subduction process.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 view, which holds that the serpentinized forearc mantle is formed by in situ hydration processes (Blakely et al., 2005).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MPB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erpentinized forearc mantle or SMW in modern subduction-zones worldwide, b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for SMPB and SMW are different. This observation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odynamic processes that operated in the large UHP metamorphic belt in the Dabie-Sulu area, 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伊洛瓦底江水系的发育历史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对其形成时代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通过研究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的演化可为认识其水系的发育提供重要线索。龙川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高黎贡山,流经腾冲芒棒盆地。研究表明在上新世时期芒棒盆地曾被一中型湖泊所占据,现代意义上的龙川江并不存在。龙川江在芒棒盆地内同时切割了上新世中晚期和早更新世的火山岩,腾冲地区早更新世火山岩的K-Ar年龄为0.84~1.4 Ma,说明现代龙川江的出现可能不会早于0.80 Ma,由此推测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可能也是0.80 Ma以来形成的。晚新生代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强烈构造活动可能是其水系形成与演化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994.
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广泛分布且已有较多研究成果。近年来在该区识别出印支期岩浆作用,然而研究者对其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相关动力学问题研究较少。白山钼矿区位于东天山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是东天山多金属成矿带印支期斑岩型钼矿床,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深部花岗斑岩体外接触带中。本文则对白山钼矿区深部花岗斑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研究。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白山花岗斑岩体大约侵位于226.8±3.2Ma。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具高Si O2含量(68.87%~72.82%)及全碱含量(6.85%~8.17%),铝饱和指数A/CNK为0.93~1.06,均小于1.1,为准铝质至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和弱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Th),具高Sr/Y和La/Yb比值的特点,显示与埃达克质岩石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白山花岗斑岩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较高的εHf(t)值(+8.0~+11.0)和较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tCDM(556~758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白山花岗岩体可能来源于增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混有幔源岩浆物质,形成于东天山碰撞造山作用之后的板内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995.
梁明娟  杨天南  史鹏亮  薛传东  向坤  廖程 《岩石学报》2015,31(11):3247-3268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复合造山带南、北两段发育若干火山-岩浆岩带,随着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数据的积累,其时空关系渐趋清晰。但由于中-新生界沉积覆盖,这些火山岩带向南常终止于兰坪盆地附近,致使火山岩时空构架不明。兰坪盆地东部弥沙地区出露盆地基底岩石,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上部为碎屑岩及生物碎屑灰岩,下部出现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含火山岩段出露厚约150m,可分为三个喷发-沉积韵律,由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组成的火山碎屑岩与紫红、灰黑色泥岩、大理岩组成的沉积岩相间组成。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数据表明,岩浆活动始于或早于258Ma,一直持续到248Ma。锆石原位Lu-Hf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岩浆包含较多幔源物质,而晚期岩浆则几乎完全由古老地壳局部熔融形成。本文提供的新数据表明,兰坪盆地东缘火山岩与三江造山带其它地区古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火山岩具有一致的年代学组成、相同的Hf同位素变化规律,可能属于发育在扬子板块西缘之上江达-维西-云县弧火山岩带。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对1989年、2000年、2013年东洞庭湖的水禽栖息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3年水体面积有小幅增长,泥滩地保留率仅24.01%,芦苇滩地和草滩地之间存在相互转化;20年间自然湿地增加明显,其中草滩地演变为芦苇滩地的变化最为突出。1989-2013年适宜栖息地增长率为12.2%,减少率为21.0%,总体呈退化趋势。分析了近20年东洞庭湖湿地变化的原因以及对湿地水禽带来的影响,为东洞庭湖湿地水禽生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A late glacial to early Holocene lacustrine and peat succession, rich in conifer remains and including some palaeolithic flint artefac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Palughetto intermorainic basin (Venetian Pre‐Alps). The geomorphological and stratigraphical relationships, 14C dates and pollen analyses allow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basin and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the reforestation and peopling of the Pre‐Alps. The onset of peat accumulation is dated to 14.4–14.1 kyr cal. BP, coinciding with reforestation at middle altitudes that immediately post‐dates the immigration of Larix decidua and Picea abies subsp. europaea. Plant macrofossils point to the expansion of spruce about 14.3 kyr cal. BP, so far one of the earliest directly dated in the late glacial period of southern Europe. The previous hypothesis of an early Holocene spruce immigration in the Southern Alps from Slovenia needs reconsideration. Organic sedimentation stopped at the end of the Younger Dryas and was followed by the evolution of hydromorphic soils containing lithic artefacts, anthropic structures and wood charcoal. The typ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flint implements refer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site to the end of the recent Epigravettian. Charcoals yielded dates either consistent with, or younger than, the archaeological chronolog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东西伯利亚玉矿的开发史。从新石器时代起,东西伯利亚的玉就已成为需求量很大的一种矿物资源。赋存于贝加尔湖区丰富的玉石促进了当地石雕艺技的蓬勃发展。西伯利亚的玉因形成机理迥异而绚丽多彩,该区玉石成因原则上可分为“去超基性岩化型”和“去碳酸岩化型”两种不同类型。东西伯利亚的玉成为重塑当地数千年来文明发展史的标志。文章概述了东西伯利亚的玉在亚洲北部古代社会中和当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讨论了该种玉的天然属性对艺术品和工业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展示了东西伯利亚的玉的独特魅力及其与系列化设计工艺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南部洋板块地质重建及科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碰撞造山带中发现、识别和重建能够揭示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洋陆转换过程的洋板块地层(OPS)单元及岩石组合序列,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冈底斯地块南部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地区发现和识别出大量洋岛、海山、洋内弧、楔顶盆地、大洋盆地等洋板块地层。通过对该洋板块地层岩石组合序列、产出状态与变形变质特征与形成时代、构造环境等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新的认识:(1)新发现的洋板块地层单元是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俯冲消减而形成增生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青藏高原南部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同时存在并连续演化;(3)南冈底斯带在中生代具有新特提斯增生楔和增生弧的地质背景,并且该增生楔是冈底斯南缘加厚新生下地壳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对斑岩铜矿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