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8篇 |
免费 | 625篇 |
国内免费 | 2442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669篇 |
地质学 | 5196篇 |
海洋学 | 107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65篇 |
自然地理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227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263篇 |
2017年 | 315篇 |
2016年 | 311篇 |
2015年 | 337篇 |
2014年 | 346篇 |
2013年 | 406篇 |
2012年 | 432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湘南新田岭白钨矿床He,Ar同位素特征及Rb-Sr测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新田岭白钨矿床是湘南W-Sn多金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矿床,产于骑田岭岩体北接触带.本文对矽卡岩矿石中1件黄铁矿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测定,获得3He/4He值为4.08 Ra,40Ar/36Ar为342,反映了在矽卡岩矿床的成矿流体中亦有地幔流体的显著参与;运用石英Rb-Sr法获得成矿等时线年龄为(157.4±3.2)Ma(2σ)(MSWD=1.6),87Sr/86Sr初始值为0.71044±0.00012,该年龄值与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及芙蓉大型锡矿等的成矿年龄在测试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中侏罗世是湘南地区钨锡成矿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2.
南秦岭大堡组奥陶纪洋岛玄武岩的识别及其构造意义:来自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构造带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大堡组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由灰色-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炭硅板岩,以及夹含炭硅质岩、灰岩和基性火山岩块体组成.在大堡组中出露的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夹于黑色的泥岩之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iO_2含量为41.53%~53.59%,富TiO_2为2.14%~3.58%,REE的总量为∑REE=28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La/Yb)_N=8.34],略显Eu正异常(Eu~*=1.13~1.25),具有较高的Ti/Y(300~622)和Zr/Y(3.8~7.4)比值.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富集,无明显的Nb和Ta异常,其Nb和Ta值为N-MORB标准值的10~20倍,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 Ⅱ U-Pb测年获得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体分别形成于446Ma和455Ma.这些资料进一步表明,奥陶纪时期南秦岭存在着古洋盆. 相似文献
153.
豫西嵩县前范岭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位于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前范岭钼矿是东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熊耳群安山质火山岩类。矿体主要以含辉钼矿石英脉产出,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属矿物以辉钼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萤石等。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等。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所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33.3±3.3~248.2±3.5Ma,等时线年龄为239±13Ma,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三叠世。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碰撞对接的晚期阶段。区域上整体的挤压造成了局部的剪切和伸展环境,这种环境为控矿断裂的形成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嵩县境内现已发现的多处脉型钼矿床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三叠纪),它们构成了熊耳山与外方山之间的嵩县脉型钼矿田。 相似文献
154.
陕西省山阳县香沟钨矿是近年来南秦岭地质勘查新发现的钨矿化地段之一。本文开展了白钨矿电子探针、LA-ICP-Ms和共生方解石的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显示:香沟白钨矿成矿过程至少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由早阶段韵律环带白钨矿至晚阶段集合体状白钨矿,白钨矿经历了多次迁移;白钨矿具有高F、含微量Au元素的特征,稀土总量较高(ΣREE+Y含量介于5.44×10-6~382.67×10-6,平均为95.48×10-6),其稀土配分型式为无MREE富集的平坦型,与Ghaderi等人划分的白钨矿Ⅱ型稀土配分型式总体类似,负铕异常,利用白钨矿La-Ce-Y三角图解,结合地质事实,判断香沟钨矿属于石英脉型钨矿;结合共生方解石Sm-Nd同位素年龄195 Ma,认为南秦岭香沟钨矿是印支末期深部隐伏岩浆-热液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5.
Yudai is a newly discovered copper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a porphyritic quartz diorite, in the Kalatag district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China. SHRIMP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he diorite yielded an age of 432 ± 3 Ma. The diorite is peraluminous (ASI = 0.98–1.10), calc-alkaline to tholeiitic with high Al2O3 of 16.6–17.7 wt% and Mg# of 57.4–67.4.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orite show it is enriched in Ba, K and Sr, and depleted in Nb, Ta, Ti, with a positive Eu anomaly and high Sr/Y and La/Yb ratios. This diorite has positive εNd(t) values ranging from 6.2 to 8.4 with 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of 0.704336 to 0.704450. These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adakite-like diorite, associated with the copper mineralization, was emplaced in an island arc setting and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ic plate in a mantle wedge. 相似文献
156.
Michael J. Kirkby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2015,40(1):138-139
To celebrate World Soil Day 2014, this editorial summary and Special Issue draws together a number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at have appeared in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since 2010. As a group they show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work in this area of overlap, and point to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ntegrated modelling and interactions with climate change.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7.
义敦岛弧带夏塞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敦岛弧带晚中生代侵入岩体目前仍缺乏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制约,其成因也存在争论。作者首次在岛弧带中段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区发现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本文对其开展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成因及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03±1 Ma(MSWD=0.5),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具有高硅、富碱和铁、贫钙和镁特征,Si O2含量为72.94%~74.98%,K2O+Na2O=7.56%~8.08%,铝饱和指数A/CNK=1.06~1.10,属弱过铝质岩石。岩石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Ba和Sr。REE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13~0.25),总体呈较陡右倾的LREE富集和HREE相对亏损特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显示其为铝质A型花岗岩。Hf同位素组成εHf(t)=–2.7~0.6,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925~1095 Ma。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揭示夏塞岩体为软流圈地幔与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成因,并经历了斜长石、正长石和褐帘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夏塞花岗岩体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弧-陆碰撞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8.
吐格尔明背斜核部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及其对塔里木地块北缘古生代伸展聚敛旋回的揭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东部地区吐格尔明背斜核部花岗岩发育,该套花岗岩侵位于以云母石英片岩为主的元古界基底岩系中,上覆的三叠系以角度不整合与其接触。本区花岗岩的研究对揭示库车地区的基底性质与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吐格尔明花岗岩锆石的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花岗岩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其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626.4±5.2Ma~643.3±4.0Ma,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埃迪卡拉纪早期。该套花岗岩的SiO2 (67.95%~78.59%)和Al2O3 (11.81%~16.21%) 含量均很高,A/CNK在1.2~1.6,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106×10-6~207×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 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吐格尔明花岗岩是由地壳物质在底侵热源或构造动力作用下引起的局部熔融形成的,属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形成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化阶段,推测塔里木北缘在震旦纪已开始伸展,代表了古亚洲洋早期的伸展构造环境。实验测得花岗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平均为291.4~255.8Ma,代表了花岗岩的隆升剥蚀年龄,反映出吐格尔明花岗岩在二叠纪受到挤压发生剥露的过程。因而从年代学框架上更好地约束了塔里木地块北缘在古生代由伸展裂解到聚敛隆升的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159.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光释光测年结果,对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第四系更新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中更新统风积物,岩性为黄色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发育柱状节理,区域上称乌尔吉组,含Artemisia-Ephedra-Pinus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40.4±1.9)~(110.0±7.5)ka;下更新统沉积物,岩性为红褐色亚砂土及亚黏土,含钙质结核、砂砾透镜体,区域上称为赤峰黄土,含Artemisia-Polygonum-Betula孢粉组合,光释光测年结果为(200.9±9.6) ~ (220.4±13.2)ka.上述2套地层在内蒙古东南部广泛分布,更新世地层的划分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第四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0.
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出露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体,但基性-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少,因而缺乏对该时期地幔性质的认识。笔者对位于内蒙古地轴以南百余千米的孤山子超基性岩体开展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Lu-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子超基性岩体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96.9±2.6 Ma,为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产物。锆石(样号:GSZ-B3)微量元素含量低,具有强Ce正异常和弱Eu负异常特征以及较低的εHf(t)=-1.9~-7.5(n=17),表明其源区主要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锆石tDM、tCDM远大于其U-Pb年龄,表明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中有再造古老地壳加入。对比内蒙古地轴上的同时代波罗诺岩体含角闪辉长岩(297±1 Ma)的锆石εHf(t)(-17.0~-14.1),孤山子超基性岩体的锆石εHf(t)明显偏大,表明孤山子超基性岩体的源区富集程度相对较小。此外,孤山子超基性岩体还有2个锆石测点εHf(t)分别为3.2、4.0,指示母岩浆中有少量亏损幔源物质加入,这暗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局部地区,在晚古生代已有岩石圈拉张减薄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