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0篇 |
免费 | 3528篇 |
国内免费 | 22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92篇 |
大气科学 | 970篇 |
地球物理 | 2596篇 |
地质学 | 8612篇 |
海洋学 | 1380篇 |
天文学 | 125篇 |
综合类 | 841篇 |
自然地理 | 7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88篇 |
2023年 | 482篇 |
2022年 | 566篇 |
2021年 | 579篇 |
2020年 | 533篇 |
2019年 | 620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439篇 |
2016年 | 479篇 |
2015年 | 535篇 |
2014年 | 719篇 |
2013年 | 656篇 |
2012年 | 701篇 |
2011年 | 683篇 |
2010年 | 641篇 |
2009年 | 618篇 |
2008年 | 607篇 |
2007年 | 574篇 |
2006年 | 563篇 |
2005年 | 445篇 |
2004年 | 469篇 |
2003年 | 452篇 |
2002年 | 420篇 |
2001年 | 448篇 |
2000年 | 336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430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387篇 |
1995年 | 390篇 |
1994年 | 335篇 |
1993年 | 313篇 |
1992年 | 299篇 |
1991年 | 310篇 |
1990年 | 334篇 |
1989年 | 301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8篇 |
1975年 | 10篇 |
1959年 | 12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功率充电法是寻找隐伏硫化物矿床的有效方法。它利用钻孔或坑道,把充电点设置在矿体或围岩中,通过研究地表、钻孔或坑道中电场的分布特征,来解决隐伏矿体有关的诸多地质问题。在阔尔真阔腊金矿区,利用坑道中的黄铁矿脉(含金载体)进行充电,有效地圈定了已知矿体的空间形态,并在外围发现了新的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63.
64.
基于GIS的K-近邻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新疆东天山地区铁矿预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方法,可用于线性不可分的多类别样本的识别。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多维空间中找到与未知样本最近邻的k个点,并根据这k个点的类别来判断未知样本的类别。以新疆东天山地区铁矿预测为例,利用GIS采集、分析和管理数据,采用K-近邻法分析成矿有利度并圈定找矿有利地段。从预测结果看,研究区内绝大多数矿床(点)落入到成矿有利度的高值区域,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高,可以有效地用于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5.
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是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参数。首先,通过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多年平均雷暴日Td计算Ng、应用网格法或圆面积法计算Ng以及应用Topsis法计算Ng等3种方法的分析,发现这些方法的计算出的Ng值存在精细化程度较低及不符合地闪实际分布情况等不足。其次,以宁波地区为例,从雷击风险概率角度,在计算得出本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分布概率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雷击风险概率的圆面积法来计算Ng值。最后,通过应用上述4种方法计算宁波地区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Ng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4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66.
一、整体思维法与单一思维法“整体思维法”(下称“整体法”)是在明确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各种因素先进行比较全面地考虑,然后根据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排除一些可能性小的因素,提出可能性大的假设,进行有目的地尝试和验证,层层过滤,最后得到答案的思维方法。“单一思维法”(下称“单一法”)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个人知识经验对当前信息进行判断,逐个提出假设,逐个进行验证和排除,直到得出答案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7.
破城子冰期是天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划分中最具代表性的冰期之一,其沉积地形为形态较清晰的多列终碛垅组成,呈扇形展布在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东南坡的木扎尔特河河口与山麓带.冰碛地形记录了复杂的冰川进退史,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恢复这次冰期的冰川演化史与重建该地区的古环境.应用ESR测年技术,选用石英颗粒中对光照与研磨作用都较敏感的Ge心作为测年信号,对该处出露完整的沉积剖面Ⅰ层的冰川沉积、数列终碛垅与冰水沉积进行定年,获得3组年代分别为13.6~25.3,39.5~40.4与64.2~71.7ka.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与其它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破城子多列终碛垅形成于末次冰期,在末次冰川作用过程中该处存在至少3次大的冰进,可分别对应于MIS2,MIS3b与MIS4.MIS2与MIS3b时的冰川为复合山谷冰川,MIS4时的冰川为山麓冰川.三次冰进规模最大时的冰川长度分别约为94,95与99km. 相似文献
68.
利用四平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均值生成函数等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温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为0.374℃/10a,突变点在1987年;季节温度变化最显著特点为冬季增温最明显,突变出现时间最早,在1975年,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夏季,突变点分别为1987年、1991年和1994年,据季节温度振荡主周期判断,在大的时间尺度上除春季和夏季外,都处于偏暖期,在较小尺度上(2—5年),除秋季外,都处于偏冷期。 相似文献
69.
70.
真实大地固有频散特性,较强的频散效应叠加到瞬变电磁响应之中,会给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带来困难.目前考虑频散效应的瞬变电磁数据多参数联合反演解释方法,具有显著的多解性和初始模型依赖.为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究可能的解决途径,这里首先引入Cole-Cole模型,结合数字滤波方法实现了频散介质中瞬变电磁响应的正演,通过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