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21.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2.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学祥 《世界地质》2003,22(4):380-384
对南极气温资料、环南极海冰资料、太平洋海温资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资料的模拟验证,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与德雷克海峡海冰减少在时间上有对应关系。南极半岛海冰减少是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德雷克海峡的海冰起重要作用。这一综合检验结果给出以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两年周期的太平洋海温振荡使日食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12~24个月的位相差。  相似文献   
123.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水温度异常的信号通道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暖异常信号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变异常的信号通道。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冷与太平洋北赤道流的海温冷异常信号西传有重要关系。北赤道流的海温异常冷(暖)信号是沿温跃层由赤道中东太平洋潜沉向西太平洋暖池区传播,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冷)暖信号向赤道中东太平洋传播构成了热带海洋信号的气旋式"环流通道"。在这一"环流通道"中,北赤道流的海温异常信号西传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区及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的重要机制,是影响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Nina)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4.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简单回顾大气季节内振荡(MJO)的特征,热带和中高纬MJO的联系及其在半球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关于MJO的研究进展,涉及MJO和El Nino的关系,MJO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并简单讨论了MJO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5.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恩索(ENSO)与祁连山区气温、降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祁连山区出山径流对厄尔尼诺(ElNino)现象响应.结果表明:ElNino现象对祁连山区的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影响随着发生时间和地段的不同而不同.ElNino现象发生之年,整个祁连山区均出现气温偏高、降水减少及径流偏枯的现象,尤以东段和中段最为明显.ElNino现象次年,祁连山区东段和中段气温偏高、降水减少及径流偏估的程度不如ElNino现象当年那样显著,而西段的气温、降水及径流与ElNino现象则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6.
我国厄尔尼诺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厄尔尼诺的研究方法作了概括和小结。在此基础上,提出:(1)资料处理方面,应在现有基础上,尽量运用目前先进的非线性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来探讨尔尼诺发生的规律以及它的发生将对我国气候因素所造在的影响;(2)研究厄尔尼诺对某种气候要求(如降水)的影响时,应对某一季节(如夏季)转向为对某一月(如6月)甚至某些天(如暴雨阶段)上来,从而尽量减少因厄尔尼诺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7.
El Nino and La Nina are the events concerned internationall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no event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ate from the weather and the hydrometric stations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ffects of El Nino events to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are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zones. When El Nino occurs, temperature rises, but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decrease in the whole Qilian mountain area, especially in the east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area. Temperature rises,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still decrease i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 area in the next year El Nino occurring, but decrease extent is fewer. There are not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with El Nino events in the western Qilian mountain area.  相似文献   
128.
李燕琴 《地理科学》2006,26(6):764-771
借鉴NEP尺度的指标构造思路以及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在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研究的相关数据,提出从生态旅游者与一般游客两方面的典型动机特征入手,构建一个新的生态旅游者分类指标生态旅游兴趣尺度EI,以综合评定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感兴趣程度。使用指标替代和增补的方法对EI尺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I尺度确实可提高生态旅游者判别的准确率,EI与NEP和VIS一起构成了识别生态旅游者的最重要的三个指标。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EI尺度目前在三个特征向量中对于分类的作用还较弱,这与中国处于生态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生态旅游者与一般游客在动机特征方面的分异不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9.
太阳活动,El Nino对北京地区降雨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1900年以来雨量,气温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的相关处理分析,得出一种预测北京地区年雨量的数学模型,已准确预测了1996,1997年的年雨量,对1998年预测为750mm~800mm。  相似文献   
130.
分析了1979-2018年两类厄尔尼诺事件期间月平均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对流降水异常、大气环流异常等特征,发现东部型、中部型厄尔尼诺期间海洋及大气加热场并不是赤道对称,赤道以南热源强度大于赤道以北.大气对热源的响应表现在:1)低层在大气热源西侧出现南、北半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