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比较CASS2008,R2V,EPS三种不同软件矢量化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利用三种矢量化常用软件作业的简单操作和过程,并就各自优缺点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12.
首先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3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年MS7.3地震和2008年MS7.3地震是阿尔金断裂带南端尾部向西南方向延伸,由左旋走滑为主逐渐转变为拉张作用过程中,在阿什库勒断裂带不同位置发生的2次地震,2次地震存在着相同的力源关系,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同样显示2008年MS7.3地震促进了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3.
基于EIGEN-CG03C地球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转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小林  范东明  游为 《四川测绘》2008,31(5):198-200
针对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纯粹采用数值逼近方法进行GPS高程转换精度不高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在"移去-拟合-恢复"思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EIGEN-CG03C地球重力场模型和数值逼近算法进行GPS高程转换的方法。通过某隧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证实该方法在地形起伏较大的重山区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14.
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实地考察、遥感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灾害活动特性,探讨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趋势,提出了灾区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在极重灾区诱发次生山地灾害逾万处,其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类型多样、成灾迅速、危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等特点;(2)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制约,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3)利用GIS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灾情评估,从而为防灾减灾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15.
介绍了VC++开发AutoCAD Map 3D 2008组合环境配置以及工程属性设置,并详细说明了地图采集数据检查程序的流程和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216.
分析后认为,从1999年开始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活动增强,并持续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发生前一个多月。地震活动的增强主要以最大地震的震级为3、4级的小震群活动的方式表现。2006年至2008年3月间,有两个小震群出现在汶川8.0大震震中附近。小震群地震震源机制的结果表明,随时间接近汶川8.0级大震发生,小震群的震源机制趋向一致,这些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密集小破裂逐渐成定向有规律地排列,有利于裂隙的进一步扩展贯通,形成大破裂。  相似文献   
217.
利用2007和2008年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颗粒物(PM10)污染过程与天气形势及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对北京地区发生PM10污染具有预示作用,即当热带气旋北上并在朝鲜半岛或日本登陆的情况下,北京地区一般受持续均压场等弱中尺度天气系统控制,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北京地区经常发生区域性的PM10空气污染事件。在2007年9次台风北上登陆朝鲜半岛或日本的过程中,北京地区伴随发生了9次PM10污染过程,预示准确率达100%,2008年的预示准确率也达到了80%以上。为了说明北京奥运会期间污染控制措施对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有实际效果,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区域空气质量模式NAQPMS,采用无控制措施源和有控制措施源,对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一次西太平洋北上型热带气旋天气条件下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此次过程北京地区未发生PM10空气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218.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8年10月15日—11月16日在广州从化获得的基线小球测风资料,分析研究了秋季从化山谷风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化山谷风主要出现在系统风速小于1.5 m/s,谷风出现时间为10:00—18:00,山风强度比谷风强度大;山谷风厚度大致为300 m,回流出现高度在300~700 m;山谷风转换期间,静小风频率较高;系统风与山谷风方向相反时,山谷风高度内多为静小风。冷锋过境时不会出现山谷风。  相似文献   
219.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地震成因观点,认为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比如,大洋块体薄、质量轻,大陆块体厚、质量重。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撞击或摩擦,从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来自于块体间撞击或摩擦时损失的动能。  相似文献   
220.
The first China-US joint dust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Lanzhou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University of Maryland,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USA, from April to June, 2008. The observation sites are located at Zhangye National Climatological Observatory,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SACOL), and Jingtai with the Mobile Facilities of SACOL. The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 Soot Absorption Photometer and TSI Integrating Nephelometer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aerosol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ver Zhangye. The results are: the aerosol absorption, total scattering, and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present similar diurnal variation trends with their bi-peaks at 08:00 and 22:00, and they are generally higher in nighttime than in daytime. Their monthly average coefficient is the highest in April, and then drops in succession in May and June. Frequency analysis of aerosol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SA) shows that the magnitudes of SSA at 450, 550, and 700 nm are mainly within 0.7–0.9. The maximum frequency of SSA at 450 and 700 nm distribute at 0.8, and at 0.85 for 550 nm. The averages of SSA at 450, 550, and 700 nm are 0.72, 0.75, and 0.6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