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1064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01.
梅朝佳 《古地理学报》2018,20(3):453-464
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之一,叠层石是微生物席的主要建造物已成为共识。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二段叠层石生物礁灰岩发育,其中的细粒叠层石被前人解释为微生物席捕获碳酸盐泥的微生物建造物,使得其既不同于现代叠层石,也不同于显生宙尤其是寒武纪的叠层石。更为特殊的是,这些叠层石中的海绿石和黄铁矿代表着2种特殊的矿化作用,其中研究区普遍产出的黄铁矿,作为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产物,是了解古代微生物的窗口;而发育在高能浅海的海绿石,产出环境不同于现代海绿石,不能作为慢速沉积环境的指示矿物,亦不具有沉积间断的地质意义。2种矿化作用表明铁岭组叠层石是由沉淀作用而非捕获碳酸盐泥形成,这为了解中元古代叠层石的形成和特征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2.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中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对太行山山前断裂中北段内相关断裂的空间位置和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探测和研究。综合认为,保定-石家庄断裂和徐水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而徐水南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上述断裂的最大潜在地震震级为6.5级。  相似文献   
203.
试图通过水系、构造和现代资料的反演来对祁连山中段中晚更新世以来及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来表明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且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向南发生渐变,角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4.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而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强调只有沿着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寻找勘探目标,才可能发现油气藏。本文通过分析断裂带输导能力的不均一性,提出断而优势运移通道概念及其油气汇聚运移原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分析步骤和方法,并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儿条主要的控油气断裂为例,分析了不同部他油气运移的优势运移通道并对其附近的油气圈闭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勘探成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5.
By analyzing the balanced cross sections and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China,we concluded that it had experienced five tectonic stages:(1)the formation stage (T3x) of the miniature of Longmen Mountain, early Indosinian movement, and Anxian tectonic movement created the Longmen Mountain;(2)the stable tectonic stage(J1)where weaker tectonic movement resulted in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being slightly uplifted and slightly subsiding the foreland basin;(3)the intense tectonic stage(J2-3),namely the early Yanshan movement;(4) continuous tectonic movement(K-E),namely the late Yaushan movement and early Himalayan movement;and(5)the formation of Longrnen Mountain(N-Q),namely the late Himalayan movement. During those tectonic deformation stages, the Anxian movement and Himalayan movement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ongmen Mountain'S formation.The Himalayan movement affected Longmen Mountain the most;the strata thrust intensively and were eroded severely.There are some klippe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because a few nappes were pushed southeastward in later tecton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206.
何历超  王梦恕  李宇杰 《岩土力学》2013,34(Z2):306-310
以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格栅和型钢支护结构对浅埋大跨小间距黄土隧道的影响规律。现场试验表明,施工引起的沉降比较均匀,格栅支护与型钢支护对控制整体沉降差别不明显。格栅钢架的受力比型钢钢架小且分布更为均匀,说明格栅钢架受力更为有利。格栅与型钢钢架受力状态相似且都合理。模拟计算表明,格栅支护与型钢支护相比,型钢支护的位移更小。较之格栅,型钢支护拱顶沉降减小16%~18%,边墙收敛减小23%,拱脚沉降减小18%。在V级黄土隧道中采用双侧壁法开挖大断面隧道,围岩将发生较大塑性变形。塑性区域发展范围较大,需及时支护,格栅支护与型钢支护对塑性发展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7.
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剖面图构建采用的数据源多为钻孔数据,对于构建过程中的地层尖灭、剖面图光滑处理等问题的相应算法应用较为复杂,稳定性与健壮性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首先,根据地层尖灭处理策略构建其虚拟钻孔;其次,依据细分光滑策略采用4 点插值细分算法构建其虚拟钻孔;然后,对地层线要素进行多边形拓扑重建,构建地层多边形实体;最后,综合各项地质剖面图制图要素进行整饰输出。本文将虚拟钻孔引入地质剖面图构建的各个环节中作为算法中间单元,有效简化了建模算法实现过程,确保了算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实例表明,采用本文算法所构建的地质剖面图能正确反映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增加了细分次数,可明显提高出图平滑效果。  相似文献   
20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骨架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重新厘定9条一级断裂,确定4个一级构造单元,依据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的不同,将西缘中南段划分为5个段。构造变形自西向东依次减弱,南北向中部马家滩段以薄皮构造为主,其余段以厚皮构造为主;西缘中南段不同地区最短收缩量不同,甜水堡段最短收缩量达50.62%,其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侏罗纪末期,最终定型于新生代。可见,西缘中南段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典型特点,构造圈闭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9.
??????????????GPS??????????????е????????????????????????λ??????????????????????????????????ε???????????????????ε????????????????λ???1.5??2 m??????δ???????????????????????????Σ?????λ????0.8 m???????δ?????в??????????λ???0.7 m?????????κ???????????????????????????Ρ????????y????????λ?????????????????????????????????????????????λ????????????  相似文献   
210.
以河龙区间42个流域为对象,在流域地貌格局信息提取和侵蚀产沙过程特征指标计算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貌格局对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河道系统水平,河流数量、长度等几何特征指标和河流分叉率(Rb12)、分级率(Rd32)、相邻级别间的河流长度比等形状特征指标与流域侵蚀模数显著相关;②在流域系统水平,坡度粗糙度、相对高差、圆度比、高长比是影响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主要指标,其中坡度粗糙度是最根本的解释变量;③各地貌格局因子间相互作用复杂,且对侵蚀过程的影响要强于泥沙输移过程,其通径分析模型对流域侵蚀模数、输沙模数和泥沙输移比变化的解释度分别为65%、33%和20%。这对正确认识影响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格局因素和建立准确的过程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