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04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伽师强震群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E向和近垂直 ,而主张应力轴为NW向并近水平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从破裂过程看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过程相对简单 ,破裂面积不大 ,上升时间较短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的伸展方向 ,与阿图什地震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与震源附近的地壳结构在垂向和横向上的非均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而阿图什地震与塔里木盆地的现今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伽师强震群是在震源区附近地壳上部垂向和水平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NNE向的快速脆性破裂 ,从而形成了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2.
川滇地区地震(Ms≥5.0)破裂类型与前兆异常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滇地区 31次 (组 ) 5 .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 ,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 ,确定了各次 (组 )地震的破裂类型。从物理机制上对地震破裂类型与震前前兆异常分布关系进行了讨论 ,由此进一步探讨了 5 .0级以上地震震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3.
14.
层状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多层层状结构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对这种形式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力学模型的挠曲曲线的理论解。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解决具体工程问题,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类边坡的屈曲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17.
可可西里——东昆仑活动构造带强震活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海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发生在具有新生性特征的可可西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上。该断裂带在 190 0年以来的 10 0多年中经历了一个强震活动过程。在该强震活动过程中 ,地震沿整个可可西里—东昆仑活动构造带分段破裂 ,强震的破裂长度和震级之间大致满足对数线性的统计关系 ,强震活动呈现指数型时间分布的加速特征。这种强震加速活动特征可以用含多个震源体的孕震系统的强震成组活动模型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  相似文献   
19.
1996年阿图什6.9级地震参数与宏观震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成荣 《内陆地震》1997,11(2):154-159
对通过计算机定位得到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9级地震基本参数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对该次地震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wo distinct phases are commonly observed at the initial part of seismograms of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 low-frequency and low-amplitude waves following the onset of a P wave ( P 1) are interrupted by the arrival of the second impulsive phase P2 enriched with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a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 involves two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stages of rupture at its nucleation.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can naturally explain the above nucleation behaviour. The model is 2-D and the deformation is assumed to be anti-plane. A key clement in our model is the assumption of a zone in which numbers of pre-existing cracks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this cracked zone is a model for the fault zone. Dynamic crack growth nucleated in such a zone is intensely affected by the crack interactions, which exert two conflicting effects: one tends to accelerate the crack growth, and the other tends to decelerate it. The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effects are generally ascribable to coplanar and non-coplanar crack interactions, respectively. We rigorously treat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racks, using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BIEM), and assume the critical stress fracture criterion for th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crack propagation.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a dynamic rupture nucleated in the cracked zone begins to grow slowly due to the relative predominance of non-coplanar interactions. This process radiates the P1 phase. If the crack continues to grow, coalescence with adjacent coplanar cracks occurs after a short time. Then, coplanar interactions suddenly begin to prevail and crack growth is accelerated; the P2 phase is emitted in this process. It is interpreted that the two distinct phases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non-coplanar to coplanar interaction predomi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