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4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and natural attenuat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coal acid mine drainage (AMD) at Xingren coalfield, Southwest China,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AMD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sulfide minerals in the coal seam, the initial composition of the groundwater and the water–rock interaction. The AMD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ulfate concentrations, high levels of dissolved metals (Fe, Al, Mn, etc.) and low pH values. Ca2+ and SO4 2− are the dominant cation and anion in the AMD, respectively, while Ca2+ and HCO3 are present at significant levels in background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fter the drainage leaves the mine site. The pH and alkalinity increase asymptotically with the distance along the flow path, while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ferrous iron, aluminum and manganese are typically controlled by the deposition of secondary minerals. Low concentrations of As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the Xingren coalfield could be due to relatively low quantities being released from coal seams, to adsorption and coprecipitation on secondary minerals in stream sediments, and to dilution by unpolluted surface recharge. Although As is not the most serious water quality problem in the Xingren region at present, it is still a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72.
刘益永 《地质与资源》2013,22(3):192-194
以舒兰煤田为例,论证和分析了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处理的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提高了地震解释结果精度,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准确寻找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以七五井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质构造展布特征、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七五井田岩浆侵入规律,进一步弄清了岩浆侵入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并对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价,为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开拓布置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笔者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田的典型矿床——纳岭沟铀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铀矿体及围岩岩石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及稳定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东胜砂岩型铀矿田的铀源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主要含矿目标层中侏罗统直罗组在同生沉积过程中,铀预富集达212.45×10~(-6),围岩达41.34×10~(-6);预富集铀主要来自于盆地北缘蚀源区;铀矿体及围岩REE配分曲线总体具一致性,右倾,个别δEu正异常,富集重稀土,两者铀源具一致性;含铀砂岩δ~(13)C_(V-PDB)=-9.7‰,δ~(18)O_(SMOW)=18.9‰,黄铁矿δ~(34)S_(v-CDT)=-27.46‰,经历了强烈的有机地质作用;铀石围绕炭屑、星散状黄铁矿产出,被胶状黄铁矿肢解,铀富集于成岩作用后期。由此认为,直罗组同生沉积过程中预富集的铀为主要成矿铀源,东胜铀矿田属直罗组预富铀重新分配的产物。  相似文献   
75.
通常情况下,地温会随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地温影响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随着矿井深度的变化,空气所受到的压力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当风流沿井巷向下流动时,空气的压力值增大。空气的压缩会出现放热(或吸热),从而使矿井温度升高。随着矿井向深部开采,井下作业环境条件恶化,岩层温度将达到摄氏几十度的高温。新汶孙村煤矿-800 m水平部分工作面温度高达30~33℃,巨野矿区龙固矿井-850 m水平所有工作面温度高达34~36℃,已严重影响了工人劳动效率。黄河北煤田潘店井田东部有燕山期岩浆岩活动,含煤地层的上中下部均有岩浆岩侵入,针对岩浆岩侵蚀地区采用钻孔简易测温和近似稳态测温等手段,详细查明地温分布规律,通过区内地温资料对比发现,该区有岩浆岩侵蚀影响的地段比没有岩浆岩侵蚀的地段地温高2.6~7.2℃。  相似文献   
76.
邢台隆东井田煤变质情况复杂,直接影响煤的工业利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法探讨了区内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基本结构单元特征及煤变质规律。结果显示:垂向上,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层片间距d002值逐渐减小,层片堆积高度Lc和层片直径La值逐渐增大;平面上,离岩浆侵入体越近,煤层的层间距d002值越小,反之d002值越大。在煤种分布上,因受岩浆热源的影响,井田内煤种以旧城为中心向外呈带状分布,旧城附近为无烟煤,向外逐渐过渡为贫煤、瘦煤、焦煤、肥煤和气煤。区内煤变质作用主要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并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7.
陈金照 《探矿工程》2009,36(10):21-24
为了解决大河煤田复杂地层钻进施工难的问题,对钻探施工中遇到的复杂地层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技术套管、堵漏材料和不同类型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孔堵漏钻进,较顺利地通过了复杂地层,达到了终孔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8.
在研究煤田火区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建立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包括5级32个指标。以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为实例,论述了煤火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根据煤田火区特征,在一般指标体系框架内确定了2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建立了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乌达煤田火区对环境的影响为较严重水平,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9.
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煤层气勘探选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南煤田煤炭资源占四川省煤炭资源的60%以上,评价的煤层气资源最占80%以上。通过煤炭资源勘查、煤层气参数外资料分析,认为将龙潭组全段作为一个目的层段研究,将有助于全方位客观评价四川省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根据煤层间距小、储层参数差异小、含气量高等条件提出了以C12-C14、C15-C21、C23-24C、C25煤层群(组)作为目的煤层的观点,并提出必须加大施工排量、多打铺垫液、提高加砂浓度的压裂改造等建议,以期对南方小盆地多煤层的煤层气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合山煤田是典型的岩溶充水矿床.矿井开采水害严重。煤层的直接顶、底板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极为发育,为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煤层底部的茅口组为强岩溶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的联系密切,为间接充水含水层;位于煤田两侧的红河水是矿井充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断裂、节理和破碎带等通道是矿井充水的主要通道。通过分析井下突水点的发育特征,认为强岩溶导水带是矿井突水的关键部位,防治矿井水害的重点是切断岩溶导水带,对强导水带进行封堵,防止红水河的侧向补给,对四煤底板灰岩进行加固。总结出地面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帷幕式、截堵式、堵水点式和地面铺盖式。对井下防治水,提出了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设置防水闸门、防水墙,实行分层、分区开采,加强井下排水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