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102篇 |
地球物理 | 244篇 |
地质学 | 112篇 |
海洋学 | 20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灾异史料所覆盖时段(1803-1958年)西藏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指出:①1803-1958年,西藏水灾发生(县)次数波动比较大;19世纪40-80年代为西藏的水灾多发期;1924、1954年为严重水灾发生年;②西藏水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其中,日喀则、山南地区的水灾(县)次最多,其次为拉萨市、林芝地区,昌都、阿里、那曲地区则水灾发生相对较少;③高强度的持续降水为西藏水灾发生的关键诱导因子,河流暴涨、漫溢、改道为重要媒体,山崩、雪崩、山洪及泥石流等要素为特定地貌条件下的主要致灾因子,雹灾、地水上涌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致灾因子;④19世纪40-80年代西藏气候湿润。 相似文献
2.
3.
4.
Siambabala Bernard Manyena Emmanuel Mavhura Chipo Muzenda Elias Mabas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23(6):1786-1794
Disaste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is now advocating a shift from focusing on the hazard event to processes that generate vulnerability and loss of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Disaster legislations are among prominent instruments that can highlight the tensions as well as challenges that are being encountered towards this change in focus. Using textual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that investigated whether five post-2002 disaster legislations have shifted emphasis from the hazard to the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paradigms. The five examples illustrate that while there is a slight change, at least in rhetoric, from response to a prevention focus, disaster legislations largely promote a centralise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with inadequate resource commitments and limited participation from vulnerable communities. Consequently, while generalisations simply cannot be made without a wider analysis of many more exampl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five disaster legislations appear to re-emphasise the response focus with less attention on the processes that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enhance resilien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hile the rhetoric has changed, the disaster legislations have not significantly moved from the hazard to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focus suggesting that reduction of losses and damages to disasters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形势下四川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在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宣传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得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初见成效,为今后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做好震时科学的救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胜利油田暨东营市防震减灾示范区项目中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经验,对该系统建设中的有关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了讨沦,并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灾害生态学——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灾害生态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灾害实际上是一种异常的生态学现象与过程,因此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特别是要对灾害系统的发生成因、类型、时空分布、发展、危害、预测、控制和灾后恢复等的全过程生态学现象和规律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指出,当今,应围绕重大的全球性环境灾害问题,对其发生与发展的生态学机制与生态学后果,以及减轻、防范这些灾害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本文简要列述了各类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生存的危害性,论述了灾害的分类和体系特征,探讨了灾害形成的科学机理,强调了开展多学科、大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国土环境遥感调查,提出了开展灾害学研究、监测防御、减灾抗祸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发挥现代地球科学理论与遥感技术的潜力,为促进灾害学的研究、保障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选取1951-2008年辽宁省56个站气象资料和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等资料,对冰雹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日数以山地为最多,丘陵次之,平原和沿海最少。移动路径基本与山脉、河流、海岸线等地形走向一致。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4-10月。5-6月为冰雹多发期,6月为最多,5月次之。近30a辽宁省年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辽西走廊、辽宁中部平原及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为冰雹灾害重点防御区。产生冰雹的天气系统按高空形势分类主要有4种:冷涡、冷涡后部横槽、高空槽和槽后西北气流,对应地面形势多为低压冷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