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0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2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450篇 |
地质学 | 666篇 |
海洋学 | 351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43篇 |
自然地理 | 2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东侧的东坑火山盆地中,为受断裂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向、NW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均为控岩-控矿构造,为矿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NE向和近SN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NW向和近EW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构造,常切割破坏矿体。金银矿体(脉)的产出严格受火山盆地中的断裂控制,与赋矿围岩的具体岩性关系不明显;矿体(脉)的大小与所在断裂的规模密切相关。矿区外围及深部与主干断裂平行的次级断裂可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92.
福建省水系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3万余件样品中40种元素含量,统计了32种微量元素的背景平均值,浓度克拉克值,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在利用水系沉积物富集系数估计值对浓度克拉克值进行校正后,使用顺序号累加法对福建省32种元素内生成矿作用的规模进行预测排序,并分析了银,硼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0903号台风“莲花”在登陆福建晋江并沿着海岸线北上过程中的沿海自动站逐时实况风场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台风的风结构状况,得到以下结论:(1)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值比实测风速偏小,台风7级风半径则比实际的偏大.(2)实测2min平均风速最大值(Vmax)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与时间(t)的回归方程式为:Vmax=28.9—0.61t(n=16,r=0.78,r005=0.50).(3)台风最大风速半径(R)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与时间(t)的回归方程式为:R=28.28—4.98t+0.67t。(n=16,r=0.95,r0.05=0.50).(4)台风最大风速区位于台风后部.认识台风风结构,有助于不断地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福建沿岸海域浒苔藻类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食用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为74.1%~91.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Ctaa)占C11从的35.4%~40.0%,CⅢ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C。Ⅲ)之比为0.55~0.67,且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丰富(47.1%),氨基酸组成均衡.浒苔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丰富,n一3PUFA含量达油脂总量的20.0%~26.4%,其中含有EPA、DHA.浒苔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富含镁、钙、铁、锌、硒、钾等人体必需矿物元素.有害元素测定结果表明,中、低潮区浒苔的铅、汞、镉、砷含量均能够符合《无公害食品海藻》安全指标的限量要求,养殖区、高潮区部分浒苔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认为,在低污染海区生长的浒苔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元素丰富且安全的海洋食品. 相似文献
95.
本文根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用条件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水动力因素低频波动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低频波动清楚地表现为水位和表层盐度的波动。厦门港水位的低频波动主要源自平潭站的水位波动,风的贡献是次要的;条件谱分析了难以描述表层盐度低频波动和九江径流波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6.
为进一步加强对福建地区噪声特性的认识以及提升台站地震观测质量,计算了2014年福建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仪连续观测数据的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不同频段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人文噪声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位于福建沿海福州至厦门一带,07:00—18:00的功率谱密度要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12:00左右出现间歇性低谷期,夜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日变化除了在春节假期大幅下降外,均处于较为稳定态势;福建地区次级微震主要成分是Rayleigh波,主频约为2.7 s,主微震主频约为16 s,次级微震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也位于沿海一带,向内陆方向呈衰减趋势,其日变化明显,与台风和潮高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98.
99.
利用潮输沙量的计算方法,估算了闽江口入海口内3个断面所包围区域溶解态镉、铅和铜的收支平衡,从而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的河口行为。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