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科尔沁沙地植物萌动期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物萌动期不同类型沙丘中0-50 cm土壤层微生物组成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动强弱程度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每种沙丘类型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别是: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数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流动沙丘表层最少,30—40 cm层活动相对强烈;半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在垂直分布上变化相对较小;固定沙丘表层最多,表层以下变化不大。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电导率、植被盖度、凋落物量和沙丘固定程度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pH值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细菌,而对真菌的影响较小。微生物活动与地温的相关性不高,与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影响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被盖度和土壤可溶性无机盐含量。  相似文献   
152.
论澳大利亚植被与中国林木引种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热量条件,降水类型以及冬季寒潮等决定了澳大利亚树种只能引种到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是中国外来树种的主要源地之一。约21科45属320种本本植物先后被引入中国,它们在中国南方的人工林营造、水土保持、陆地景观以及基因资源的异地保存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在,按树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固氮的相思对中国南方的地力恢复和优良纸浆材  相似文献   
153.
The Early Jurassic flora,with over 42 species of 26 genera and documented in age by sandwiched marine beds,from the Lower Jurassic Schitukhe Formation of South Primorye,Russia,is further reported.The flora is dominated by cycadophytes,ferns and conifers,with some of ginkgoales and czekanowskiales,and characterized by occurrence of Cycadocarpidium,with very rare Coniopteris.A comparison of this flora with its coeval Early Jurassic floras of China is discussed.The Russian flora is considered as the early assemblage of Early Jurassic flora,and more similar to the Early Jurassic floras from the Shansonggang-and Yihe formations of Jilin,Beipiao Formation of Liaoning,and lower-middle Guanyintan Formation of Huna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4.
管锡东  蒋宏忱  姜颖  陈旭 《湖泊科学》2021,33(6):1940-1950
大气酸沉降会导致地表水体酸化和富营养化,同时气候变暖也会影响湖泊水体环境,湖泊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二者相互作用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西南地区是全球酸沉降负荷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对酸沉降影响下地表水环境变化规律知之甚少.本文以重庆四面山龙潭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岩芯的210Pb测年和硅藻分析,并结合流域历史资料数据,揭示龙潭湖过去近百年来水环境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26-1968年,龙潭湖以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Encyonema silesiacum占优势;随后,Lindavia bodanica快速增加至峰值后逐渐减少,伴随Aulacoseira alpigenaAulacoseira ambigua含量上升.硅藻组合中以适应中性和弱碱性水体的属种为主,嗜酸性属种含量很少,表明目前水体总体维持弱碱性,这得益于当地紫色砂页岩和森林土壤对于酸沉降的缓冲作用.尽管目前龙潭湖仍维持弱碱性,1980s以来硅藻推导水体酸碱度下降、中富营养种增加,表明酸沉降降低水体碱度并提高营养水平.气候变暖加剧水体热力分层和营养富集,导致适应扰动、贫营养环境的L.bodanica减少.2010年以来,中富营养属种略有减少反映湖泊富营养化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55.
川东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植物群古生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其胜  鲁胜梅 《地球科学》1992,17(3):329-335
  相似文献   
156.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a microwave digestion technique for the extraction of fossil diatoms from sediments. The microwave technique i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diatom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Battarbee (Diatom analysis. In: Berglund B.E. (ed.), Handbook of Holocene Palaeoecology and Palaeohydr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that uses a combination of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and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 us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icrowave technique is fast, inexpensive and most importantly produces replicable fossil diatom assemblage data. Small samples sizes are used (0.3 g) for the microwave method thus lower quantities of chemicals are required (6 ml), whi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cost of sample process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wave digestion technique is a viable alternative that will produce similar results within a shorter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57.
毛乌素沙地低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毛乌素沙地低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9科182属323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9.07%。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低湿地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较大科属虽不占主体,但却往往是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为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对植物区系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型是低湿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低湿地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低湿地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对低湿地环境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低湿地植物地理成分及分布特征也说明气候、环境条件,植物种的生态幅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地理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8.
近50年来环境变化对巢湖硅藻组合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湖泊生态系统往往受营养、水文和气候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区分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是揭示湖泊生态环境演化机制的关键.本文基于巢湖岩芯210Pb和137Cs测年、硅藻、地球化学指标和粒度分析结果以及流域水文、气候、人口和农业资料,利用冗余分析,定量区分1950年来营养、水文和气侯对硅藻组合演替的影响.1978年前硅藻组合中A...  相似文献   
159.
巢湖近代沉积硅藻种群变化与富营养化过程重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旭  羊向东  刘倩  刘恩峰 《湖泊科学》2010,22(4):607-615
根据巢湖西部湖心40cm长的沉积柱放射性核素定年和化石硅藻分析,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模型,重建了其过去200年来硅藻组合演替与湖水总磷浓度变化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硅藻经历了从Aulacoseira granulata优势组合(1826-1978年)向耐营养种Cyclostephanos dubius优势组合(1978年以来)变化的两个重要阶段.1978年前,水体总磷浓度在60-75μg/L之间;此后迅速增高(80-100μg/L),为明显的营养富集时期;至2000年以来总磷浓度进一步上升(110μg/L),硅藻组合以Cyclostephanos dubius占绝对优势.硅藻数据的最大变率与总磷浓度的关系反映硅藻生态主要响应于营养富集的变化,但历史时期水动力条件对硅藻种群也有一定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是硅藻种群转变和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根源,而巢湖闸的建立引起的水文条件的改变也是水体营养富集的诱因.21世纪开始富营养化进一步加重可能与生活污水排放、营养内负荷释放以及增温有关.  相似文献   
160.
孙克勤 《现代地质》2010,24(2):195-204
研究的植物化石采自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共计11属20种,分属于石松纲、楔叶纲、瓢叶目、真蕨纲、种子蕨纲和苏铁纲。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含有许多华夏植物群分子和地方性分子,为典型的华夏植物群。根据植物群分子的总体组成,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二叠世,相当于阿瑟尔期(Asselian)、萨克马尔期(Sakmarian)、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和空谷期(Kungurian)。在研究植物群的基础上,对植物群的古生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早二叠世Lepidodendron posthumii Paratingia datongensis植物群落。这一植物群落在二叠纪主要分布在沼泽和低地环境,以大量出现的蕨类和种子蕨分子为特征。植物群落为原地保存,借助于化石资料,植物的生活型得以重建,包括乔木、树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指示早二叠世本区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