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7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经济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与沉积环境入手,对中国云南东川-易门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带)等进行典型矿床分析与地质特征对比,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流体的性质、作用和动力学,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和就位机制)等方面对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系统分析各种"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成矿作用与过程,对阿富汗安纳克、云南东川落雪式铜矿床等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成因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与超级古大陆事件的耦合性及衍生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中国东川-易门铜矿带,以及与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毗邻的新疆西昆仑成矿省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392.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显微观察、岩石化学、锆石U-Pb定年、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研究,深入探讨水口山Pb—Zn矿区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以高钾、富碱,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La)和Pb,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和Ba、Sr等元素为特征。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6.0±1.0Ma(MSWD=0.33,2σ,N=20),属于燕山早期产物。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为-10.80~-8.71,平均-9.7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1.75~1.88Ga,平均1.82Ga,指示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源区主要来自古元古界下地壳物质。燕山早期湘南地区岩石圈处于全面的拉张—减薄期,导致地幔物质上涌,岩浆底侵,引发大规模的地壳熔融,熔融形成的岩浆沿深大断裂上侵,形成水口山Pb—Zn矿区花岗闪长岩。  相似文献   
393.
基于MRAS的河草坑铀矿田靶区圈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与研究江西河草坑铀矿田多源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借助MRAS技术平台,采用特征分析方法,对该矿田的铀矿资源定位预测与评价,圈定出7片靶区。  相似文献   
394.
丁清峰  王冠  孙丰月  张本龙  金圣凯 《岩石学报》2010,26(12):3709-3719
通过详尽的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大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毒砂地温计,认为大场金矿成矿阶段由早到晚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辉锑矿阶段、含明金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共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分别形成贫矿化石英脉(成矿温度350℃左右,均一温度为280~360℃)、金-石英-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成矿温度301℃左右,均一温度为220~280℃)、金-石英-辉锑矿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和明金-石英脉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最晚的石英方解石阶段则使先前形成的四类岩/矿石发生轻微硅化和方解石化蚀变(均一温度小于160℃)。结合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大场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早阶段静岩压力系统(成矿压力为215MPa,成矿深度8.1km)下的低盐度H2O-CO2-NaCl体系,中阶段静岩向静水压力过度系统(成矿压力为49~108MPa,成矿深度5.5~8.6km)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以及晚阶段静水压力系统(估计成矿压力小于40MPa)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最后认为,大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95.
通过对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地层和岩浆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具体分析总结,得出了各元素的相关关系、赋存规律、水平分带及聚类特征。  相似文献   
396.
浅析安徽省新桥S-Fe矿田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新桥(S-Fe-Cu-Au)矿田的成因,笔者在近10年野外系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的系统分析研究和部分硫、铅同位素测试,认为新桥矿田的形成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即沉积成矿作用和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沉积作用形成了菱铁矿矿体和胶黄铁矿矿石等,而岩浆作用是形成块状硫化物矿体的主要原因。硫化物矿体围绕岩体具有岩体→磁铁矿、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自然金→黄铁矿和铅、锌矿的分布特征,原生金矿体具有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的地质特征。形成富的块状硫化物矿体的成矿流体可能为类似矿浆的富硫化物流体。  相似文献   
397.
广西新路-水岩坝钨锡矿田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广西新路—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广西平桂地区、燕山中期姑婆山花岗岩的西南接触带,为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及Rb-Sr同位素定年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成矿作用(约151Ma)与姑婆山花岗岩主体(161~165Ma)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因此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姑婆山花岗岩形成后,由于进一步的断裂活动和幔源物质上升在姑婆山南缘形成了晚期花岗质小岩体,伴随的深源流体活动造成了W、Sn等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和富集,才形成了以六合坳、烂头山为代表的矿床。矿床受晚期成矿花岗岩、有利赋矿层位及断裂构造等因素的综合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该区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CO2、CH4和H2O,结合其他特征,显示可能有较多幔源成分参与,其中新路六合坳矿床流体包裹体极富CH4,而水岩坝烂头山矿床流体包裹体富CO2,反映了两者在流体来源、形成机制、成矿深度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