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9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231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59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文章主要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石居里矿田内Ⅵ号沟、Ⅷ号沟、九个泉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地区银硐沟、猪嘴哑吧等矿床对比。结合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古洋脊或弧间、弧后拉张环境确定矿床类型,将上述3个矿床归属为蛇绿岩Cu(Zn)-S型矿床(类塞浦路斯型)。建立综合成矿模式的基本要求:(1)矿床具有一定的时控性,有一定的含矿层位;(2)生长性断裂的积极参与;(3)海底火山喷发、喷气中心与次级盆地双向控制;(4)多元热流体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72.
High‐resolution tomographic images of the belt crossing the Japan Trench‐Changbai Mountains‐Dong Ujimqin Qi are re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vealing the shape of a subducted slab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s under the Changbai Mountains and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Studi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ubduction time and the time‐lag between the subduction and magmatism, combined with petrology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o‐plutonic rocks from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Yanshan Mountains have further proved the independence of magmatic activities from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The Mesozoic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and North China suggest tha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magma have probably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lamination and thinning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the underplating resulting from the consequent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resulting from sinistral shearing of the Pacific plate relative to the Asian continent in the Mesozoic,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emplacement of magma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It was the intense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together with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t the shallower levels that led to the large tectono‐magmatic belt in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相似文献   
173.
新疆天山夷平面形态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广泛发育着三级夷平面,削平了古、中生代多期构造形态及褶皱岩层。天山夷平面是在古华力西褶皱山脉的基础上,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中生代,早第三纪的剥蚀夷平,于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新构造运动作用下,被抬升到不同高度,而后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不断作用及天山独特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夷平面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表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形。  相似文献   
174.
175.
东秦岭构造带是个综合性活动带,其形成和发展都同华北与华南两大地块之间的天平式摆动相关联。实际上,来自SSW方向的特提斯构造波系和来自SEE方向的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控制着整个演化史。但一个波系在一段时期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便为另一波系所替代。这种交替反复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176.
刘凤山  石准立 《矿床地质》1995,14(3):205-215
文中首次从闪长质岩包体的角度讨论了上地幔,中,下地壳成分及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作用的影响,指出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成矿作用及其区域成矿规律明显受到壳幔成矿体系的制  相似文献   
177.
武夷山古环境的变迁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君月  周性敦 《福建地质》1993,12(3):228-231
在综合研究了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第四纪孢粉分析资料后认为,黄岗山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数百万年间,曾经历了至少三次断块抬升运动,每次抬升幅度300—400m,总上升量可达千米之巨。黄岗山的土壤之所以在若干重要分类指标上产生变异,其原因很可能是古环境遗留的特征仍居主导地位,近代成土作用只不过是在原来脱硅富铝化基础上的附加成土过程。  相似文献   
178.
通过航磁资料反演地壳磁性结构和深断裂构造,进而结合岩浆活动及地质资料,论述了秦岭东段的地壳动力过程及构造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79.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本文通过对2005a以来祁连山云水资源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旨在揭示气候变暖对祁连山云水资源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水汽时空变化、地形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祁连山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及效益。实验研究表明,在祁连山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每年可增加降水量3.7×108~7.4×108m3。近10年来,甘肃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加降水量为13.5×108m3,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0。  相似文献   
180.
Previous studies of weathering generally started with geochemistry[1—8] and mineralogy[9—12], and have been focused on chemical weathering rates[1—3], removability-enrichment of elements[3—6] during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the age of weathering pro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