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曹雪峰  万刚  张宗佩 《测绘学报》2016,45(Z1):77-84
网格编码代数是当前全球空间网格研究中的难点,也是推动全球空间网格从数据组织管理框架发展成为新一代空间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Hilbert曲线是设计全球空间网格单元编码的重要工具。本文以Hilbert曲线序列码作为八叉树立体网格单元的唯一编码,由Hilbert曲线数学性质推导得到网格单元Hilbert码的层级演进关系表,进而设计了用于网格编码代数运算的若干操作算子,为构建全球空间网格分析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A method of fitting a smooth cubic spline curve through noisy data points is presented. Overshoots of the spline curve between data points were prevented by applying tension to the fit using a quadratic spring approximation, which allowed a linear inverse theory approach to be adopted. Error-bars in the measured data were mapped through the inversion process to give the covariance of the fitted curve. This is an improvement over previous methods, which largely neglect the effect of data errors on the fit. Another improvement is to impose fixed constraints on the fit by simultaneousl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Lagrange multipliers. The effect of these constraints on the covariance of the fitted curve is quantified using results from linear algebra. Example applications to synthetic data and a record of magnetic inclination from Hawaii are given.  相似文献   
83.
采用乌鲁木齐市和其郊区日照时间的差值作为衡量城市"浑浊岛效应"的标准,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九项指标的综合值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标准,数据的跨度从1976—2004年;对这两列数值进行相关分析。文章的结论包括:城市化与"城市浑浊岛"效应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化对城市浑浊岛的影响分3个阶段;乌鲁木齐市的浑浊岛效应符合环境库兹涅茨规律。  相似文献   
84.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 ,运用RS和GIS技术 ,分别提取研究区 1 987和 1 999年以地貌类型为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绘制罗伦兹曲线。结果表明 :1 987~ 1 999年 ,各地类在各类地貌单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整体状况未发生变化 ,其分布的集中程度依次为建设用地 >水域 >林地 >耕地 >未利用土地 ;但集中和分散程度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林地分布趋于集中 ,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趋于分散 ,而建设用地基本没有变化 ,其原因主要是该时段川涧区林地大幅度增加 ,而其它地貌单元林地面积大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85.
人口预测方法及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运用曲线拟合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人口发展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  相似文献   
86.
黄河中游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荣轩  毛荣生 《地理学报》1992,47(4):315-324
本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黄河中游区干、支流主要测站水、沙资料进行研究、评估,阐明了水、沙多年变化趋势,论证了水、沙多年变化的原因,并对几个测站试作水、沙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87.
几种幼鱼曲线游泳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9年3-5月,利用视觉运动反应方法测定了黑鲷、黄鳍鲷、鲻鱼、鲤鱼和白鲢5种幼鱼的曲线游泳能力。结果表明,幼鱼游泳速度随环形水道半径增加而加快,但加快的速率逐渐减缓。随游泳时间的延长,游泳速度线性下降,实测耐久时间,黑鲷为66.7min;黄鳍鲷为66.8min;鲻鱼为104.4min;鲤鱼为70.3min;白鲢为58.8min。游泳能力指数,黑鲷为290.6;黄鳍鲷为147.3;鲻鱼为485  相似文献   
88.
RUNOFF-ENERGY FACTORS FORMUSLE SEDIMENT-YIELD MODEL FOR SURFACE MIN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INTRODUCTIONSediment-yieldestimatesarerequiredforsurfacec0al-minepermitsunderFederalandStatelaws-Estimatesareneededfordeterminingtheimpactsofminingandreclamationduringmine0Peration,fordiversi0nandsmallimpoundmentdesigns,andforsizingsedimentpondstocontrolsedimenttransporteddownstfeam0faproposedminesite.Technologiesavailablef0rsediment-yieldestimationsincludetheUniversalSoilLossEquati0n(USLE,WischmierandSmith,l978);theWaterErosionPredictionPr0ject(WEPP,FlanaganandLivingst0n,l995),…  相似文献   
89.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54  
王西琴  李芬 《地理研究》2005,24(6):834-842
摘要: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基础,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不同,出现波动性特征,呈“U型+倒U型”。其中第一阶段为1992年前,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随着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的提高,污染恶化趋势有所遏制,1992-1993年为“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低谷;第二阶段为1992年-1998年,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固体废弃物与气体污染程度逐渐增加,环境污染水平有所提高,1997-1998年出现“倒U”型曲线的高峰;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随着综合治理措施的不断加强,城市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好转态势,曲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分析表明,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环境政策取向、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等因素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0.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绿洲城镇化演进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复杂性科学,引入涌现、协同、“吸引盆”等概念和模型,从涌现生成、协同维生、临界相变三个维度构建绿洲城镇化演进的理论框架。对绿洲城镇化的生成、演化和转型的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剖析,并据此对诺瑟姆曲线进行新的解读。研究表明:① 绿洲城镇是以人为核心的绿洲地域系统在多时空维度上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涌现现象,涌现形成的条件包括生成主体、自组织与受限生成机制、环境策略;② 竞争与协同机制维持了绿洲城镇化系统的生命活力与进化稳定,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系统不同层级具有不同的协同维生机制,根据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的绿洲城镇化演进的协同度和有序度可以识别系统演化方向;③ 绿洲城镇化过程实质上也是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相变,该过程是一个渐变与突变、有序与混沌、稳态与非稳态的辩证统一;④ 时空间的正负反馈机制使绿洲城镇化复杂性与有序性不断提高,且不断向自组织临界态靠近,城镇化系统外在表现为活力与多样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