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438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61.
大红山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矿集区之一,已发现大红山大型铁铜矿床及东么、底巴都、底戛母、河口、坝达等多个中小型铁铜矿床(点),区内分布多个磁异常及化探异常,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项目“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外围铁、铜矿资源普查”经过勘查在大红山外围东么、底巴都矿区圈定多个工业铁、铜矿体及超贫磁铁矿体,取得一定找矿新进展。本文根据近年工作中观察到的新现象、取得的新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大红山地区铁、铜矿床成因类型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2.
四川九龙笋叶林铜矿床位于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北部,是里伍铜矿外围一个矿区。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进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通过钻孔深部验证,着重对S-3和S-4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笋叶林矿区围岩蚀变十分强烈;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品位、厚度等在深部变化较大,深部发现多层矿化体,矿石品位普遍不高;硅化石英脉、绢白云母化、石榴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最后,认为在外围的笋叶林矿区寻找铜矿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3.
云南铜矿成矿规律与遥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图像解译及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信息,开展铜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指出今后云南铜矿新的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圈定的铜矿成矿远景预测区,将作为今后云南铜矿地质工作优先安排的建议区,亦可作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外资风险勘查的推荐区。  相似文献   
164.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编写地质勘查报告都必须包括技术经济评价章节。但我国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评价方法和基本概念还不够统一。通过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总现值、销售成本、经营成本等参数的研究认为,矿床技术经济评价要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5.
浅析宁芜北段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龙海 《江苏地质》2008,32(4):263-270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铜矿床基本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前提下,对该区寻找铜矿的前景提出了看法,指出宁芜北段今后寻找铜矿应侧重斑岩型铜矿,提出了皇姑山等地区可作为今后寻找铜矿的重点地段及今后找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6.
喇嘛苏铜矿床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区内广泛发育以斜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中酸性斑岩体。斑岩的结构特征反映出岩浆浅成侵位成因。研究表明该区斑岩具有相对富硅和富碱高钾的岩石化学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具有Cu、Ag、Bi等成矿元素高丰度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低ΣREE与高δEu值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内铜矿化富集在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斑岩体深源浅成特点和富碱高钾岩石化学特征于铜矿化富集有利。Cu、Ag等成矿元素高丰度及其与矿化类型一致性说明成矿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67.
The rates and mechanisms of both gas and liquid phase reactions for the oxidation of sulfur dioxi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atmospheric acids and aerosol particles. Rhodeet al. (1981) concluded that sulfate production rates were highly non-linear functions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rates. Their modelling study used an HO x term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HO—SO2 reaction in the gas-phase. Stockwell and Calvert (1983) determined that on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overall reaction of HO with sulfur dioxide was an HO2 radical.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3) using a version of the Rhodeet al. (1981) model modified to include HO2 production from the HO—SO2 reaction concluded that sulfate production becomes much more linear with respect to reductions in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However, the cause of this increased linearity was not explained by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creased linearity is due to the coupling of gas-phases and aqueous phase chemistry. The gas-phase sulfur dioxide oxidation mechanism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hydrogen perodide produ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68.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rain acidity and dimethyl sulfide (DMS) at the ocean surface and in the atmosphere were performed at Amsterdam Island over a 4 year period. During the last 2 years, measurements of sulfur dioxide (SO2) in the atmosphere and of methane sulfonic acid (MSA) and non-sea-salt-sulfate (nss-SO4 2-) in rainwater were also performed. Covariations are observed between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DMS concentrations, atmospheric SO2 concentrations, wet deposition of MSA, nss-SO4 2-, and rain acidity. A comparable summer to winter ratio of DMS and SO2 in the atmosphere and MSA in precipitation were also observed. Fro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we estimate that DMS oxidation products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40% of the rain acidity. If we consider the acidity in excess, then DMS oxidation products contribute about 55%.  相似文献   
169.
王红梅  刘烁  刘邓 《地球科学》2015,40(2):305-316
选取酸性矿坑水环境中常见的次生含铁硫酸盐矿物———黄钾铁矾[KFe3(SO4)2(OH)6]为研究对象,用硫酸盐还原菌 Desulfovibriovulgaris 和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 CN32对其进行还原实验,探讨作为重金属治理潜在材料的 黄钾铁矾的微生物稳定性.实验采用非增长型培养基,在中性、厌氧、30℃的条件下进行.采用湿化学方法测量水溶液及还原产 生的总Fe2+ ,利用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简称XRD)来分析反应后残余固体物质的矿物组成,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microscopy,简称SEM)观察固体残余物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没有微生物的参与,黄钾铁矾的稳定性较好.异化铁 还原菌S.putrefaciens CN32和硫酸还原菌D .vulgaris 在营养极其匮乏的中性厌氧条件下均能还原黄钾铁矾晶格中的 Fe3+ ,显示出黄钾铁矾被微生物还原的可能性.S.putrefaciens CN32还原黄钾铁矾晶格中Fe3+ 的最大还原速率和最终Fe3+ 还原率分别为0.001mmol·L-1·h-1和0.37%.与S.putrefaciens CN32不同,D .vulgaris 对黄钾铁矾的还原能力较强,不 含有电子穿梭体(Anthraquinone-2,6-disulfonate,简称AQDS)的实验体系中Fe3+ 的最大还原速率和最终Fe3+ 还原率分别为 0.017mmol·L-1·h-1和16.80%,而添加了AQDS的实验体系的则分别达到了0.026mmol·L-1·h-1和24.30%,这可能与 黄钾铁矾中含有SO42- 有关.D .vulgaris 优先还原黄钾铁矾晶格中的SO42- 产生的H2S是强还原剂,也可促进Fe3+ 的还原, 微生物以及H2S的双重作用可能是导致D .vulgaris 体系中Fe3+ 还原率较高的原因.XRD分析表明,黄钾铁矾经过S.putrefaciens CN32的作用,物相没有发生变化;而经过D .vulgaris 作用后,黄钾铁矾的特征峰消失,固相残余物中出现了菱铁 矿(FeCO3)、蓝铁矿[Fe3(PO4)2·8H2O]等次生矿物.由于培养基中没有添加任何的磷酸盐,因此蓝铁矿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培 养基中添加的少量酵母浸膏降解后产生的磷酸根与D .vulgaris 还原黄钾铁矾产生的Fe2+ 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认识对深入 理解地球表层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矿山环境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0.
地下水是中国西南云贵高原斜坡地带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中黔中镇宁县北部存在大面积地下水中硫酸盐超标地区,导致了当地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水化学分析、D、18O、34S同位素测试、岩样测试、岩心观察等技术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中硫酸盐(SO_4~(2-))浓度在30~1100 mg/L,平均值为221.78 mg/L,呈现高度富集SO_4~(2-)的特点;在区域相对隔水层以上,不同类型地下水中SO_4~(2-)浓度大体具有机井上升泉下降泉溶潭地下河出口基岩裂隙泉表层岩溶泉的规律;探讨了地表水、地下水中SO_4~(2-)的来源,表层岩溶泉中硫酸根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高硫酸盐样品中硫酸根的来源主要为石膏溶解。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掌握了研究区膏岩层分布及含水层结构特征,通过建立"越层找水"模式,采取下层低硫酸盐含水层,获取合格饮用水源,可有效解决当地水质性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