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3篇 |
免费 | 703篇 |
国内免费 | 5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1篇 |
大气科学 | 634篇 |
地球物理 | 528篇 |
地质学 | 1427篇 |
海洋学 | 447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132篇 |
自然地理 | 1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42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库防洪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水库防洪调度的信息化主要是借助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 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采集基础数据,构建数字化水库防洪数据管理平台和水库虚拟三维环境。在该平台和环境中,以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水库流域的水雨情及洪水的调度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增强防洪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践表明,通过RS、GIS技术建立的水库三维防洪调度系统能够为水库管理者提供水库防洪调度方案制定与分析、防洪调度决策等方面的强有力的、科学的辅助支持。本文结合厦门"汀溪水库三维防洪调度系统"的实际研发,探讨了RS和GIS技术在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In the paper, a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including wave effect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ship autopilot systems by using the time domain analysis. The PD controller an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re adopted as the autopilot systems. The differences of simulation results between two controllers are analyzed by cost function composed of heading angle error and rudder deflection, either in calm water or in waves. The results in calm water show that both controllers are tracking well for the desired route with the similar cost function value by tuning the key design parameters. However, the course tracking 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using sliding mode in waves is generally better even the cost function value is similar. 相似文献
63.
DGSC-203型液动射流冲击器在地热井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研制的DGSC-203石油钻井液动射液冲击器的性能参数及结构设计上的创新点,测试所获得的排量与压降之间的关系曲线可指导冲击器的使用。生产性试验证明该冲击器工作稳定,可大幅度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克服钻柱振动,延长钻柱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65.
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非晶态Si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提高高铝粉煤灰的Al/Si比,为提取氧化铝奠定基础,研究了用NaOH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非晶态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硅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高铝粉煤灰的化学与物相组成特点,确立了利用NaOH提取非晶态SiO2的基本技术路线;然后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提硅的最佳条件:NaOH的浓度25%,灰碱质量比1∶0.5,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 h。经最佳条件反应之后,SiO2的提取率达到了41.8%,灰中Al2O3的含量由48.5%增加到了57.38%,Al2O3/SiO2质量比由1.29提高到了2.39。 相似文献
66.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根据1998-1998年长江和长江口河水和雨水的现场调查、历史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和输送调查。估算表明,降水无机氮、农业非点源氮(化肥和土壤流失的氮)和点源污水氮的输入分别占长江口无机氮输出通量的62.3%、18.5%和14.4%。氮的降水输入是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来源,进入长江的降水氮仅仅大约占长江流域全部降水氮的36.8%。降水米要受控于化肥气态损失、化石燃料及动植物过程中释放的物质等。实际上,化肥N的气态损失和农业非点源流失大约占长江流域年化肥N使用量的60%,这是控制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7.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9层15波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研究了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西-中太平洋海温异常数值试验结果最能反映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早、晚年4~5月份大气环流的差异特征.数值试验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导致西太平洋副高减弱(加强);中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主要使得中太平洋上空的洋中槽减弱(加深);东太平洋海温正(负)异常可造成东太平洋赤道两侧高层环流产生反气旋性(气旋性)变化,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出现东风(西风)异常,西太副高加强(减弱).可见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和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都可以对副高强弱变化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产生影响,只不过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西太平洋正(负)海温异常与中太平洋负(正)海温异常经常是同时出现的,其激发出的与向东传的Kelvin波和向西传的行星波相联系的环流异常为南海季风建立早(晚)提供有利的条件,因而这一海温分布型是影响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8.
研究表明,现代松粉热模拟实验释放水的产出分两个阶段,两类水,第一阶段,400℃以前释放水为松粉内部以水分子形式存在的结合水,呈弱酸性(pH=6),为第一类水,第二阶段,400℃以上温度释放水为松粉内部和高岭石内部结构水(-OH),呈弱碱性(pH=9),为第二类水,现代松粉热模拟实验产出气体量随温度升主呈逐渐上升趋势,450℃以后上升梯度突然增大,所产气体分为两大类:I类为无机气体,由N2、H2和CO2气体组成,以CO2相对丰度最主为特征。CO2气主要来自有机酸的脱羧反应和离子太氧与有机质氧化还原反应产出CO2。H2气主要来自孢粉和烃,C4~C6异构饱和烃及丙烯、丁烯不饱和烃等分子物标志物,其中以甲烷相对丰度最高为特征,气态有机烃来自孢粉内有机物的热降解产物,松粉 拟实验中丰富的气态有机烃和无机气体的检测出,为研 相似文献
69.
江西金山金矿床黄铁矿与金成矿关系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山金矿床明显受金山—西蒋剪切带控制,金矿体产于剪切糜棱岩带中。金矿石的物质成分比较简单,黄铁矿是主要金属矿物,也是矿石中自然金的主要载金矿物,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矿物中仅占2.51%的黄铁矿中所含的金却占矿石金总量的80.80%,可见分散浸染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为了深入研究黄铁矿与金成矿的关系,作者进行了载金矿物黄铁矿活化、迁移及成分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黄铁矿可以产生活化、迁移,其中的成矿元素含量有所升高,而且在多期构造应力作用下,可使成矿元素Cu、Au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70.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的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控制人口增长、改革耕作制度、继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农业等于热河谷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