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24篇
地质学   2117篇
海洋学   39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向东  任昆 《冰川冻土》2018,40(4):764-772
为研究煤渣改良土作为季节冻土区路基填料的抗冻能力,以不同煤渣掺量及不同养护龄期下的煤渣改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DS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冻融次数下改良土的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最佳的煤渣掺量及养护时间数据,提出冻融及加载综合影响下改良土的总损伤变量,并据此建立了损伤本构关系。结果表明:改良土的抗冻能力随着煤渣掺入量的增大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随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冻融循环对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5次循环过程,超过5次后影响逐渐减弱。冻融加载总损伤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冻融及加载过程中改良土性质的劣化,据此建立的损伤本构关系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为季节冻土区煤渣改良土路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辽宁赛马碱性岩体早年因产铀矿而闻名,该岩体主要由响岩、霞石正长岩和异霞正长岩组成,其中铀、锆和稀土等元素矿化主要集中于异霞正长岩岩浆阶段。异性石是异霞正长岩中特征的锆-稀土矿物,主要分为两期,晚期异性石表现出更加富集Nb、REE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早期异性石经历了一系列的热液蚀变,根据蚀变强弱程度,蚀变矿物组合可分为:(1)异性石+钠锆石+霓石±钠沸石;(2)异性石+钠锆石+锆石+钠沸石±霓石;(3)异性石假晶,假晶主要由残余异性石+钠锆石+锆石+钠沸石+霓石+钾长石+铈硅磷灰石组成。相比于岩浆锆石,蚀变组合中次生锆石具有富Ca、Al、Fe的特点,与异性石本身化学成分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对异性石及其蚀变组合的精细矿物学研究,我们得知假晶的形成可能是异性石"溶解-再沉淀"的结果,致使假晶形成的流体至少包括:(1)占主导的富Na(±K)、Al、F的自交代流体;(2)少量晚期富Ca流体。假晶中次生锆石和铈硅磷灰石的结晶说明了Zr和REE等高场强元素的热液活动性,自交代碱性流体和富Ca流体在此过程中起到"搬运"和"提纯"的作用,这对认识碱性岩稀有、稀土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高速远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岩石相似材料的选择是模型试验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滑坡相似材料强度高、难以在缩尺试验中模拟滑坡破碎过程。以重晶石、石英砂为骨料,石膏为胶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水作为辅助材料,进行可破碎岩石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重晶石与石英砂比例(重石比)、骨料与胶结物比例(骨胶比)、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拌合水量、甘油含量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配比情况下各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范围分别为单轴抗压强度为0.12~1.47 MPa,弹性模量为25.51~148.12 MPa,黏聚力为1.63~87.39 kPa,内摩擦角为22.70°~35.89°,脆性指标主要分布在0.033~0.145之间;重石比主要控制岩石相似材料的内摩擦角;骨胶比减小,对应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等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材料的脆性指标影响均比较大,其中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因此,控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拌合水量的含量,并合理调节重石比与骨胶比,在相似比约为1∶600的试验尺度下,最终确定了适用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化过程模拟的低强度高脆性岩石相似材料的配比区间。  相似文献   
104.
沿海沿江城市地下开挖产生的工程渣土含泥量大、含水率高且较松散,主要运往渣土场进行堆填处置。由于产量巨大而处置场地有限,许多渣土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堆填速度快、缺乏排水设施、超高超库容堆填等问题,容易引发堆填体失稳事故。目前对于非饱和工程渣土堆体在快速堆填过程中的失稳机制认识尚不清晰,尤其是对这一过程中的高饱和度工程渣土强度增长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以深圳红坳渣土场填料——花岗岩风化料(CDG)填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初始饱和度土样进行三轴不排水不排气等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CDG填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随围压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增长速率与试样初始饱和度密切相关;当土样压缩后的饱和度超过0.7,不排水强度随围压的增长速率显著降低。基于有效固结应力法的原理,结合Hilf孔压公式和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一种工程渣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估算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对初始饱和度高于0.6的CDG填土的适用性。利用该方法确定的不排水强度cu与正应力σn的关系可应用于高饱和度工程渣土快速堆填中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5.
黄朝煊  袁文喜  胡国杰 《岩土力学》2021,(1):113-124,134
目前通过对软土地基预加固处理来提高桩基水平承载力已被工程界认可,但如何在工程前期设计过程中估算软土地基预处理后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值仍是技术难点。基于此,参考Bowles[1]的地基土水平抗力计算式,同时考虑成层软土地基预排水固结处理影响,通过数学推导,推求出根据原状软土室内土工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及预加固处理时间,估算软土地基预处理后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值的实用计算方法。考虑桩侧土弹塑性屈服影响,推导出成层软土中水平受荷桩弹塑性解析解及塑性区深度的计算式,给出了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最大弯矩的无量纲计算式及相关计算源代码。依托于浙江省某水闸桩基工程案例,根据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桩基水平承载力、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最大弯矩等性状进行预估计算,并与地基预处理前、后现场试桩检测值进行验证对比,认为桩基水平承载力、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最大弯矩等预估计算成果与工程现场试桩的检测值较接近,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从气象观测事实和物理的角度出发,定义了一种江淮切变线强度的定量化的表征方法,即综合与降水关系密切的切变涡度和散度形成能客观近似地刻画切变线附近切变强度的指标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再分析资料和实况降水资料分析切变强度与对应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强切变强度区域与降水雨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降水区往往与强切变强度区域相一致或是比强切变强度区域略偏南;证实了切变强度与降水强度有正相关关系的事实,当切变强度■时,对应区域6 h累积降水量超过10 mm,甚至达到30 mm。  相似文献   
107.
在实际工程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 on te C arlo试验对单一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保证率问题进行了分析。30片梁板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将构件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作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保证率范围为79.0%~94.2%,小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88)规定的95%保证率要求,因此,对结构性能鉴定而言该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偏于不安全的,应引起试验检测人员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8.
工程上迫切需要在现场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建立高精度和高可靠度的现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本文利用位置参数法,提出了一种回弹法现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此曲线(经验公式)仍运用原有的幂函数形式并保持回归参数不变,通过增加位置参数反映现场试验的个性信息。此曲线(经验公式)融合了所在地区混凝土强度值、回弹值、碳化深度值之间的共性趋势和现场检测得到的反映现场情况的个性信息,而且解决了地区测强曲线(经验公式)不能完全描述现场的实际情况,而现场检测数据一般不能满足制定现场专用测强曲线(经验公式)要求的问题。在建筑结构无损检测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测强曲线(经验公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检测结果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9.
Abstract

This study developed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high-strength materials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GFRP) bars) for flexur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Flexural strengths and behaviors of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hybrid GFRP and steel bars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Large-scale specimens with total lengths of 12,000?mm and diameters of 600?mm were constructed and tested under bending, accompanied by evaluation of effects of non-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type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J-factors were calculated to evaluate deformability of all the specimens.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GFRP bars were demonstrated to have much higher flexural capacity than those reinforced with steel bars. Moreover, strains at the midspans of cross sections of all the specimens basically conformed to the assumption of plane section. Failure of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GFRP bars was attributable to gradual concrete crushing, while that of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steel bars resulted from steel yielding.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id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PHC piles reinforced with hybrid GFRP bars and steel bars in marin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Under seismic loading, the soil layer is subjected to multidirectional cyclic shear stress with different amplitudes and frequencies because of the coupling of multiple shear waves and the soil element within a slope or behind a retaining wall is subjected to initial static shear stress before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seismic loading propagation, a phase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the initial static shear stress and cyclic shear stres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and initial static shear stress on cyclic shear strain, cyclic modulus, and cyclic strength,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are performed on Wenzhou marine soft clay by multi-directional simple shear system, which can simulate the actual state better by controlling the horizontal cyclic stress in the x and y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As the phase difference varies from 0° to 90°, the dynamic shear modulus increases and cyclic strain accumulation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ycles. The shear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initial shear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