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6篇
  免费   1485篇
  国内免费   2232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1197篇
地质学   7549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68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Removed overburden, burial, maturation, and petroleum gener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aturity in the Arkoma Basin and the Ouachita Foldbelt is explained effectively using simple burial models that account for the significant surface erosion that has occurred and assuming geothermal gradients similar to present-day gradients have been approximately constant through geologic time. Regional models, based on analysis at 115 well locations, indicate that from 5,000 to 15,000 ft (1.5–4.5 km) of section, differing with loca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west to east, has been removed from the Arkoma Basin region, and as much as 25,000–40,000 ft (7.5–12 km) have been removed from areas of the Ouachita Foldbelt. Based on burial and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increasing maturation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the basin is primarily the result of increasing overburden and subsequent surface erosion from west to east. The models predict most publicly available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within a factor of 1.5 at two standard deviations. Comparison of model and measured reflectance-depth trends in six wells indicates that hydrothermal fluid movement should not have modified reflectance by more than approximately 20% in the center of the basi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basin is overmature for oil production from intervals below the Spiro Sandstone, except to the north and northwest. Although thermal maturities are high, methane is stable throughout the basin. Except for the basal Arbuckle Group, all formations were thermally immature for oil generation prior to burial by the Mississippian and Morrowan in the Ouachita Foldbelt of Oklahoma and by the Atokan and Desmoinesian over most of the basin and study area. In the deeper part of the present basin, all strata entered and passed through the oil window during or within 10 My after Atokan time. Because no additional major quantities of hydrocarbons were generated after Atokan time, the hydrocarbons must have been emplaced and trapped during this brief time interval.  相似文献   
992.
993.
汪新文  刘友元 《现代地质》1997,11(4):434-443
摘  要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如下阶段:(1) 中、新元古代阶段;(2) 早古 生代加里东阶段;(3) 泥盆纪—早石炭世早华力西阶段;(4) 晚石炭世—三叠纪晚华力西—印 支阶段。多旋回构造演化使该区形成由多期褶皱带和多中间或边缘地块组成的 “镶嵌构造 区”‚并为晚中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摘要:通过对重矿物进行R型、Q型聚类分析,结合沉积学及砂岩矿物成分的研究,认为西湖凹陷平湖区第三系沉积物陆源区母岩类型共3类。其中由重矿物组合反映的母岩包括变质岩和火成岩共2类5型。在平面分布上,平湖地区南、北母岩类型有差别:南部以中性、中酸性火成岩为主,而北部既有各类变质岩又有中基性、酸性火成岩;在纵向演化上,南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充填过程中由于物源变化而反映的不同类型重矿物组合的交替变化。第三系沉积充填过程中物源供应总体方向由西而东,可进一步分为南部古渔山凸起和中北部古海礁凸起物源区。反映物源区或母岩性质变化的Q型聚类分析,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一种辅助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根据羊街盆地充填特征和构造演化,认为该盆地是在走滑构造活动中,局部伸展拉陷条件下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小江断裂左行走滑活动,控制了拉分盆地构造的形成和发展,成盆期末又发生了构造反转变形,同时提出了盆地形成和构造反转的地球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996.
红岩黄铁矿床是产于广东英德盆地中泥盆统东岗岭碳酸盐地层中的一个层控矿床。作者经详细研究之后,认为在含矿地层沉积时就存在着一个古水下隆起,由于古水下隆起控制了古地形,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沉积作用。在矿区的中部东岗岭组较薄,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而矿区的东、西部东岗岭组沉积较厚,表现为礁滩相。黄铁矿在东岗岭组沉积期和成岩早期沉积并再富集。 在东岗岭组成岩的晚期发生白云岩化作用。来自下伏地层砂岩、泥岩的富含Mg、Fe的水与孔隙水以及地下淡水发生混合引起了灰岩的白云岩化,以及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并与来自砂岩和泥岩中的成矿物质叠加在一起。在白云岩中,特别是在古水下隆起之上经白云岩化之后,含矿溶液经过充填和交代作用而形成红岩矿床。显微镜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硫、铅、氧、碳同位素研究的结果都支持这一成岩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了解盆地沉积初期的物源特征,对位于胶莱盆地东缘即墨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止凤庄组沉积特征、物质组成及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止凤庄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具有近源沉积的特点。南泊一带止凤庄组底部碎屑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介于233~734 Ma,年龄分布于5个区间,呈现明显的幕式特征,至少记录了2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侵入于止凤庄组石英二长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3.50±0.95)Ma,限定了止凤庄组地层沉积上限年龄为123.50 Ma。综合分析认为,止凤庄组物源主要来自苏鲁造山带,部分来自扬子板块。这有助于了解胶莱盆地沉积初期其物源区苏鲁造山带的地体情况。  相似文献   
998.
2000-2002年期间,笔者对青藏高原东部长江流域溶质载荷分别进行了取样分析并对流域盆地化学剥蚀通量、剥蚀速率和大气CO2净消耗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流域盆地化学剥蚀速率以河源区楚玛尔河最高为2.34×10^6mol/a/km^2,沱沱河最低为1.40×10^6mol/a/km^2,四大支流雅砻江为1.69×10^6mol/a/km^2,金沙江为1.74×10^6mol/a/km^2,大渡河为1.57×10^6mol/a/km^2,岷江为1.88×10^6mol/a/km^2;流域盆地ФCO2估算结果以大渡河最高为101.81×10^3mol/a/km^2,楚玛尔河最低为7.55×10^3mol/a/km^2,金沙江为44.38×10^3mol/a/km^2,雅砻江为69.64×10^3mol/a/km^2,岷江为81.90×10^3mol/a/km^2,沱沱河为21.90×10^3mol/a/km2^。并对长江流域地表化学剥蚀速率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东准噶尔造山带泥盆系沉积相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准噶尔造山带纸房地区自晚志留世—泥盆纪可划分为哈甫提克山、绵脊梁、色克森巴依、塔克札勒、博格达五个构造沉积区。各个构造沉积区的沉积盆地内有各自的沉积相特征 ,且反映不同的古地理环境。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早期海域自西向东逐渐扩大 ,在其加里东期地体 (微地块 )外围形成近 EW向带状海槽 ,为滨海环境 ;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形成全区域性海侵 ,从滨浅海—半深海环境均存在 ,以滨浅海为主 ;晚泥盆世为多岛洋的鼎盛时期 ,属有限洋盆。自北往南为海陆过渡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按照黄骅盆地中区典型构造剖面设计砂箱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砂箱实验可以有效重现构造形成的过程和序列,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序列是:歧东构造带、歧中构造带、自东构造带、新港断层带,在同一构造带中断层形成的总体顺序是北倾断层略早于南倾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