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6篇
  免费   1525篇
  国内免费   3149篇
测绘学   295篇
大气科学   561篇
地球物理   2109篇
地质学   7382篇
海洋学   434篇
天文学   750篇
综合类   439篇
自然地理   243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中国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蕾  吕厚荃  王良宇  杨冰韵 《地理学报》2016,71(9):1494-1508
基于中国15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旬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全国和12个气候区域0~50 cm逐层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规律,采用趋势分析和Cramér-von Mises(CVM)方法探究了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及突变性。结果表明:西南、江淮、东北、江南、江汉、黄淮和华南地区各层土壤湿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内蒙古地区最低;随着深度增加,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增加最明显,仅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减小。不同区域0~50 cm各层土壤湿度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特征,大部地区深层土壤湿度高于浅层;总体上,新疆、华南、华北、青藏高原、东北、黄淮地区1981-2010年土壤湿度减小趋势显著,其中新疆地区减小最为明显。除江淮地区外,各区域土壤湿度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年际差异,突变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90年代后期两个时间段。  相似文献   
842.
北京市部分地区土壤和植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北京市区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不同功能区土壤和绿化植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土壤和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车流量较多的路边土壤PAHs质量分数很高,西城区北京杨叶片中PAHs质量分数较高;相同采样点的土壤与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843.
2006-2010年下辽河平原地温和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沈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2006-2010年监测数据,分析0-100cm 土层8个层次的地温、0-100 cm地温、地温极值、0-20 cm地温与气温的关系和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8个层次地温和地温极值呈下降趋势;0 cm层次地温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大。研究区域年尺度0-20 cm地温与气温有比较一致的变化规律。作物生长季节,可分为4-7月气温上升和8-10月气温下降两阶段;这两个不同阶段的0-20 cm地温与气温分别做线性拟合,与整个生长季4-10月线性拟合相比,线性相关性可信度更高。土壤热通量受气温和土壤质量含水量影响年际变化较大,年尺度土壤热通量≥0 MJ/m2,该区域地表是热汇。  相似文献   
844.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基于GIS土壤质量等级评价的实现过程,探讨了土壤等级评价因子的选择和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在分析了几种常用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特点并指出几种方法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顾及因子稳定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以南方某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45.
Beavers, primarily through the building of dams, can deliver significant geomorphic modifications and result in changes to nutrient and sediment fluxes.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and possible benefits of widespread beaver reintroduction across Europe. This study surveyed sediment depth, extent and carbon/nitrogen content in a sequence of beaver pond and dam structures in South West England, where a pair of Eurasian beavers (Castor fiber) were introduced to a controlled 1.8 ha site in 201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3 beaver ponds subsequently created hold a total of 101.53 ± 16.24 t of sediment, equating to a normalised average of 71.40 ± 39.65 kg m2. The ponds also hold 15.90 ± 2.50 t of carbon and 0.91 ± 0.15 t of nitrogen within the accumulated pond sediment. The size of beaver pond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control over sediment storage, with larger ponds holding a greater mass of sediment per unit area. Furthermore, position within the site appeared to play a role with the upper‐middle ponds, nearest to the intensively‐farmed headwaters of the catchment, holding a greater amount of sediment.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ponds showed no clear trends, bu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tream bed sediment upstream of the site. We estimate that >70% of sediment in the ponds is sourced from the intensively managed grassland catchment upstream, with the remainder from in situ redistribution by beaver activity. While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to the long‐term storage and nutrient cycling within beaver ponds, results indicate that beaver ponds may help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off‐site impacts of accelerated soil erosion and diffuse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ally dominated landscapes such as the intensively managed grassland in this study. © 2018 The Author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46.
847.
魏新江  周洋  魏纲 《岩土力学》2013,34(1):73-79
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过程中,正确地选择掘进参数可以有效地保持开挖面稳定、减少土体位移和地面沉降。通过对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施工进行现场监测,研究了盾构机参数关系及其对地层位移的影响。监测内容包括:地表沉降、土体侧向位移、超孔隙水压力以及记录盾构机实时工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机总推力、土舱压力和刀盘扭矩变化基本同步;盾构机到达前,地表沉降主要受出土率的影响,施工沉降与盾构机土舱内外压力差值成反比;盾尾通过测点后0.5~1 d时间,超孔隙水压力快速下降,且在盾尾通过10 d左右完全消散;工后沉降分为加速沉降阶段和缓慢沉降阶段,占总沉降的 50% 以上,且在孔压计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继续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848.
涝渍害是中国除干旱以外对农作物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涝渍害的发生和发展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7月至8月间,中国北方多地降水达到历史观测极值,而相应时期地面的涝渍害发生和发展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并未得到有效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中国大陆土壤水分站点日数据和被动微波遥感卫星SMAP反演土壤水分日产品获取中国高精度表层土壤湿度数据(0—10 cm);随后,结合田间持水量数据计算土壤表层相对含水量。在此基础上,以连续10 d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等于90%为标准,分析中国大陆2021年7月1日—8月25日的涝渍害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融合后的土壤水分产品较原始的SMAP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精度具有明显的提高;(2)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田种植区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等于90%的最长持续天数均为56 d,土壤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说明了本文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土壤涝渍害的情况;(3)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受灾较为严重,其中黑龙江的西部和河北、河南、山东发生的涝渍面积最大。中国大陆耕地部分受涝渍灾害区域占到总耕地面积的1/2左右,重灾区面积为1.940×105 km2;(4)黑龙江的西部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较往年降水偏多,这与涝渍害受灾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49.
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温度影响的机理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及目前所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50.
对南阳盆地新野县地裂缝发生的地质环境背景、发育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证;确定膨胀土为引发地裂缝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膨胀土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埋藏深度、土体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对膨胀势进行评价,判定为弱膨胀土,具蒙脱石含量较高,具高塑限、高液限,高收缩性的特点;并提出了地裂缝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