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5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1751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983篇
地球物理   2060篇
地质学   4244篇
海洋学   221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00篇
自然地理   360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9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1 IntroductionSamples of medusae collected from 37 stations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 28°0. 00′~32°19.60′N,121°6.52′~124°0.00′E) during14 ~16 June 2003,Altogether,164 qualitative andquantitative samples of the plankton are analyzed,and 49 s  相似文献   
82.
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1 年的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8 年推荐使用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以GIS技术为手段进行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干旱缺水是一种普遍现象,气候水分盈亏量在空间上总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气候水分亏缺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水分亏缺量介于200~600 mm之间;就季节分布而言,水分亏缺的主要时期在春季和初夏,亏缺量一般在180~300 mm之间;就典型站点气候水分盈亏量逐月变化而言,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区域充分发挥水分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黄河下游典型灌区河南段是豫北平原重要的农业种植区。该地区浅层水质整体较差,因常用于作物灌溉或家畜饮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因此对该地区地下水中砷与氟浓度变化特征和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该地区地下水污染的认识水平。本文基于2010年和2020年在灌区范围内采集的327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研究区内地下水砷和氟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十年间灌区浅层地下水中砷、氟的演化特征,探索分析砷与氟浓度及空间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存在砷与氟超标问题,2020年浅层地下水中高砷(砷浓度大于10μg/L)和高氟(氟浓度大于1mg/L)的样品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6.1%和26.06%。高砷水分布在太行山前洼地与黄河冲积平原等泥沙互层结构的沉积环境中,还原性较强,同时地下水径流不畅,较强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其所处环境中Ca2+浓度较高。近十年间砷浓度增加的水样占总数31.8%,砷浓度减少的水样占36.7%。砷浓度的增长(减少)是地下水还原性增强(减弱)使得锰氧化物溶解释放(吸附)导致。近十年间不同地区农业灌溉和水源置换等用水方式导致水位变化是引起砷浓度变化的潜在因素。高氟水主要分布在河南新乡与濮阳的黄河沿线,氟离子浓度受到沉积物中萤石等钙质矿物溶解影响,使得高氟地下水出现在低钙环境中。近十年间研究区中氟离子浓度减少的占总数60.2%,氟离子浓度增加的占32.1%,整体变化趋势向好,但是高氟区中氟离子浓度继续增加。氟浓度的变化同样受到Ca2+变化影响,在Ca2+浓度降低(升高)时氟浓度进一步升高(降低)。地下水中氟升高地区分布在黄河沿线,因此受到黄河水补给影响较大,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阳离子交换作用减弱,使得Ca2+浓度降低,此时地下水中砷浓度受到环境影响而降低,因此研究区氟增加地区中砷与氟的分布和演化呈现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84.
陈中原 《海洋学报》2002,24(2):77-83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20万金元素不同尺度数据的地球化学特征响应的研究,认为长江中下游存在地球化学巨省,这个地球化学巨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矿源.同时,讨论了低密度地球化学方法能够用于全国或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根据对长江口水下三角洲31个表层样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的测定,得出了粒度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利用C/N比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3~8Φ之间,存在由陆向海变细的趋势; 2)TOC含量在0.1% ~1.2% 之间,平均值为0.52%; TN含量介于0.02% ~0.08% 之间,平均值为0.057% 。TOC和TN含量的分布特征相似,具有自陆向海、由低至高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受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但是TOC在崇明岛东侧和九段沙东侧有两个高值点,可能与人类活动或局地因素有关; 粒度校正之后,TOC含量在0.40% ~1.67% 之间,平均值为0.68%; TN的含量介于0.05% ~0.10% 之间,平均值为0.07% 。TOC含量在近岸地区略高,TN含量是北部地区略高于南部地区,并且TOC和TN都在崇明岛东侧和九段沙东侧有两个高值点; 3)C/N比值在6~16之间,平均值为9.6; 利用C/N比值估算得到的陆源有机碳含量在35% ~90% 之间,平均值为60% 。C/N比和陆源有机碳含量在长江口南支外围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较高,表明南支带来了大量的陆源有机质入海,并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凸出; 而在长江北支附近其值相对较低,表明北支径流影响相对减弱,潮流作用相对增强。研究表明,长江南支是主要的陆源有机质入海通道,而进入水下三角洲之后陆源有机碳分布受到了河口混合过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7.
自1855 年黄河改道北行至今,山东省的渤海湾海岸线向海方面推移了19km ,黄河泥沙的造陆面积达2827km2 ,而在江苏省北部从双洋口至小丁港150km 的海岸线上共失去土地1320km2 以上。作者认为,可以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利用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黄海沿岸,以减缓黄海岸线的侵蚀,还可抑制黄河泥沙沉积而造成的渤海的淤积。  相似文献   
88.
TheSonghuaRiver,oneofthemajorriversinNortheastChina,hastwosources:thenorthsourceistheNenjiangRiverandthesouthsourceistheSecondSonghuaRiver.ThetrunkstreamoftheNenjiangRiver,risingatthesouthernfootoftheYilehuliMountain,is1370kmlonganditswatershedareais…  相似文献   
89.
Withthesocialdevelopment,humanbeingshadtopaymuchatentiontothecrisisofenvironmentastotheeconomiccrisis.Waterdeficiencyanddeser...  相似文献   
90.
A severe Cochlodinium geminatum red tide (>300 km2) was observed in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estuary, South China Sea in autumn 2009. We evaluate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during the outbreak. The red tide water mas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 (DIP), ammonia, and temperature,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nitrite, nitrat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DIN/DIP relative to the non-red-tide zones.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was dominated by dinoflagellates and diatoms during the red tide. C. geminatum w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with a peak density of 4.13×107 cell/L, accounting for >65% of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density. The DIN/DIP rati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 of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2.45% of the total variation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Heavy phosphorus loading, low precipitation, and severe saline intrusion were likely responsible for the bloom of C. geminat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