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2篇
  免费   4028篇
  国内免费   7992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1503篇
地质学   24736篇
海洋学   548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208篇
自然地理   80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839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1067篇
  2015年   990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333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456篇
  2010年   1257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208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249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1046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884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678篇
  1997年   672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471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China Geology》2021,4(4):686-719
The Jiaodong Peninsula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s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gold metallogenic area, with cumulative proven gold resources exceeding 5000 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deep prospecting at a depth of 500–2000 m, particularly in the Sanshandao area where a huge deep gold orebody was identified.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latest prospecting progress achieved by the project team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summarized. (1) 3D geological modeling results based on deep drilling core data reveal that the Sanshandao gold orefield, which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consist of several independent deposits, is a supergiant deposit with gold resources of more than 1200 t (including 470 t under the sea area). The length of the major orebody is nearly 8 km, with a greatest depth of 2312 m below sea level and a maximum length of more than 3 km along their dip direction. (2) Thick gold orebodies in the Sanshandao gold deposit mainly occur in the specific sections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where the fault plane changes from steeply to gently inclined, forming a stepped metallogenic model from shallow to deep level. The reason for this strong structural control on mineralization forms is that when ore-forming fluids migrated along faults, the pressure of fluids greatly fluctuated in fault sections where the fault dip angle changed. Since the solubility of gold in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sensitive to fluid pressure, these sections along the fault plane serve as the target areas for deep prospecting. (3) Thermal uplifting-extensional structures provid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migration pathways, and deposition spaces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Meanwhile, the changes in mantle properties indu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wer crust and magmatic rocks. This further led to the reactivation of ore-forming elements, which provided rich materials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4)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Jiaodong gold deposits occurred at about 120 Ma, which was superimposed by nonferrous metals mineralization at 118–111 Ma. The fluids were dominated by primary mantle water or magmatic water. Metamorphic water occurr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while the fluid composition was dominated by meteoric water in the late stage. The S, Pb, and Sr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or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re-hosting rocks, indica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mainly derive from crustal materials, with the minor addition of mantle-derived materials. The gold deposit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were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ypical orogenic gold deposits. Thu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y are named “Jiaodong-type” gold deposits.©2021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942.
范思睿  王维佳 《气象科技》2019,47(2):191-200
2014—2017年四川地区开展了大范围云系观测科学试验。观测对象以盆地层状云系和积层混合云系为主,积状云(对流云)为辅。本文围绕试验目标、区域、观测要素、观测布局设计、观测方案设计、设备技术参数和典型个例等7个方面进行介绍,根据不同类型云系和降水变化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观测方案,获得了不同类型云系和降水的多尺度连续性观测数据,为四川地区开展云和降水关系研究提供详实的综合型外场观测数据。层状降水云典型个例云高可达8km,云强核心部位的云雷达反射率可达28dBz,径向速度可达-6m·s~(-1),在0℃附近,反射率和退偏振因子LDR上有一条明显的亮带,表现为极大值,液态水主要集中于4.5km以下,随着雨强增大,液水含量增加,降水滴谱分布较窄,随着雨强减小,雨滴谱和速度谱变窄,但小粒径数浓度增加,说明对层状云雨强起主导作用的是雨滴直径,而不是数浓度;无降水层状云典型个例云层厚度为3.2km,云顶约为4km,云雷达反射率不超过0dBz,径向速度不超过5m·s~(-1),层状云内整层水汽含量和液水含量较为稳定,云中主要为液态粒子且粒径偏小、小粒径数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43.
利用1961年1月—2014年12月Hadley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NECP/NCAR逐日风场、比湿等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东部(EP)型和中部(CP)型两类El Niňo事件次年夏季长江-黄河流域降水(简记为EP型和CP型降水)低频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低频水汽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E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最显著)以及20~30 d(次显著)低频周期;C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的低频显著周期。与之相关的纬、经向水汽通量最显著低频周期也为10~20 d。2)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共同的低频水汽环流系统主要有: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和渤海湾附近(日本东南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另外,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的还有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对和贝加尔湖西、东两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3)EP型降水暖湿水汽主要源自南海,冷湿水汽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冷空气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和贝加尔湖西北侧。CP型降水暖湿水汽少量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大量来自热带西太平洋,冷空气主要来自贝加尔湖西北侧。  相似文献   
944.
人类活动对1961~2016年长江流域降水变化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祎  徐影  韩振宇  周波涛 《大气科学》2019,43(6):1265-1279
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加剧做出了贡献,降水作为重要的气象要素和水循环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对其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也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江流域为例,利用1961~2016年CN05.1逐日降水数据和20世纪气候检测归因计划(C20C+D&A Project)中CAM5.1-1degree模式的逐日降水结果,分析了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及三个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含人类活动及自然强迫因素的现实情景(All-Hist)的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较为相近。All-Hist情景下的多试验集合平均结果对长江流域降水的模拟能力较为可靠。通过对比两种情景下模拟的长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发现: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后,长江流域平均降水相对于仅考虑自然强迫情景下时呈现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随时间推移加剧;极端降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间呈现出的增加趋势有所削弱;对平均降水及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性,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是上游中部、东南部及中下游东南部地区,均呈现减少趋势;但在长江上游西南部极端降水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增加,需要加强该区域洪涝预防工作。另外,人类活动对平均降水的减少贡献最大的时段为2000~2009年,影响最明显季节为秋冬两季;人类活动对极端降水的影响与降水的极端程度成正相关,降水极端性越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程度更大,且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也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45.
吴胜男  江志红 《气象科学》2019,39(5):588-598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5年夏季6—8月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CN05.1格点化降水观测数据集,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SOM(Self-Organizing Maps)方法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空间距平场的客观分型,得到该地区25种地面天气型及其系统演变特征,发现天气型的稳定、转移与天气系统强弱有关。高低压系统越强,天气型停滞频率越高,天气型越稳定;反之,天气型越不稳定。基于SOM天气型转移概率,发现三条与局地降水联系的系统演变路径,其中1号路径暖空气势力强盛,副高北上,推动锋面北抬,产生江北降水型,多发生在7月;路径2反映冷空气势力强盛推动锋面南下的天气过程,产生沿江降水型,该天气型在6、7月均易发生;路径3表现为台风移动变化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降水的影响,为江南降水型,且集中在8月。通过引入SOM方法对逐日天气尺度环流进行分型,从气候态上捕捉与降水有关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变化特征,体现SOM方法在模拟天气系统演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6.
四川盐源模范村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分析、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测定、包裹体测温及成分等的研究,表明四川盐源模范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的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了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模范村矿床确系典型的斑岩铜矿,但又具独自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47.
地质研究发现,南金山金矿区出露的下石炭统白山组上岩组的部分岩石为隐爆角砾岩,其中厚层-块状变花岗质砂砾岩为隐爆岩浆角砾岩,厚层-块状变凝灰质砂砾岩为隐爆凝灰角砾岩。隐爆角砾岩体呈近EW向带状分布,隐爆岩浆角砾岩分布于岩体中部,构成岩体的内带,隐爆凝灰角砾岩对称分布于岩体南北两侧,构成岩体的外带。经矿床地质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隐爆角砾岩体及隐爆断裂构造的控制,金矿体分布于隐爆角砾岩体外带的隐爆凝灰角砾岩及隐爆断裂中;提出了隐爆角砾岩体外带成矿、对称成矿和双层成矿等3条矿体分布规律。采用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仪进行了深部地球物理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隐爆角砾岩体控矿及其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48.
四川省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磁铁矿是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及Fe质的主要载体之一.结合矿相学及电子探针研究方法,探讨矿床中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的成因特征及Fe质来源.矿相学研究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呈自形晶,与黄铜矿共伴生产出.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粗粒自形晶磁铁矿主...  相似文献   
949.
贵州织金磷矿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矿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戈仲伍组磷矿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岩、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岩中As、Sb等微量元素富集,Co/Ni的比值为0.14,明显小于1;U/Th比值介于1.27~7.39之间,平均值为3.40;在lgw(U)-lgw(Th)关系图、Cr-Zr的关系图中样品点几乎都落在热水沉积区,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磷矿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矿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矿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矿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岩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0.
胶东乳山金矿是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金的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为了研究早期矿化的时代,利用绢云母40Ar/39Ar法测定了乳山金矿含矿脉体旁围岩蚀变带中的绢英岩年龄。结果表明,围岩花岗岩的强烈绢英岩化蚀变年龄为129 Ma,比金发生大规模沉淀的成矿时间早约10 Ma,表明乳山金矿是多期热液成矿事件的产物,但这一事件也发生于120±10 Ma,从而证明乳山金矿与胶东其他地区金矿一样都是在中生代构造机制转折、岩石圈强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集中成矿的,这为进一步认识乳山金矿的成因机制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