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7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1250篇
测绘学   23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4368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石炭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石炭纪时期为一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通过对本区石炭纪沉积层序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层序界面(SB  相似文献   
992.
鲁西金矿成矿组分的聚集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 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 提出了矿源层(岩) 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1) 在鲁西隆起区, 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 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 (2) 从太古宙至中生代, 虽然成矿时代不同, 成矿作用各异, 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3) 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其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93.
西藏定结、定日一带上石炭统纳兴组为一套厚度巨大的陆源碎屑沉积, 该组中部首次识别出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3个类型: 崩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 以碎屑流沉积常见.通过沉积相和基于沉积物组分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物源分析, 判断该区晚石炭世存在小型洼陷盆地, 其形成与晚石炭世海西伸展运动有关, 纳兴组重力流沉积与下伏滨浅海沉积之间具一伸展不整合.   相似文献   
994.
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发现的现代海底黑烟囱中基本都发育分带性构造、通道构造、胶状构造、多孔和填充构造、交代构造、枝状构造等,这些构造为硫化物烟囱的典型构造,它们记录了硫化物烟囱的形成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是鉴别硫化物烟囱构造的重要特征。不同类型烟囱的形成除了与其围岩相关外,也与烟囱演化的成熟度相关。弥散式喷射作用(diffuser)是与烟囱构造相似的常在丘体中发育的另一重要构造,与烟囱构造不同的是弥散式喷射缺乏象烟囱那样的轴向中央通道,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有严格的范围。烟囱与弥散式喷射作用是丘体上部形成的主要机制。在现代陆上保存的地史时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陆续找到了遗留下来的烟囱构造或烟囱残片(如乌拉尔、皮尔巴拉、爱尔兰、高板河等),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黑烟囱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5.
李勇  周宗桂 《地质与资源》2003,12(1):19-24,35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是南秦岭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形成的主要金属矿种有铅锌矿、汞锑矿和金矿.它们在物质来源、成矿物化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通过总结该地区的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资料,结合其他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分析认为:铅锌矿和金矿物质来源均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而金矿和汞锑矿则具有相同的成矿背景.它们构成镇安-旬阳地区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的一个互有联系的成因体系.  相似文献   
996.
李红红  周云轩 《世界地质》2000,19(4):385-391
为扩大布敦花铜矿远景储量,寻找陷伏矿床,对布敦花铜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已知矿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成矿地球物理模型,进而利用已获得的各种物探信息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找矿远景和靶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巫山移民新城址松散堆积体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以巫山移民新城址松散堆积体成因类型为例 ,对三峡库区分布较广的松散堆积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大量新开挖剖面的调查测绘 ,在许多地段发现了堆积与基岩之间的滑坡主滑带 ,说明了在该区分布较广的松散堆积体成因具有复合性。它是构造和岩溶作用前提下形成的滑坡体、崩塌体、泥石流堆积体和岩溶坍陷堆积体。运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揭示堆积体发育深度可达 40 m至 6 0 m ,通过面波测试可按波速将之划分为三层。最后 ,建立了松散堆积体形成演化的概念模型 ,并运用目前最新版本的离散元软件 (UDEC3.0 )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滑崩堆积体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该区的层状岩体在长江河流下切过程中 ,形成了区域性的卸荷松动 ,而在岩体下部形成压碎张裂带 ;地下水沿卸荷拉裂带渗入 ,并与压裂带贯通 ,形成了岩溶发育带 ,为滑坡、崩塌、塌陷等表生改造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8.
目前流行的岩金矿床分类方案是依据地表已遭受一定剥蚀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理论而建立的 ,为了有效地开展隐伏岩金矿体定位预测工作 ,必需重新认识和划分矿床类型 ,弄清哪些特征真正具有可比性。文中分析了现有分类方案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金矿的“特殊性” ,提出应简化矿床类型、将成矿区带作为分类的目标 ,将成矿系统作为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中段的冶勒花岗岩体 ,为钾质过铝质地壳重熔型S型花岗岩。在岩体中获 350± 19Ma的年龄值 ,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早石炭世 ,为攀西古裂谷孕育时期的裂前台背斜隆起阶段的产物。这一成果填补了该区早石炭世岩浆活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present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sults of 578 samples from three Devono-Carboniferous carbonate successions in the Yangtze Block. They indicate that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tions in carbonates are controlled by ancient sea-level changes. It is particularly so if the supply of detrital materials was low, when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ontent of authigenic minerals. If the supply of detrital materials was high, the average susceptibility value would be higher, but there is still a correlation between susceptibility and sea-level curves. A sea level rise would 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the detrital materials, and therefore to a decrease in the susceptibility values. On the top of HST, the uplift and exposure events may lead to elevate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lues. Carbonate susceptibilities can therefore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xy data for the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