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文章以赣南遂川地区的基性岩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分析,并对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间、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基性岩脉测年结果为446 Ma±6.6 Ma-422.3 Ma±7.3 Ma,属加里东晚期区域性伸展环境的产物.主、...  相似文献   
162.
An unusual matrix-supported microbreccia of Caledonian age is described from the Dalradian rocks of Donegal. Field and textural relationships indicate that the breccia formed ‘in situ’ by a non-dilational mechanism during regional deformation. The presence of breccia veins of low competancy during this deformation caused multi-décollement folds to be formed adjacent to the breccias. A cyclical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these breccias is proposed in which fluctuations in the overpressuring of pore fluids escaping from an adjacent crystallizing appinite mass caused periodic excursions from ductile to brittle deformation during the regional folding.  相似文献   
163.
164.
金山金矿床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秀璋  单强 《地球化学》1999,28(1):10-17
金山金矿床由含金糜棱岩及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组成。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代年龄测定结果为406 ̄409Ma,这两种类型矿石的年龄在测定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属于加里东期成矿。稀土元素分布模式、S、Pb及区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成分资料都说明这两种类型矿石的成矿物质均来自地层,成矿流体属于地层中的建造水及大气降水,矿床应为产于加里东期脆韧剪切带中由改造作用形成的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5.
秦岭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复式前陆盆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秦岭西段的志留纪-早泥盆世及中秦岭北缘的志留纪-早石炭世的沉积特征表明,两区均存在有早期理里石相和晚期磨拉石相,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并由冲断造山 -前渊-前隆3部分构成完整的前陆盆地体系,南秦岭前陆盆地是扬子北缘裂陷盆地闭合的产物,形成于430Ma,结束于390Ma,历时40Ma,属板内前陆盆地,中秦岭前陆盆地位于扬子北缘的边缘,是秦岭洋闭合后的产物,形成于440Ma,结束于323Ma,历时107Ma,属周缘前陆盆地,北秦岭二郎坪弧后陆盆地的上限是320Ma,是在另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于陆-弧-陆碰撞的背景下形成3种类型的前陆盆地,它们组成了秦岭复式前陆盆地,总历程达120Ma。  相似文献   
166.
内蒙古商都白云鄂博群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谭励可  石铁铮 《地质论评》2000,46(6):573-583
根据研究清河镇化石群提供的信息,在内蒙古商都五道湾地区白云鄂博群阿牙登组下部首次发现梅树村阶小壳动物化石,内含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齿形壳类、棱壳类、卡门壳类等8属8种(含1相似种,2未定种)及大量海绵骨针,共计2000余件。确定白云鄂博群的地质时代为震旦纪一寒武(奥陶)纪。再次证明了清河镇化石群的存在;验证了氢氟酸法是提取浅变碳酸盐岩中化石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加里东褶皱带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67.
西武夷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与造山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勇  廖群安 《地质通报》2000,19(4):344-349
将西武夷地区的加里东花岗岩划分为早奥陶世麻姑山超单元、中晚奥陶世付坊超单元、中晚志留世棠阴超单元和晚志留世鹅婆超单元 ,它们构成武夷山超单元组合 (序列 )。分别与剪切深熔作用有关的花岗质片麻岩、俯冲熔融作用的浅色花岗岩、伸展热隆作用的混合花岗岩和走滑作用的正长花岗岩 ,产生于加里东造山旋回的碰撞前期—主碰撞期—主碰撞后—同碰撞的后期。由此反演出区内的加里东造山作用过程是早期挤压—主期挤压—有限伸展—区域走滑的 4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68.
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为一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关于带内金矿形成的时代背景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矿床(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流体来源、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多方面资料,对带内各主要金矿区的成矿时代逐一进行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重新厘定了区域金矿成矿地质事件及其时代,并探讨了各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初步形成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69.
龙泉岩体是浙南地区少有的加里东期花岗质岩体.岩石学、 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显示,龙泉岩体由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合(花岗岩类)和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TG)组成,两类岩石组分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显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TTG岩石的地球化学特...  相似文献   
170.
桂东北海洋山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海洋山岩体为岩性单一的二长花岗岩岩基。锆石SHRIMP U-Pb定年显示海洋山岩体主结晶年龄为431±7 Ma(MSWD=3.14),与赣湘桂内陆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相似,为同一期成岩事件的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具有富硅(~68%),富钾(K2O/Na2O>1.5),弱过铝质(A/CNK均值1.05)和低Al2O3/TiO2值(<100)、高CaO/Na2O值(>0.3)的特征。与临区浅变质基底一致的εNd(t)值(-8.0~-8.6)和T2DM值(1.82~1.87 Ga),指示其理想源区为成熟度较低的古老变质杂砂岩。进一步的宏观地质特征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构造演化序列分析表明,海洋山岩体属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为汇聚造山向非造山转化的后造山伸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