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3篇 |
大气科学 | 22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63篇 |
海洋学 | 4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可解决目前流行的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模糊分类方法中“同物异谱、异物同谱”引发的漏分、错分问题。该方法融入了形状和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同时运用二级分类体系解决了相似地物因光谱、纹理不同而导致的地物错分问题,分类效果较好。利用楚雄市鹿城镇2013年GF-1号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表明:(1)基于光谱、形状和纹理信息选取的19个特征变量开展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总体精度可达90.22%,其中林地分类的效果最好;(2)二级分类体系解决了耕地、裸地因光谱、纹理特征多样而产生的地物错分问题,总体精度提高了7.06%,Kappa系数提高了8.17%。 相似文献
74.
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扩展传统的生命路径 ( life path)概念、并建立学术树 ( discipline tree)概念 ,研究已故当代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陈传康教授的学术史。在统计了陈传康教授全部 1 2 1 2种次的学术著述的基础上 ,首先在时间纬度上建立了学术生命路径曲线、系统式和时序式生命路径表 ,用以统计分析陈传康教授的学术论著种次的分布情况和变迁过程 ,一方面反映出著作量随中国当代历史的脉动而出现的起伏变化 ,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时间轴上这些著述的学科点的分布变化 ,不仅体现 2 0世纪 5 0年代~ 90年代陈传康学术偏好的转徙 ,也反映出 5 0年间中国地理学整体的变化轨迹。利用学术树的概念 ,统计分析陈传康一生构筑的个人学术体系 ,最终勾勒出其一生经营的学术群落的整体景观。 相似文献
75.
依靠岩浆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成分认识岩浆形成过程是岩石地球化学中的重要应用。当前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判别构造环境的工作还不够深入。用4种基于决策树的机器学习方法对来自全球新生代洋岛玄武岩(OIB)、岛弧玄武岩(IAB)及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等镁铁-超镁铁岩中单斜辉石的13种主量元素构成数据集进行了岩浆构造环境判别和主要特征排序。通过对比4种基于决策树的机器学习方法,验证了树类算法对于地球化学成分识别问题的有效性,并总结出4种方法在处理岩浆构造环境判别问题时的优劣:决策树算法判别过程更易于理解,但是其准确率欠佳;boosting算法中的AdaBoost和GBDT对于岩浆构造环境的鉴别准确度较高,但构造过程复杂;bagging集成算法随机森林在权衡性能和模型可理解性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此外,还通过4种算法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得出Cr_2O_3,TFeO,TiO_2,FeO和Al_2O_3是进行岩浆构造环境判别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76.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Mu)是指在该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预期未来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趋于0.本文运用误差分析及逻辑树等方法,并结合发震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的大震合成目录等结果,系统分析并最终得到了不同途径给出的不同类型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不确定性.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包括地震区划在内的工程地震以及活动断裂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77.
在研究地壳结构的人工源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中,常规宽角反射波走时和射线路径计算大都假定地壳模型为层状块状均匀介质.为了逼近实际地壳结构模型,要求模型尺度较大,为了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可靠性,须减小模型离散单元的尺寸,但同时计算量大大增加,使资料解释的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尝试同时提高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即使用双重网格计算宽角反射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的最小走时树方法.双重网格法在均匀介质内部仅计算大网格节点,在速度变化点、震源点和检波点区域,同时计算小网格节点;在界面边界点使用比介质内部节点更大的子波传播区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度的层状块状均匀介质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本文所提出的双重网格射线追踪方法的计算效率比单网格方法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8.
79.
80.
基于分类回归树算法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水平和满足渔业捕捞生产的需要,利用2002—2008年的东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捕捞的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共计15艘的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表温距平、叶绿素a浓度距平、海表温度梯度强度和海面高度异常等数据),基于CART的算法,构建了智利竹筴鱼渔场决策树预报模型。用含1 114条记录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采用ROC方法对该模型诊断中心渔场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2009年各月份的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预报,并与实际渔场位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预报渔场与实际生产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利用CART决策树方法建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