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1篇
  免费   1587篇
  国内免费   444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554篇
地质学   10520篇
海洋学   60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37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931.
本文综合分析了新生代大洋玄武岩的Pb,Sr,Nd同位素特征,并利用同位素混合方程,差别出大洋玄武岩均显示出很好的三元混合特征,提出了大洋地幔的三元结构模式。三个地幔端员成分分别代表了亏损地幔,高U/Pb比和高Th/Ph比地幔,富集地幔。修正了过去利用Sr-Nd负相关关系得出的二元地幔结构模式,作出了大洋玄武岩的Pb-Sr-Nd同位素相关图,并论证了Zindler等(1982)提出的“地幔面”是不存在的。本文还对部分岛孤及大陆玄武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2.
在切尔及利亚西海岸的小湾湾加扎韦特采集了不同粒度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测量α、β和γ放射性。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测放射性污染。使用把γ能谱,放射性化学分离和α能谱、β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大部分有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  相似文献   
933.
The uranium deposit studied in this paper occurs in a Precambrian (Xuefengian)granite batholith.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granite is 760 m.y. The average content of uranium in the granite is 7 ppm, but the yield of leachsd U is higher With an average of about 33.8%. The granitic rocks, contain; Some uraninit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mainly takes the form of siliceous veins With an age of 47 m.y. K-feldspar. present in the granite and pyrite associated with pitchblende were massspectrometrically analyzed for Pb isotopic compositious, characterized by anomalous lead. A reasonably linear array can be seen on the ^207Pb/^206Pb--^205Pb/^204Pb plot, implying a genet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ck and the ore, and a derivation of rock-forming materials from. a uranium-rich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continuous-growth model for anomalous lead, evolution, two isochrons give the. ages-of about 764 m.y. and 708 m.y.for ore-forming materials, close to the emplacement age of .the granite batholith.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came from the granite batholith. Eight granit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mining .area were analyzed, but no uranium-lead ages could be worked out because of the pregressive destruction of the closed U-Pb isotopic system since granite emplacement, which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uranium(78%). It can be imagined that in the period of continental weathering the surface water would infiltrate downwards, leaching out large amounts of uranium from the granitic rocks to form infiltration solution. The solution was heated at great depth and then found its way upwards, on which it dissolved constantly U from the rocks to form the uranium deposit.  相似文献   
934.
通过金城洞一夹皮沟绿岩带硫、铅、氢、氧、铷-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硫同位素演化经历两次分馏作用、铅同位素具三阶段演化特点,它们的演化与2700~2200Ma和1800~1500Ma两次强变形变质-岩浆热事件有关。绿岩是矿源层,流体具变质热液性质。求得成矿的fO_2=3.16×10~(23)~1.0×10~(-3)Pa.pH=6.5~7.7,T=200~350℃。成矿过程经历:矿源形成期(>2700Ma);矿化发生期(2700~2200Ma);主成矿期(1800~1500Ma);迭加改造、再生矿化期(250~150Ma)。  相似文献   
935.
南四湖周边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四湖周边地区数十眼钻孔的数据资料,以岩性地层分析对比研究为基础,通过利用14C、热释光等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技术方法,对该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出了初步认识.经研究认为,该区中南部的南四湖、北五湖的湖相沉积大约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之后.根据区内松散岩层的沉积物岩性和岩层的组合特征可以划分出5个岩组段.  相似文献   
936.
张蕤  杜娟 《国外铀金地质》1998,15(3):207-215
日本本州岛中部的远野砂岩型铀矿区地层由中新统下部的湖相沉积岩(18 ̄22Ma)和上部的海相(15 ̄16Ma)沉积岩组成。方解石和黄铁矿是该地层中的主要成岩蚀变产物。湖相和海相的方解石和黄铁矿的特征差别很大。湖相沉积物中方解石的δ^13C值低(-19‰ ̄-6‰PDB),而海相地层中的δ^13C值高(-11‰ ̄+3‰)。这意味着海相碳酸盐在上部海相沉积岩上所起的作用较大,下部湖相地层中方解石的碳既来源  相似文献   
937.
尖家沟金伯利岩产出于近南北向的离石大断裂附近,是唯一一个出现在华北太古代鄂尔多斯陆核上的金伯利岩岩区,它分布在鄂尔多斯陆核东缘,岩性以强碳酸岩化的角砾状金伯利岩为主。这些金伯利岩的出现说明华北克拉通古生代时期存在一个厚的克拉通型岩石圈。本文通过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地质意义和含矿性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938.
对IODP333航次四国海盆北部地区C0011站位表层样品进行粒度和Sr-Nd同位素分析,并与前人发表的邻近海域同位素数据进行比较。经分离自生碳酸盐组分,四国海盆全新世沉积物呈现较好的陆源、火山源二端元组分特征。从地理位置看,四国海盆北部主要物质来源包括伊豆-小笠原海脊火山物质、日本列岛西南部的混合型沉积物以及由西向风或河流入海洋流输送而来的亚洲陆地沉积物,且日本列岛西南部对于该区域物质贡献最大。对四国海盆北部而言,与海盆中部沉积及日本海沉积相比,源自亚洲大陆的碎屑沉积物具有更多的贡献。沉积物中87Sr/86Sr与εNd、平均粒径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沉积物中陆源物质的相对贡献按时间顺序呈现增加、减小、增加、减少的多周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39.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的九龙江口鱼类营养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3年6—8月九龙江口采集到的隶属于13目42科61属共71种鱼类的营养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鱼类的δ15 N值跨度较大,介于7.23‰~14.66‰之间。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基准生物估算出鱼类的营养级介于1.70~3.89之间,营养级最低与最高的鱼类分别为少牙斑鲆(Pseudorhombus oligodon)与多鳞鱚(Sillago sihama)。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数据进行比较,83.1%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处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内,但81.7%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比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均值略低;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结果比较,58.3%的鱼类的营养级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基于氮稳定同位素估算的鱼类营养级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品中低龄鱼及幼鱼比例较大有关。与其他方法相比,稳定同位素法在研究体型较小的幼鱼和低龄鱼营养级更具优势。鱼类营养级随其个体大小的变化明显,但存在种的差异性:不同体长的髭缟鰕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的营养级跨度较大,分别为1.54和1.43;而鳓(Ilisha elongata)等的营养级则跨度较小,这可能与不同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4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制约下的红树林演变是一种长时间尺度效应,而沉积物则是记录这种响应的最佳档案。采用古生态学研究思路,选择有效的示踪参数是解读这一档案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广西钦州湾红树林区1根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δ13C)、C/N分析和孢粉鉴定,以沉积物中的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植物孢粉组合为示踪参数,在210Pb年龄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红树林源有机碳贡献和红树孢粉组合特征,揭示百年来钦州湾红树林兴衰和群落演替规律;进而重塑其红树林演变历史:兴盛期(1864-1918年)、衰退期(1918-1968年)和低谷期(1968-2007年),这与土地替代、遥感分析和现场勘测数据较为吻合。结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资料,发现钦州湾红树林的近期衰退主要源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虾塘围垦;而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