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8篇
  免费   2457篇
  国内免费   4679篇
测绘学   2149篇
大气科学   2972篇
地球物理   3428篇
地质学   6621篇
海洋学   3007篇
天文学   1380篇
综合类   1322篇
自然地理   2035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669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797篇
  2015年   951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858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57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车辆指挥调度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公交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总体框架,结合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对公交智能化调度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要求,分析公交车辆智能化调度系统结构体系及其模型化,探讨智能调度策略和调度机理。根据该系统总体设计框架构思,了解系统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优化公交车辆运营管理模式,以改善现有公交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运营效率,为公交指挥调度系统的完善、提高提供可靠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3.
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华  余世孝 《山地学报》2003,21(5):521-528
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植被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成为可能。早期的植被图没有涉及到高度维和时间维,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基于时空的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它的组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处理模块DPM、数据存取模块DAM、植被分析模块VAM和交互显示模块IDM,可用于植被的时空分析、三维景观显示、植被—地形—气候关系研究以及植被综合管理等方面,特别适合于山地植被的研究。多维植被信息系统具备立体直观的用户友好界面和强大的时空数据处理能力,并可通过数据库和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使植被研究和管理自动化、无纸化,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4.
用废聚苯乙烯泡沫制备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华 《吉林地质》2003,22(1):58-61
本文研究了回收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制备PS胶粘剂的方法。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选择低毒性、相溶性好的有机溶剂,使其溶解,再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共混,制得水包油乳液。加入不同改性材料,制得改性胶粘剂。  相似文献   
165.
贵州是我国碘缺乏病严重地区之一,特别是黔西南地区。本根据含碘量的调查,编制了贵州露头地层、地表土壤和地表水中含碘量分布图,并与地甲病患病率分布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地甲病患病率与露头地层中碘含量关系不明显,地表土壤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有一定关系,而地表水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关系较为密切,地表水中含碘量高的地区,地甲病患病率就低,反之则地甲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166.
高陡土坡喷锚(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国亮 《湖南地质》2003,22(2):128-131
通过长沙电力学院西区永久性锚拉挡墙施工实例,介绍喷锚(土钉墙)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关键点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7.
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在上海地区采用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公式,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与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判别液化的方法对比,具有相对较好的结果,是一种有前途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8.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面沉降的研究之中。根据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GM(1,1)模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映射GM(1,2)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9.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0.
The Quaternary Takidani Granodiorite (Japan Alps) is analogous to the type of deep-seated (3–5 km deep) intrusive-hosted fracture network system that might support (supercritical) hot dry/wet rock (HDR/HWR) energy extraction. The I-type Takidani Granodiorite comprises: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porphyritic granite, biotite-hornblende granodiorite, hornblende-biotite granodiorite, biotite-hornblende granite and biotite granite facies; the intrusion has a reverse chemical zonation, characterized by >70 wt% SiO2 at its inferred margin and <67 wt% SiO2 at the core.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fractured Takidani Granodiorite at one time hosted a liquid-dominated, convective hydrothermal system, with <380°C, low-salinity reservoir fluids at hydrostatic (mesothermal) pressure conditions. ‘Healed’ microfractures also trapped >600°C, hypersaline (35 wt% NaCleq) fluids of magmatic origin, with inferred minimum pressures of formation being 600–750 bar, which corresponds to fluid entrapment at 2.4–3.0 km depth. Al-in-hornblende geobarometry indicates that hornblende crystallization occurred at about 1.45 Ma (7.7–9.4 km depth) in the (marginal) eastern Takidani Granodiorite, but later (at 1.25 Ma) and shallower (6.5–7.0 km) near the core of the intrusion. The average rate of uplift across the Takidani Granodiorite from the time of hornblende crystallization has been 5.1–5.9 mm/yr (although uplift was about 7.5 mm/yr prior to 1.2 Ma), which is faster than average uplift rates in the Japan Alps (3 mm/yr during the last 2 million years). A temperature–depth–time window, when the Takidani Granodiorite had potential to host an HDR system, would have been when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intrusive was cooling from 500°C to 400°C.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itial (7.5 mm/yr) rate of uplift and effects of erosion, an optimal temperature–time–depth window is proposed: for 500°C at 1.54–1.57 Ma and 5.2±0.9 km (drilling) depth; and 400°C at 1.36–1.38 Ma and 3.3±0.8 km (drilling) depth, which is within the capabilities of modern drilling technologies, and similar to measured temperature–depth profiles in other active hydrothermal systems (e.g. at Kakkonda, Ja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