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6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2454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925篇
地球物理   1230篇
地质学   2094篇
海洋学   5936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462篇
自然地理   48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properties of salin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 significant marginal sea connecting the Pacific andIndian Ocean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ransport of fresh water flux between the two oceans. However, the long-termchanges in the intermediate water in the SCS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due to limited data,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to its thermodynamic variations. This study utilized reanalysis data products to identify a 60-year trend of freshening in theintermediate water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SCS), accompanied by an expansion of low-salinity water. Thestudy also constructed salinity budget terms, including advection and entrainment processes, and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the salinity budge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dynamic processes on the freshening trend of theintermediate water in the NSC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freshening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theintensification of intrusion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t intermediate levels are the primary drivers of the salinity changes inthe NSCS. Additionally, a weakened trend in the intensity of vertical entrainmen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freshening in theNSCS. This 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deep sea changes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s in boththermodynamics and oceanic dynamic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夏季风系统导致了南海西南部(越南岸外)上升流的发育,但浮游有孔虫对夏季上升流的响应如何尚缺乏实测资料,这不利于准确地利用有孔虫来重建古上升流的活动进而反演过去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本研究利用2014年4月14日至11月1日布放于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区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材料,详细鉴定并定量统计了其所含浮游有孔虫类型。通过分析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各属种的通量和百分含量变化,结合区域气候环境资料,探讨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区浮游有孔虫对夏季风的响应,为古上升流与夏季风研究提供现代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是控制上升流区浮游有孔虫通量变化的首要因素,喜营养种在上升流发育期增多而寡营养种含量下降。因此高表层生产力指示种,如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可能是追溯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变化最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夏末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995年9月利用日本《神鹰丸》号调查船在黄海32°00'–35°00'N,122°00'–127°00'E海区的19个站位上进行的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叶绿素a含量的调查资料,探讨南黄海海区夏末初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以及与海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测站上作垂直取样,表层水用圆塑料桶取自海表面,深层水用日本提供的专用采水器采集,取出水样立即量取200ml,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浓缩,并加入2%的饱和碳酸镁溶液,防止叶绿素脱镁,然后保存在冰箱内(-1°C),用冰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将载有浮游植物的滤膜放入闪烁瓶内加入10ml 90%的丙酮溶液,在冰箱内提取24h。用萃取荧光法测定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14mg/m3,其变化范围为0.10–7.76mg/m3,最高值在次表层。(1)平面分布:各层次平面分布特征差异较大。33°00'–33°30'N之间叶绿素a含量均较低,低于0.50mg/m3。33°30'N以北,叶绿素a含量低于0.20mg/m3,而33°00'N以南,除济州岛附近的17–19导站以外,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高于100mg/m3。(2)断面分布:水深在30m时,叶绿素a含量的高值区在20m以上水体的次表层中,而水深为50–80m时,其高值分布在20–40m的次表层中。(3)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也体现了断面分布的特征。所以作者认为,光是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发现,在大陆坡第四系中发育有大规模块体搬运体系(现今的块体搬运体系也称海底滑坡)。块体搬运体系是深水常见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主要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过程及其沉积物。南海陆坡白云块体搬运体系面积逾10 000 km2,可划分为3个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挤压区和趾部挤压区。在地震剖面中,发育多种构造:正断层、杂乱反射、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块体搬运体系严重威胁深水设施安全,并可能诱发海啸,是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同时,块体搬运体系与海洋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关系密切,物源决定块体搬运体系的物性,泥质物源的块体搬运体系通常作为良好的油气盖层,砂质物源形成的块体搬运体系可以成为储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相干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发现了多期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研究表明,该区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包括3个主要的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区和趾部挤压区,不同位置地震特征不同。大规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构成了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新近系以来地层中的重要沉积单元,并对深海沉积物的空间展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新世发育的一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分布面积达300 km2,厚度达240 m,平面展布形态似扇形。高沉积物供给速率和不断的构造活动可能是该区域MTDs发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地震活动、海平面变化也间接影响了MTDs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7.
苏克凡  高萌  胡哲  王娜  黄宝琦 《第四纪研究》2021,41(6):1607-1618

现代南海上层水体结构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反映了季节性风场通过动力与热力过程施加的强烈影响;这种风场对上层水体结构的调控同样存在于地质历史时期,借此,长时间尺度上的东亚季风强度变化能够在南海沉积中留下记录,对相关高分辨率样品的研究继而可以从海洋的角度发掘出新的季风信息,成为对现有古季风资料的重要补充。本研究利用南海北部岩芯总长为50.8 m的MD12-3432站位(19°16.88'N,116°14.52'E;水深2125 m)高分辨率沉积样品,通过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及其转换函数恢复了400 ka以来冬、夏季海水表层温度及温跃层深度,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同时对比现代观测资料及黄土粒度等古季风记录,讨论了海表温度、温跃层深度变化与东亚季风强度、表层环流格局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海表温度具有显著的100 ka冰期-间冰期旋回,冬季海表温度降幅可达8℃,是冰期冬季风增强与表层环流变化的共同结果。此外,冬季海表温度与温跃层深度重建结果均具有明显的67 ka周期,可能代表了东亚冬季风风速在南海北部的变化周期。同时,温跃层深度中未出现100 ka周期,可能指示冰期-间冰期旋回中表层环流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弱,温跃层的加深主要由东亚冬季风的增强造成。

  相似文献   
18.
詹雅婷  王玉军  宋珂 《江苏地质》2022,46(3):300-304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2021年南黄海海域绿潮的分布和发展进行了持续监测,发现3月底主要以马尾藻分布为主,后续马尾藻向北发展;5月中旬,南黄海中部海域监测到马尾藻分布;5月下旬,绿潮分布靠近江苏近岸,规模迅速扩大,主要以浒苔分布为主;6月19日达到峰值,随后绿潮覆盖面积下降,至8月25日完全消亡。绿潮规模在5月下旬进入暴发阶段,至6月中旬达到峰值。完整分析了南黄海海域2021年绿潮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可推动绿潮防控的研究与应用,为后续绿潮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eleseismic broadband data, mainly recorded from stationsof the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eismology (IRIS) and theGräfenberg (GRF) array in Germany,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thefocal depth of the largest earthquakes in northeastern Siberia in thetime interval 1976–1996 were determined. For 9 events the relativeanelastic attenuation of the shear wave with respect to the compressionalwave along the travel paths could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slip vectorsfrom the best constrained focal mechanisms and additional slip vectorsfrom Jemsek et al. (1986) and Parfenov et al. (1988), we obtained the North American–Eurasian pole of rotation west of the Cherskii mountainsat 67.1° N, 132.3° E.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extension of the Arctic Mid-Ocean Ridgei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acts as a continental graben structure.Actually, the crustal extension is concentrated on the eastern LaptevSea area and the seismicity of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aptev Sea canbe explained by the assumption of a separate microplate. In the continentsoutheast of the Laptev Sea a series of northwest trending depressions,known as the Moma `Rift', are observed. Although in this region elevatedheat flow, recent volcanism and a low crustal thickness were found (i.e.Duchkov and Sokolova, 1985; Devyatkin, 1985), there is only a poor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ismicity and the rift valleys. So the Momastructures seem to be related to an aborted rif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李争辉  罗亚丽 《暴雨灾害》2021,41(2):101-110

利用1980—2017年华南地区30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统计特征,定义站点上短时(1—6 h)、中等时长(7—12 h)和长时(>12 h)降水事件,对比降水量、频次和强度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变化,以及所定义的西部内陆、东部内陆、沿海地区的异同。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爆发后,研究区域平均而言,三类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增多、小时降水强度增强,短时、长时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增多,而中等时长降水事件发生频次有所减少。(2)从空间分布来看,南海季风爆发后,小时降水强度在整个华南地区均增强,西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尤为明显;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在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升高,而东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发生频次降低,因此,季风爆发后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的总降水量均显著增大,而东部内陆的总降水量变化不大。(3)西部内陆降水事件主要在夜间开始发生,持续时间越长的事件越早开始,且由西向东逐渐推迟;东部内陆短时降水事件主要在14时(北京时,下同)左右开始,季风爆发后更为明显,而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峰值时间无明显的分布规律;沿海地区短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主要于05—08时开始,季风爆发后,在海岸线约50 km以内仍然如此,而较远离海岸线的短时降水事件主要于14时开始,沿海地区长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后都倾向于在夜间开始,并在日间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